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其自然的人生智慧。
在“道法自然”的語境之下,道教在教導人面對生活之時要採取一種“順”的態度,
即通常所說的“順其自然”。
這裡面應該包括兩層含義,
一是知自然之道,審時度勢,不強作、不妄為;
二是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方向,順勢而為之、自然而有為。
王陽明曾經說過一句話:“情順萬物而無情,終日有為而心常無為”,
對“順其自然”的道理做了一個很好的呼應,即擯棄私慾、順天應時、
以無為的心態去打理人生。
我們所熟知的“大禹治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面對當時肆虐的水害,大禹的父親鯀沿用先人“壅防百川,墮高堙庳”的方法,想通過單純的“堵”來抵抗,但堤壩總不敵力量巨大的洪水。大禹則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採取“高高下下,疏川導滯”的方法,從低處取土石增高山坡,使高處更高,低處更低,以疏浚水道,千方百計引導洪水,使之歸澤入海。大禹“順”的智慧,終於換來百姓生活的安寧。
這也就是“道家讓人想得通”的道理,
想得通的前提就是順,順應天時,順應世事。
人生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
所以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要調理心態,
坦然面對,順而通變,順而通達。
像水一樣通而無礙,總能找到自己所處的位置或發揮作用的形式,
這樣既順應了時事也是順了自己的心。
如《雲笈七簽》所說:“欲求無為,先當避害。何者?遠嫌疑、遠小人、遠苟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鬥。常思過失,改而從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通術數。是則與聖齊功,與天同德矣。”
有了這樣的人生智慧,無論生活順逆,都能做到像陶淵明所說的那樣: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