《修行與現實》
很多人都覺得修行的生活與物質生活互不相容。這並不正確。
其實,就算你完全地物質取向,如果能深刻反省自心,你也會發現心裏某部份正依循著修行的方向。
大家常常在談「心與物」,但這些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你會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認為它們是相對的,衝突的兩個極端。其他人則相信生活在物慾的社會裏,是沒辦法過修行生活的,因為那必需放棄所有的物質享受。接著就有人想,求道的人是因為在物質社會裏一無所成而受到排斥的人。而其他的人會想:「我是理性的人,我什麼都不相信」,認為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是些盲目的信徒。
有些人,特別是在崇尚物質的社會長大的人,一旦聽到佛教或其他的宗教就感到興趣。還未體認或甚至看看是否合適,他們馬上就投入那個「非常棒」的宗教。
這十分危險,而且一點也不是修道的心態。
宗教不只是些枯燥的理論概念,而是基本的生活哲學。聽到你覺得有道理的教法,並體驗到它能跟你的心相應;經由實修獲得法味;並且作為你的修行途徑。這樣才是修行的正道。
譬如說,如果你第一次聽聞佛教,覺得這個教法很圓滿,就想要立刻在你的生活上做一些激烈的改變,這樣一點都不會進步。
你要一步一步去實踐。要落實佛法,必需先看看你基本的狀況,了解現在的自己,再逐步地、反省地去做改進。
所以說,為什麼我們大家對心與物會有不同的看法?因為我們都有不同的體驗,所以也就有不同的想法。
要遵循聖道,並非一定要捨棄外物,或棄絕物質生活才能修行。
其實,就算你完全地物質取向,如果能深刻反省自心,你也會發現心裏某部份正依循著修行的方向。也許它不是理性化的,也許不是你意識裡的想法,甚至你還會說「我不是信徒」,但在內心深處已經存在了一股修行力量,伴隨著每一個起心動念。
所以,儘量依中道而行,避免極端。
如果修行與日常生活所需不能契合,就表示你的修行方式出了問題。你的修行應該能消弭你不滿足的心,同時為日常生活上的問題提供解決之道。否則,你要仔細檢查自己對宗教修行的了解。
佛陀教導我們的,就是去看透我們存在的本質,了解人心的本性。他未曾說過我們必需相信他說過的一切。他鼓勵我們去體會他說的。沒有經過這樣的體證,你的修行路全是空幻的,夢想的,不實在的。別人提出一個質疑的問題就會讓這修行生活如同紙牌搭出的房子一樣全部坍塌。
所以,把它整個融合起來吧。
盡量享受物質生活,但同時也要明瞭外物、心識與根塵相觸三者的本質。
如果能深刻體認,就是宗教;如果只能窺見外物而不自覺內心的變化,就是物質至上的眼光。
物質本身沒有錯,問題在於你的觀點。
你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僅僅獻給一件物體,說「這朵花好美,讓我的生活有了價值。如果花謝了,我也活不下去了」。這很愚蠢,不是嗎?花朵只是例子,我是說,我們一直都是像這樣地對待其它的人事物,但這是非常極端的物質至上觀點。更實際的方法會是說:「沒錯,花很美,但不會長久;今日花開,明日花謝。滿足不在於依靠花朵的美麗,我並非生來只是為了賞花而已」。
無論是對宗教或佛教的了解,或甚至只是簡單的哲學想法,你都應該與你基本的生活結合起來。然後你才能體認到滿足是否來自自己的心。這就夠了。
不需要在生活上做出極端的改變才能了解是你的心使你不滿足。不需要立刻與世隔絕。你可以過一般的生活,同時觀察這顆不滿足的心的本質。這個方法不但真實而且務實,保證可以給你答案。
不然,你接受一些極端的想法,想要丟棄些什麼,反而只會擾亂自己的生活。生為人身,你需要飲食,不可能一夜間就變成極端的苦行者,實際點兒,沒必要做激烈的改變。
只需改變內心、改變看事情的方式;無需空想。
我們也要接受這個事實:每件事物都持續地在改變。
我們許多人都執著於事物應該如何,結果不是這樣,我們就因此感到難過。
佛教的心理學教導我們放下執著──不是用情緒的、排斥的方式,而是依循不落兩邊的中道方式。
善巧地把你的心安置於這個無偏的空間,你會發現快樂和喜悅。
(網路文章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