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

醫師的母親73歲依然步伐穩健 關鍵在於「靜心」和「淨心」

醫師的母親73歲依然步伐穩健 關鍵在於「靜心」和「淨心」
作者:洛桑加參(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2018.08.01
什麼樣的人最健康?心平氣和的人最健康!東方醫學系統包含中醫、藏醫,始終認為「擁有一顆平靜、澄淨的心,是守護健康的不二法門」,就連幾百年前將心、身分開處理的西醫學界,近數十年來,在越來越多科學研究佐證下,也逐漸了解紛雜的心緒如何以疾病的方式在人體上顯化出來,例如急躁、敵意連結到心血管疾病,孤僻、抑鬱是阿茲海默症的溫床,長期的壓力造成免疫力低下等,身體哪裡最弱,健康就從那裡開始淪陷。
人如果把力氣、焦點放在內心裡的執著,持續放大不必要、虛妄的紛雜情緒,令自己隨時處於備戰狀態,忙著去提防想像出來的敵人,便會不斷刺激交感神經,釋放出越來越多的壓力賀爾蒙,使身體更加緊張、緊繃。
短暫的壓力可以幫助我們度過危險,但是長期的壓力卻會危害健康。心不靜、不安穩,耗損健康、元氣於無形,離健康長壽越來越遠,卻離煩惱苦痛越來越近。

安詳平和 最節能的心境

我的母親食量非常小,吃的東西少到連我都曾懷疑「這樣會有力氣嗎?」但是73歲的她步伐穩健,還時常煮飯招待客人,天天轉山、轉水、轉佛塔,在我的家鄉,佛寺是很大的,年輕人繞1圈就很累,而我的母親竟然能走上3圈!不僅體力好、睡眠好,甚至比我們年輕人還有活力。
上了年紀要常走動固然是永保青春的秘訣,更關鍵的是保持心情愉快、安詳平和,人才不容易老。印象中,母親從沒發過脾氣,遇上無理或無禮的人也不生氣,而且很少看到她有怨氣,總是很感恩一切。
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要從源頭獲得健康,最重要的是修「靜心」和「淨心」,社會亂象叢生、是非顛倒時,尤其需要修煉自心。
人心妄念太多,顯化出來就是外境的雜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那些辦公桌、家裡冰箱很亂的人,把過期發票、零錢、打火機、小紙屑、重要文件通通放在一塊兒,或是把剛買的現撈鮮魚、喝了一半的飲料通通擺在一起,在這樣的環境下,要辦公、煮飯都不容易。
而位居上位者的亂,破壞力更強大,公司老闆、地方首長亂下指令,亂了套、亂了方向,因此而平白消耗的人力、物力更不得了。
雜亂的念頭、紛雜的情緒非常消耗精神和體力,回想一下,當你大哭一場或生氣之後,是不是感到相當疲倦?這就是你的元氣被無謂地消耗掉了,情緒起伏會影響體內生命能量的流動。
別浪費力氣去想無意義的念頭,現在還無解的事,就等時機到了再說,不必提前煩惱。心平氣和,不惱人、不怨己、不抱怨、不生氣,免除無謂的消耗,人可以僅靠一點食物就活得很精神,並保持應有的智力,每件事情都能做出最好的決定。
修心才能放鬆肌肉
任由心裡亂七八糟的情緒滋長,很容易造成肌肉緊繃,若情緒固著於心上,久久不能放下,緊繃就會惡化為僵硬,阻塞身體裡的氣與生命能量運行。不同的情緒會使不同的部位緊繃,比方說,你一定有感受過,在緊張時胃部肌肉也會跟著一緊。
人的情緒、念頭相當複雜,悲喜交加、想東想西,腦袋裡1分鐘有幾十個念頭流轉,因此影響五臟六腑及四肢肌肉的情形也是相當複雜的。所幸,現在有各領域的專家教大家放鬆,像是按摩、電療、靜坐、太極、瑜珈等,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好。
而我認為放鬆首重「修心」,唯有心徹底放下一切,回到寧靜美好的初始狀態,肌肉才能真正放鬆,以瑜珈為例,若執著於姿勢完美,急著要跟上老師和同學而慌張地去硬拗身體,不僅放鬆不成,反倒容易受傷。
外在的身體、肌肉是內在心的反映,瞭解這個規則,轉而追求心裡的靜,靜心、淨心,讓呼吸順暢、沉穩,朝此方向練習,將能感覺到各種感官都變得更敏銳;把放逸的心溫柔地喚回當下時空,將能察覺到宇宙間細微的變化,進而體驗無常,並發現紛雜的情緒都是來來去去,困局、逆境也都是暫時的,你不再受焦慮纏身、被憤怒綁架、遭憂傷囚禁。
呼吸調節順了,什麼都會變得順眼,你將獲得恆久的快樂、健康與長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