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以為只是肩頸痛...37歲男患帕金森氏症!神經科醫師:「4症狀」及早發現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氏症日」,帕金森氏症屬一種中樞神經退化性疾病,多在60歲後發病,不過台大醫院帕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吳瑞美指出,目前10-15%病患確診年齡不到40歲。
統計數據發現,老年型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家族史大概佔10%,而年輕型的家族史較高。一般而言,年輕型帕金森氏症病程較為緩慢,而且也較不會得到失智症,對於藥物的耐受性也比老年型的來得好。
不過,根據臨床觀察,年輕型帕金森病患者比起年長患者更容易出現自我封閉狀況,因為中壯年正值衝刺事業、成家的重要階段,若確診帕金森病,對個人與家庭的衝擊都是一大衝擊。
過去曾是事業有成的高階主管、現年40歲的正雄(化名),3年前確診帕金森氏症,吳瑞美指出,剛開始正雄出現肩頸痠痛、右手發麻,讓他誤以為是50肩發作,先至骨科就診,治療後症狀卻不見改善,甚至開始出現右腳步行遲緩、手拿東西不穩的狀況,轉診至神經科才確診為帕金森病。
所幸正雄在醫師的開導、妻子陪伴、同事的支持下積極治療,也期許未來有能治癒的藥物出現。吳瑞美表示,因部分症狀容易與50肩、腕隧道症候群或其他疾病混淆,臨床高達3成患者會求診復健科、骨科等,以致無法即時對症下藥、延誤治療時間。
15%帕金森患者不到40歲!「4症狀」及早發現
帕金森氏症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帕金森病,大家記憶中的症狀多半是「顫抖」。吳瑞美表示,除了顫抖以外,動作變慢、肢體僵硬、無力、字越寫越小等都是帕金森病初期常見的症狀。「目前統計10-15%病患確診年齡不到40歲。其中,年輕型與老年型帕金森病初期症狀表現也有差異,年輕型患者初期比較不會出現顫抖症狀,反而多表現於肢體動作上,例如:肢體僵硬、動作異常等。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柔賢,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解釋,帕金森氏症是因中腦黑質體中製造多巴胺(dopamine)的細胞退化所造成,患者會出現僵硬、顫抖及行動遲緩等症狀,臨床上以藥物治療緩解相關症狀。「但造成帕金森氏症並非單一原因,主要是跟特殊基因型和環境有關。」
陳柔賢指出,根據統計,帕金森氏症患者出現動作症狀的前10年,可能會先出現「非動作症狀(或稱動作前期症狀)」,包括嗅覺異常、睡眠障礙、便秘、憂鬱,但他強調就算出現這些非動作症狀,之後也不一定會有帕金森氏症。
「不過出現這些症狀後,民眾可以提早做影像篩檢、多巴胺掃描、抽血評估、3T核磁共振、睡眠檢查等。」
依照帕金森氏症的嚴重程度,可將其分為5期:
0期:無明顯帕金森氏症的症狀。
1期:症狀僅發生在單側。
2期:症狀發生在雙側。
3期:症狀發生在雙側,而且伴有姿態直立反射變差,行走時容易重心不穩。
4期:症狀發生在雙側,而且伴有嚴重的行走困難。
5期:症狀發生在雙側,而且無法行走。
超過4成帕金森患者合併憂鬱症...醫建議:加入病友團體
另外,根據統計有超過4成(43%)帕金森病患者會併發憂鬱症。吳瑞美表示,憂鬱症多發生於患者「剛確診」及「病程後期」時期,「除了與疾病造成左腦功能變化有關外,更因多數患者一開始對帕金森病都不瞭解,確診當下震驚、害怕等情緒交雜,再加上社會、家庭不理解等外在賦予的壓力,更容易使患者沉浸在低迷的情緒中,進而與世隔絕、併發憂鬱症。」
更有研究顯示,年輕患者以及有「僵硬」與「動作遲緩」症狀明顯的患者,比起一般帕金森病患更容易罹患憂鬱症。
吳瑞美指出,帕金森病的腦功能損傷為不可逆,若沒有及早發現、治療,恐加速患者出現動作障礙、喪失行動能力的時間,更有可能讓患者失去口語表達能力。
「其實只要及早發現、按時回診治療,便能維持正常生活,而工作只要沒有繁複的肢體動作,基本上不會有明顯的影響,毋須過於擔心。」
至於治療方式,吳瑞美提到,現在會依患者不同症狀,提供不同的治療選擇,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並延緩疾病惡化,「甚至對於多數合併憂鬱症的患者,也能獲得緩解。」
她也呼籲民眾,切勿輕忽帕金森病初期徵兆,如出現肢體發麻、刺痛、不自主抖動或肢體僵硬的狀況,就應優先到神經科求診。
吳瑞美也表示,由於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的心靈也是照護的重要項目之一。病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也許對患者心理上有支持的效果,且對於照護者來說,若有一些病友團體支持、提供各自經驗並相互協助,對患者及照護者絕對是相得益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