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二級反饋

二級反饋

每一個人的某種行為發生之後,當事人會接受到別人的三種反饋:

0級反饋:
在別人眼裏,這一切都是應該的,沒有什麼特別該表揚的。

1級反饋:
大而化之的說他很棒、很好。

2級反饋:
明確的表揚他正確的行為,且告訴他這個行為代表的是某某意思,例如這叫做信任、勇敢、負責任、堅持等等的意思。

請爸媽回想一下過去,你們平常在家中和孩子的互動,是屬於哪一級反饋呢?

倘若孩子連1級反饋都沒有,甚至幾乎都是聽到負面的批評、指責等,這樣的人,不管是小孩或大人,長期下來只有用反抗、耍頼或逃避來面對問題。

只要家長從今天開始,不再用二隻眼睛只看結果的好壞,比較孩子、批評孩子、打駡孩子。

願意打開心靈的慧眼,看待孩子發生的每件事情,哪怕是结果差強人意,都要去找到他值得表揚的地方,告訴他哪裡做的很好,而且這個很好的部分,就是媽媽平常教你的專心、勇敢、尊重、負責仼等等意思。

他會在這次正向教育的過程中,記住這個觀念,感受到滿滿的愛,而且還會感覺到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這樣整個過程、畫面、感覺等等,會輸入到潛意識,未來的人生會充滿力量。

當你什麼都接受,就什麼都不怕

當你什麼都接受,就什麼都不怕

原創: 索達吉堪布

[強大不是能擁有多少,而是能失去多少]

在座諸位所學的知識大多關乎外在物質,很少涉及內在精神,因為精神領域的知識,可能除了宗教學院講授,在一般的高等院校中很少傳講。然而,物質和精神之中,精神卻更為重要。

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如果是匱乏的,那麼即便他擁有非常豐裕的物質生活,也無法幸福,甚至會深陷痛苦,乃至走上自我毀滅之路,有這個可能性;相反,如果這個人精神非常富足,那麼即便物質上不很充裕,依然可以怡然自樂、處事不驚。

在西方一些金融風暴中,有的企業家資金都損失殆盡了,但因為內心非常堅強,能夠重振旗鼓,最後也有很多再創輝煌的。

[抗拒、逃避都不難,難的是接受]

在我自己修行、生活的經歷中,發現心靈訓練對於當前的企業家、知識份子來說,至關重要。

如果一個人有良好的心態,或者具備一定的佛教修行境界,那麼即便面對常人難以承受的可怕之事,心中也會有所依託,知道如何解決,跟一般人的巨大差異就會顯現出來。

比如家庭出現變故時,如果善於調整心態,就會想:一切都是無常的,家人的心態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坦然接受呢?

有備無患,適用于整個人生

我們可以發現,有時一些突發性災難出現時,大家就非常恐慌,感歎世事無常,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在百年之內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離開世間。既然如此,有沒有為離開作些準備呢?

佛教中會提前對死亡做一些訓練。訓練得好的人死亡時,對於應對之策可以運用自如;訓練得不太好的人,雖然不能熟練使用這些方法,但因為畢竟接受過訓練,就像接受過培訓的軍人到了戰場上一樣,還是會多一分把握。

[要有最好的希望,也要有最壞的打算]

不僅是死亡,對於人生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困境與挫折,都需要有所準備。雖然很多人夢想著一切美好、順心,每天心裡這樣想、口裡這樣說,但實際上人生的路是曲折的,不可能從小到老一直順順利利,所以要有兩手準備。

我看到現在很多創業的人,都只在好的方面規劃,壞的方面從不考慮,比如一直盤算著“我這樣能賺多少錢,賺來的錢再怎麼投資……”,但實際上對於不好的方面也同樣要有所打算,“萬一沒有成功該怎麼辦?”就像學駕駛的人,面對平坦寬敞的路如何開,要訓練;面對狹窄坎坷的路如何開,也需要訓練。

其實每個人都是人生路上的駕駛員,而這條路並不都是坦途大道,有時冷不丁會冒出一個急轉彎,如果你提前心中有所防備,那麼到時就能輕鬆應對。


摘自索達吉堪布華東師範大學演講《怎樣變成有福報的人》
經歷,是為了懂得

人的欲望決定命運。因為欲望是意志所指之處,意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回報。 對善惡都適用。

人的欲望決定命運。因為欲望是意志所指之處,意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回報。
對善惡都適用。

只需要活出聖靈之果實來:平和、和諧、忍耐、手足之情、耐心。
在生活中展示實踐出來這些,你會成為真理!
讓你從塵世困苦和欲望中解放!這是活生生的真理!

你不需要成為活佛、大師,可以做個普通人終結輪迴。

在生活當中的人是真正修行的人。
你怨恨家人嗎?怨恨同事朋友嗎?
嫉妒別人嗎?為什麼充滿嫉妒?
也許競爭太強烈,生存太殘酷,人特別容易嫉妒。

你如果嫉妒你一定會再來。
你不愛他人、嫉妒他人,你在怨恨整個世界。
你的功課就沒了結,沒有畢業,必須回來,直到你充滿愛、充滿包容、充滿原諒。

你對身邊的人沒有絲毫怨恨,你的功課就終結了。
當你不再怨恨任何東西,對這世界的眷戀終結了,
當你終結了這一切,你就真的圓滿了。

左手和右手

左手和右手

丈夫是左手,妻子是右手。
左手摸右手總是沒感覺。

當有一天,左手流血了,
右手一定去幫著止血。
當有一天,左手癢癢了,
右手一定去給撓撓癢。

當有一天,左手提東西累了,
右手一定會去幫你負擔。

所以:
不用去嫌棄你的右手,
更不能嫌棄你的左手。
因為左手拍右手,才能鼓出精彩的人生。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相濡以沫,平平淡淡才是真!

愛在有生之年,愛在當下。
致所有深愛不嫌棄對方的人

曾經有人問我,
失去的東西回來了還要嗎?

我說,曾經丟了一粒扣子,
等到找回那粒扣子時,
我已經換了衣服。

人與人之間沒有誰離不開誰,
只有誰不珍惜誰。

無論是故友還是紅顏,
一個轉身,二個世界。

一生之中,
有一個愛你,疼你,牽掛你的人,
這就是幸福。
萬人追不如一人疼,
萬人寵不如一人懂。

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互訴衷腸,
路過的都是景,擦肩的都是客。
人生苦短,
想你所想,爱你所爱,
珍惜!珍惜!

原來『心善』比『風水』更厲害!……

原來『心善』比『風水』更厲害!……

一位風水大師走了很多很多的路,口十分的渴,終於看見一家莊園,他急忙討水喝。裡面走出一位僕人,讓他在門外等著,去拿水。

大師等了很久很久,不禁心生抱怨。終於水拿來了,用大碗盛著,正想大口喝,卻不料上面撒了很多米糠,而且十分燙!

這位風水大師不禁憤恨,想這家主人故意折磨,心腸真惡毒,但因口渴厲害,只能忍氣吞聲,邊吹散米糠,吹冷開水,一點點的喝。終於喝完後,大師就做了法,讓這家心腸如此惡毒的人家,風水上調成了墓地般永無出頭之日!

又過了若干年,這位風水大師因事又路過此莊園,沒想到這裏花紅柳綠,比之前更加欣欣向榮,一片吉祥。這位大師實在困惑,於是要求求見主人,並告知當年喝水並轉風水之事。主人是位老太太,她聽後微笑著說,這一帶方圓幾公里沒有人家,你來這裏一定走了很多路,馬上喝水,對身體有害,讓你等會,是為了平息你的氣息,稍作修整,冷水更是傷身,因此換上開水,加上米糠,是希望你慢慢喝,一下子喝大口水,對身體有害......大師聽了十分汗顏,也十分羞愧。從此,他放棄了再看任何風水,專注於自身的修行。因為,他終於明白,比風水更大的是一個人的善心,比法更大的是因果。

一個行善積德修行的人,不言自明!其實,有時菩薩給我們的愛也如這碗水,多麼的用心良苦啊,而我們一顆凡夫心,又急又貪,又怎能體會佛之情呢?
百般算計,不如一顆單純的心!境由心造。

所以改變自己,就可能因此改變世界!

每天早上我們睜開眼睛時,都要告訴自己是特別的一天。每一天,每一分鍾都是那麼可貴。學會感恩每天,您會發現世界美麗非常,心存感恩心才溫暖,這種暖意才會帶給家人,朋友和自己。永懷感恩心人生無限好!


(moon)送給您2019年最有深度的10句話!

看看您領悟了幾句?

【第一句】被恨的人沒有痛苦,恨人的人卻終將遍體鱗傷,所以,絕不去恨人。
【第二句】緣分是本書,翻得不經意會錯過,讀得太認真會流淚。
【第三句】不同傻子爭辯,否則就搞不清誰是傻子了。
【第四句】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脈是金牌,思維是王牌。
【第五句】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第六句】錢有兩種:花掉的是錢,是財產;沒花掉的是“紙”,是遺產。
【第七句】把脾氣拿出來,那叫本能;把脾氣壓下去,那叫本事。
【第八句】管好自的嘴,"良言一句三冬暖,傷人一語六月寒” 敏事慎言,話多無益。
【第九句】這個世界,有兩件事我們不能不做:一是平心靜氣趕路,二是停下來看看自己是否擁有一份好心態~好心態是一生的好伴侶,讓人愉悅健康。
【第十句】人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應該珍惜,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與各位好友們分享!~



(網路分享文章)

我們該如何生活?

我們該如何生活?

這不但涉及人生的目的與意義,也涉及我們該如何面對人生。

人們常只看到病因的表層,而不知道許多疾病有著更深的本質因素。

比方說,每個人的造命是出於人們屢世造作了許多不同的業,
而這些業就是在這一世中需要補修或償還的。

人們一方面由自己的「業」而造就其「命」,
但在另一方面,人們仍享有某種程度的自由,以改變命運。

因此,人們必須努力掌控在手上的自由度,
加緊修補業障,讓本我邁向更完善之途。
可惜大多數人都不易面對業的問題。

愛是甚麼?

愛是甚麼?

鄺芷人 2015/12/16

黑格爾(Hegel)解釋愛:愛意謂著吾人自覺到「自我」與「另一個人」的統一,我便不會專門為自己而孤立起來。
只有拋棄自我的獨立存在,並自覺到自己與另一個所愛的人之間的統一,才是愛。

(1)
愛的要素:
我不欲成為獨立的、孤單的個人。愛是一種最不可思議的矛盾,且不是憑理智所能解決的。這種愛的矛盾是可解決的,這就是把愛視為倫理的統一(統一在倫理之中)。
統一在倫理之中=統一在家庭(婚姻)之中。

(2)
婚姻的出發點則是當事者雙方自願同意組成一家庭,也就是同意為二人的「統一體」,而放棄自己個人的人格。
表面看來,結合為「統一體」是作繭自縛,而其實是他們在「統一體」中得到自己的實體性。這個實體性或統一體就是婚姻倫理,它是基於愛與信任而形成共同體。
藉著家庭,使雙方在彼此之間成為一個人。
雙方的人格同一化,去除個人利益,而這種同一化就是倫理精神。
婚姻不應被激情所破壞,因為激情必須服從倫理。
要以維護倫理來反對任性,並盡量使離異難以實現。

(3)
祁克果論感性階段:
以中世紀的騎士唐璜(Don Juan)是感性人物的典型代表。
在莫里哀(Molière)筆下的唐璜是個勾引者,他以承諾婚姻來欺騙女孩子。
唐璜表現為一個情欲人格,每次戀愛也只是家常便飯。
處於這個階段中的人,終其一生只在於追求快樂。
他們對世界沒承擔、沒責任。

改造命運或自我造命是每個人的功課

改造命運或自我造命是每個人的功課

三十歲以後,我不再受到大學時代有關「命」問題的困擾,因為在我的觀察與分析中,「命」不是完全被決定的。

因此,我一方面不是斯賓諾薩主義者(斯賓諾薩主張一切都是被決定的),另一方面,也不是沙特主義者(沙特主張一切操諸在我)。

依我的觀察與分析,人生中「命」約佔85%,而操諸在我的約佔15%。
因此,「命」可藉「人生信息學」推算,但卻不是百分之百。
現在,我把命理分析作為「生命哲學協談」的一部分。

人若能知命,便更能了解自我,故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這句話是有其道理的。既然只有15%的機率操諸在我,則吾人就必須更加努力,才能創造人生內涵。

我想用公理系統方式重建「人生信息學」,並提出一些設準(postulates),
〔設準一〕:「生命是一個無窮的歷程。在這個歷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生命體必須藉著其行為而與其環境發生互動關係,於是,生命體自己造就了各種業力」。
〔設準二〕:「生命體之存在形式,是基本上是由其業力造作所決定的」。

「業力」基本上有二:
其一是學業,
其二是德業。

學業成就了生命體的智能,
德業決定了個人生活狀況之果報,
而果報是依生命體之德業紀錄的裁決而安排,稱之為命運。

從果報的原則上說,
整個生命歷程是可操諸在我的,而生命的終極目標是演化。
在這個意義上說,改造命運或自我造命是每個人的功課。

(鄺芷人教授 2012/08/15)

業報與輪迴

業報與輪迴

鄺芷人‧2.15/08/14

(1)生命輪迴,人有前世今生。
這是基本的生命觀,我們要在這基礎上展開生命活動,了解自己為何而活。

(2)惡業必成業障,且必須自我承受。
業重者常顯現在健康,故必須深切誠心懺悔,努力修德修業。上天讓人在世活著,是為進德修業,而非追求享樂。目前地球有73億人,必須珍惜做人的機會。

(3)今生的人格個性是與前世及累世的思想與行為有關。
因此,今世改變行為及正向思想,就能改變來世的人格。

(4)人的今生才智也受前世及累世的知識影響,
所以,如果這輩子能努力吸收知識,來世有可能是物個具高度才智的人,
甚至在某些領域成為天才人物。

(5)家庭是業的共同體,這就是共業,共業就必須共同承擔,否則業障愈來愈重。

(6)孩子可能是你祖先轉世。
其中有些是來討債,有些是來還債。但無論如何,都要彼此善待。
夫妻之間更要診惜。

(7)目前社會混亂,因此必須明辨是非,切勿隨波逐流,避免由此而產生更多共業。
須知造業容易消業難,個人如此,社會也如此。

(8)盡可能避免殺生,因為每個生命體都有活下去的意願。
故隨意殺生會造成冤業,形成業障。

(9)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
機緣不是隨時都有,人身難得,
生命不可只在吃喝玩樂中虛渡。

祝一切如意吉祥。

甚麼是外靈干擾?如何避免外靈入侵?

甚麼是外靈干擾?

‧鄺芷人‧2014/8/15

(1)一般人不知有靈性,更不懂得靈性干擾。外靈干擾在台灣俗稱卡陰。對當事人來說,有的人知道自己受到靈性干擾,但有的人卻不知道。通常知道自己受到靈性干擾的人,其情況已相當嚴重。靈性干擾要用靈性方法處理,可惜一般人缺少靈性的知識。

(2)為甚麽出現靈性干擾?
原因分兩方面:
其一是當事人的身體能量不足,心靈正向不夠。
其二是受到外靈入侵。

(3)外靈從哪裡來?
需知人的靈魂有主魂及識神。識神是佛教的用語,它其實就是吾人的意識,道教把意識體稱之為覺魂。也就是說,識神或覺魂是由人們今世的意識所構成的,也就在這一世所培養出來的。意識加上生命能量(道教稱之為生魂),便成為意識體(識神或覺魂)。主魂就是本靈,它是輪迴轉世的主體,並且是由累世的識神聚合演化而成。人死後,識神仍具生命機制。壽歸正寢的人,其主魂通常是到地府,但其覺魂則可能仍留在陽間。它留在陽間的原因,或基於執著心,貪念,或者是死於非命,或基於冤情而不跟主魂回地府,遂在陽間成了遊魂。死於非命的人,其主魂及識神都沒回到地府,因而也就成了孤魂野鬼,四處遊盪。當遊魂入侵人體,對當事者來說便成了外靈入侵。

(4)外靈為何入侵人體?
由於它們本來是寄居在人體內的,人死後遊魂失去寄托之所,因此就四處尋覓人體寄居,有些靈體則是基於冤仇,而伺機向當事人採取報復行動。

(5)外靈入侵對人體有何影響?
其影響通常是當事人生活上諸多不順,陽氣耗散,婚姻危機及健康惡化等。更需要注意的是:當外靈入侵人體之後,嚴重者會會左右當事人的思維,融併當事人的本靈及識神,當事人自我便逐漸衰失。

(6)如何避免外靈入侵?
基本方法是修心養性,為善積德,保持正氣正念,睡眠充足,體力充沛。
體力不佳及陽氣不足者,除有充足睡眠之外,最好是用氣功補充陽氣。

了解生命不死,オ願意在自由意志下做出抉擇, 並承擔自己的抉擇,從而創造生命價值與意義。

魏斯教授用前世回溯的方式,多次催眠他的同事凱薩林,
並發現她已活過64世,就這樣不斷在輪迥圈中浮沉。

了解生命不死,オ願意在自由意志下做出抉擇,
並承擔自己的抉擇,從而創造生命價值與意義。

莊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莊子這兩句話,前句正確,後句不正確。

正如榮格所言,今生獲得的知識,是人們死後唯一能帶去的。
所以這輩子要努カ不懈求知。

但榮格這句話也要補充,因為人死後能帶去的,
不僅是知識,還有個人的品性,
所以這輩子除了修智慧之外,還要修德。

新的養老觀---老伴~

新的養老觀---老伴~


老伴,你有幾個「老伴」?如果你單身、失婚或者老年喪偶,沒有老伴,該怎麼辦?

別擔心,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

假設你的答案是「只有1個」,很抱歉,顯示你的支持網絡薄弱,你的生活十分退縮封閉;10個,不錯,相當充實;20個,恭喜你,保證生活非常多采多姿。

老伴不是只有「另外一半」,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陪伴度過晚年生活,這是把生命窄化,而且對彼此的壓力都太沈重。

萬一有一半先走了,另一半則是難以承受之痛。

夫妻關係太黏膩、太依賴,對生死就不容易看得透。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曾追蹤100名退休族4年後的生活狀況,其中對生活最感滿意的退休族,平均有16名可以依賴的朋友或熟人;不滿意退休生活的,則只有不到10個朋友。

研究人員因此得到一個重要結論:團體和情感方面的支援,
是左右退休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影響程度更勝於金錢。

即使保持單身,但有很多親近的朋友、家人、鄰居,參加有意義的組織,
照樣可以擴大生活圈,享受精彩的老年生活。
老伴不會自動掉下來, 「沒有朋友的人最貧窮。」

友誼帶來的快樂,可說是全世界最不需要花錢的東西。

「友誼不是名詞,而是動詞」,仍需要付出一項成本:
投入的時間和努力,才能開枝散葉。
老伴絕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而是用心經營的結果。

感謝老朋友,您就是我的老伴!

《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學習》

《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學習》


1.在我們不懂婚姻時就走進了家庭
2.在我們不懂教育時就擁有了孩子
3.在我們不懂為人處事時就走入社會⋯⋯

因此我們怎麼努力都感覺跌跌撞撞,
人生路上並不順遂

只有我們走進學習成長的環境,
才能少走很多冤枉路

不是因為有了錢才去學習,
而是因為學習了才有了錢。

學習改變不了你生命的起點,
但它一定能改變你生命的終點!

因佛發心

 因佛發心

海雲繼夢

很多人想不通:「我自己都還沒有成就,又該如何度眾生?」只要你的心量夠大,當然可以做到。當你發願度眾生的時候,是否清楚知道自己應該具備什麼條件?如果你想教英文,總得先把英文學好吧!想教數學,就一定要先把數學學好!

那麼,想教無量無邊的眾生,就必須先學會無量無邊的法門。
若想著修好再度眾生,那你究竟修了什麼?
 
你修了「釣魚」的方法,卻說要去度天上的鳥?既然要度天上的鳥,那就該修度天上的鳥的法門,目標才會明確。也不可能修在海底游泳,卻說要去度天上的鳥,這根本度不到。
 
所以要留意,若以度久遠劫來的苦難眾生為標的,要學無量無邊法門。學這些做什麼呢?累積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自然「千福莊嚴」。

所以,我們所看見的佛莊嚴,並不是色身的莊嚴,而是法身的莊嚴,從此處覺悟,叫作「因佛發心」。因佛發心,佛是覺悟呀!地藏菩薩即是因佛發心,功德非常殊勝。
 
你有沒有感受過:「人生這樣活著對嗎?有意義嗎?這輩子為誰這樣辛苦?為誰這樣忙?」這叫作「念佛觀」,佛是覺悟呀!現在的你,已經開始念佛觀了。所謂「五停心觀」當中的念佛觀,就是從這裡發心。
 
「我這樣活著幹嘛?」每天好辛苦,早上鬧鐘一響,就被嚇醒,心臟差點跳出來,接下來開始忙忙忙,一路忙到晚上;一回家,還沒有爬上床,就睡昏了。日復一日「早上被鬧鐘嚇醒,晚上自己昏倒」的循環,到底這樣忙對不對?你每天盡心盡力,很有責任感,這就是世俗中的正常社會生活。
 
但當你發覺:「我這樣子在幹什麼,要混到什麼時候啊?」又或是「嗯,這好像不對哦…」這是覺醒,這才是因佛發心。

然而,因佛發心還有一個標的,就是「止於至善」的境界。看到佛的相好,即是那止於至善的智正覺世間境界。
 
智正覺世間的境界相當多,「相好」是最直接了當的一個部分。當年,阿難尊者也是看見佛相好才發心,阿難已經很英俊,也夠帥了,但當他看到佛時,覺得佛何止是酷,不止是帥,更不止是英俊,阿難要跟佛一樣,所以他發心,他也出家。
 
阿難因佛發心出家、因佛發心學佛,「因佛」,因為生命的覺醒,看見這一點而來,這發心便不可思議。這是一個因緣,他同時從那時開始發心要度罪苦眾生。
 
在我們的生命裡,各種因素何其多,不妨先將生命的藍圖挑出來,將來要修就方便了。只是,生命中有那麼多生命因素,該從哪裡找起呢?地藏法門就好似指北針,一旦定位,其他方位也都定了,將來你想往哪個方向走都可以。東南西北,無論怎麼走,都在這個藍圖之中,所以多聽聞地藏菩薩聖號、多弘揚地藏法門,是很殊勝的。

佛經中的境界

佛經中的境界

海雲繼夢

解讀經典的能力,不可看不清,否則便看不懂經典中傳達的真實義了。

佛典中的「天龍八部」意指人的個性脾氣,即貪、嗔、癡、慢、疑等。
而「天王」指的是福報。所謂器世間神,舉凡江神、海神、河神、樹神、林神,主風神、主火神皆是器世間神,描述的是世間的狀態。
而欲界天王以下、忉利天王以下,皆是指我們的眷屬世間。

經文所詮釋的,是我們所在的器世間種種狀況,當佛的境況現前,經文以器世間的景象來敘述、表達,才能森羅萬象,令眾生明白。

經文中若只有黃金為地、地平如壤,沒樹沒山,沒有漂亮的風景,只有金沙鋪地,那麼便與沙漠沒有兩樣了。

再者,經文中所說的眷屬世間是指什麼呢?當佛陀轉法輪,要跟誰說呢?當然是對眷屬說,因此當佛陀說法,法界中一切眾生都會到場聆聽。

然而,「天龍八部」形容的是凡夫的個性脾氣,我們的人格性若有七十五分到八十五分就夠了,別要求你的人格性要達到滿分,只有佛是滿分,凡夫不可能滿分,除非你是再來佛。

如今,我們都還是凡夫,凡夫都想改造自己的習氣,有些已經開始改了,有些還沒改,有些習氣改得比較好,有些習氣還沒改好,如是而已。

所以,我們多少都有一點習氣,比如富貴人家的習氣是,想喝茶就吆喝一聲:「倒茶!」叫人家倒,自己不會倒,這就是習氣,富貴老爺當慣了。

人都有習氣,習氣不一定不好,但與人「不和」的時候就不好了,在「和」的前提下,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協調、接納,就沒有關係了。

因此,佛經已經將人性的狀況表達清楚了,加之光明雲與微妙音,五官──眼、耳、鼻、舌、身所對應的色、聲、香、味、觸、法全部鋪陳完畢。也將背景交代清楚,敘述佛陀所在的地方,那一幕,啊!就是那麼美,所以我把這地方稱作大花園,生命的花園。

每個人都是花園裡的一朵花,無論你是什麼花,路邊的小白花也好,小紅花也不要緊,只要開得燦爛,盡情綻放就好了!不要老是跟別人比較,不管別人是牡丹花、玫瑰花還是薔薇花,只要是花就好,讓自己開花,不要看花小,小花比較自在;也不要看別的花大就羨慕,等一下被「咔嚓!」一聲,就跑到花瓶裡去了。

你是小花,人家不理你,你不就可以好自在呀!大花多災難,等一下這裡被修剪,等一下被插在那裡,多不自在呀!明明本來可以綻放一個月的花,一旦被剪下,一個星期之後就被丟進垃圾桶去了。

“循環”的重要性

最近看了幾本好書,從中領悟到“循環”的重要性。
身體若是要健康,一定要保持“循環”的暢通無阻。

例如:
氣的循環、血的循環、淋巴液的循環、
腦脊髓液的循環、消化液的循環.......
其他體液的循環。

但是,循環不會自己流動,它必須有力量去推動。
因此,我們要給予動力來推動身體的各種循環。

氣的循環,我們可以練習氣功導引,包括各種動功與靜功,來打通大小周天(公轉)。
我們也可以用推拿按摩拍打,刺激經絡穴位來推動氣的循環。

血液的循環,要靠心臟收縮去推動。
所以,我們要適當運動來鍛鍊心臟,還要淨化血液(降低膽固醇中性脂肪)來減少循環的阻力。

淋巴液的循環,我們可以透過肌肉的收縮擠壓,來推動淋巴液的循環。
例如:一般運動、腹部運動、各種呼吸法....等。

腦脊髓液的循環,要多活動脊柱,例如瑜珈的前彎、後彎、左右扭轉。
也可以靠靜坐冥想,啟動內氣來推動腦脊髓液的循環。

只要心裡有“循環”二字,我們就知道該活動筋骨了!
不能整天坐著當“坐家”,除非你是在靜坐冥想。

李少波真氣運行學實踐體會

李少波真氣運行學實踐體會

練功要專一  短期可通督
                   
                        
                  我是真氣運行五步實踐方法(簡稱“真法”)的初學者。初來乍到便開卷自學靜功“五步功成”,又與當時的“xx樁”一併學練,沒練幾天,反覺心中煩悶,夜難成眠,疑是易地水土不服。聽了李老講授真氣運行五步實踐靜功練功要求和“呼氣注意心窩部”的要領之後,曉得這是因為不同功法混雜而練,分散精力,造成客觀上的干擾刺激,以及求成心切致心火萌生的緣故。

至此即停練“xx樁”,嚴格按照真法五步靜功的垂腿平坐,閉目聽息,內視心窩,意隨呼氣,吸氣自然,舌抵上齶的要求練第一步功,不幾天便覺心窩部發熱,口中津液濡潤(氣旺津生)。

經李老師指點,意息相隨,呼氣下延丹田,緩慢而自然地推進,以培養真氣,驅散邪氣,依法而練,果然隨呼氣感到有股熱流送到丹田,腸嗚矢氣隨之而見,食欲增進。自知二步功成。

其後須呼吸自然,意守丹田,文火溫養,誰知此時功感反而減弱,有時消失,自憂有誤,求教李老師後方知因丹田真氣未飽滿充實之故,宜加強“調息凝神守丹田”,把真氣集中在丹田,為積氣沖關(通周天)打好基礎,這是練築基的必然過程。

這樣我信心更足,隨功法步序漸進,丹田發熱,飽滿充實,並有跳動感,接著會陰部麻、熱、脹,直到跳動。

在身體的某些部位(如大腿、小腿內側、手臂、面部及背部)不時出現時間長短不一的肉目閏感,再是尾閭及腰部酸脹而發熱,命門跳動(腎間動氣),肩背僵硬沉重,其後又有玉枕至前額(印堂穴)明顯有蟻行感和氣流,時感沉如負重。

上述感覺李少波老師示知為真法通關的必然現象。
出乎我的意料,僅學19天即通關,第四步功亦自然學成。

此時亦體會了“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愉悅,自我感覺精力充沛,夜不思寐,身體輕捷。當知這僅是學會練功,是起步而不是終結,必須加強練功,使精氣不斷地上充腦髓,以達到“還精補腦”的目的。

由於真氣運行,經絡暢通,使我多年未愈的胸部劍突處和左肩胛角的撞傷瘀痛霍然而去,右踝關節外側的扭傷亦痛減其半,可見真氣運行有自我修復,自我建設的本能。

每當練功至極靜時,各種觸動現象若隱若現,鼻息微微,若存若無,大有“人在氣中,氣在人中”之感,它根本改變了我靜坐不如運動的錯誤看法,充分認識到真法是外靜內動,靜中求動,利用動靜的陰陽關係來促進精、氣、神三者之間的互相轉化,以外呼吸推動內呼吸的養生方法。
                        
練功的實踐告訴我們,李老的真氣運行五步實踐方法是以《內經》理論為基礎,熔佛家的靜息、道家的煉丹、儒家的守一、醫家的養生、武術家的剛柔相濟於一爐,是觀察人體生命活動,驗證中醫理論的一種方法。

它既能修養人的性情,使之心曠神怡,愉悅安舒;又能培養真氣,防病治病,調理陽陰,益壽延年,是養生的根本大道,具有易學易練,指日取效的優點,值得大力推廣。

真氣運行法--五步功成

原者:李少波
整編:李天曉
前言
“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意即只要清靜無為,真氣便可從之而生,旺盛地運行,神不外馳則“正氣存內而邪不可干”,邪不能侵,病無由來。“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學說,應是《黃帝內經》的主旨。這一理論,即三聖之道的“全真導氣”法。但是,現存《素問》八卷中沒有“全真導氣”方法方面的具體內容,這當然是個謎。(詳見補充)
真氣運行法是筆者經六十餘年的實踐探索,集各家經典之至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揭示人體生命活動的生理機制,以先天生後天、後天返先天的科學理論,創編了真氣運行靜功五步功法。經多年的普及推廣,其反饋信息,確有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效果。
千古之謎今方曉,羸劣獲安仁壽高。

一、五步功成
常有人問多長時間才能功成?我們的回答是,按著要求自己鍛煉,一百天左右可以達到溝通任督脈,就算初步成功了。在老師指導下,集中時間練功,一般百時左右就可以通督。每個人的身體條件各異,進步的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規律是,青年人比老年人快,健康人比病人快,女性比男性快。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效驗,水到渠成。只要真氣充實了,自然可以逐步貫通任督二脈。茲將具體的操作方法分五個步驟說明如下。
 
第一步_呼氣注意心窩部
1.方法:練功條件準備好,即縮小視野,心不外馳。注意鼻尖少時,即可閉目內視(也就是注意)心窩部,用耳朵細聽自己的呼氣,不要發出粗糙的聲音,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吸氣時任其自然,不要加任何意識行為。再呼時仍如前法,久久行之,真氣即在心窩部集中起來。這個方法,就是排除雜念的好方法,如果還是雜念紛擾,也可用數息法,即呼氣默數一,再呼氣默數二,這樣一直數到十,再從一到十反覆操作,直到雜念不再興起,即可放棄數息法。
為了達到氣沉丹田的目的,必須要注意呼氣,不要在吸氣上打擾。思想不能集中,是初步者的必然現象。雜念一起,即便打斷,屢起屢斷,不要畏難而退。堅持一至兩周,自然就克服了。
補充:心窩是指胃部,是一個部位,不需要刻意聚焦在巨闕穴。有些門派是意守膻中穴,李少波老師反對意守膻中穴,他說這樣容易傷肺,造成憋氣!
 
2.時間:如果想要如期完成這一段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若是條件許可的話,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練習,養成習慣,對穩定思想有幫助。沒有定時的條件也不要緊,只要抓緊練習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鐘。如果認真操作,十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反應:練功三至五天,即感到心窩部沉重。五至十天,每一呼氣時即感到有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這是真氣集中的表現。有了真氣的集中,就給第二步打好了基礎。如果開始就想氣沉丹田,初學不易掌握,一時見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終止。
 
4.效果:開始幾天由於不習慣,姿勢也不夠準確,會感到頭暈,腰背酸困,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齶等,這都是必然的現象。不要有顧慮,只要堅持鍛煉慢慢就會自然。
 
第二步_意息相隨丹田趨
這一步功即“氣沉丹田”,“沉”的方法為“意息相隨”。“相隨”一詞力圖說明中丹田的氣聚集到一定程度,應該以完全自然的呼吸為好。有了注意丹餌的意念,真氣自然隨之而下。
1.方法:當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氣即覺心窩部發熱時,就可意息相隨,自心窩部開始,呼氣注意丹田,不可操之過急。用力太大產生高熱也不舒服。
 
2.時間: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分鐘或半小時,十天左右就可以氣沉丹。
 
3.反應:每次呼氣都感到一般熱流送入丹田。往往小腹汨汨作響,腸蠕動增強,矢氣現象增多。這是真氣到小腹,腸功能發生改變,驅逐邪氣的一種表現。
 
4.效果:由於真氣已通過胃區,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氣沉入丹田後,周圍臟器如大小腸、膀胱、腎等都逐步發生生理上的改變,一般都感到食欲增加,大小便異常現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補充:真氣往丹田移動時,如果碰到開刀的傷口,移動速度會受阻變慢,而且會出現刺痛感,等通過後才會恢復正常。
 
第三步_調息凝神守丹田
明代張三豐解凝神曰:“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瞻,始行收入氣穴,乃曰凝神。”並說:“調息不難,心神一靜,隨意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調息也。”“凝神調息,只要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謂之平,心執其中謂之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1.方法:當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顯感覺,就可以把呼氣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不要過分注意呼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耗傷陰液,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少火生氣”正是此義。
 
2.時間:每日三次,每次增至半小時以上。這一階段是在丹田培養實力,需要時間較長,四十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3.反應:基於第二步氣沉丹田,小腹發熱明顯,十數日後小腹內形成氣丘。隨著功夫的增長,氣丘也越來越大,小腹的力量感到充實。待有足夠的力量,即向下游動,有時陰部作癢,會陰跳動,四肢有時活動發熱,腰部發熱等,以上感覺出現的遲早也是因人而異。
 
4.效果:由於任脈通暢,心腎相交,中氣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靜。凡心火上炎,失眠多夢,以及心臟不健康的疾患都應有所好轉。通過練功不斷地給胃腸增加熱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體重增加。有的患者練到一定時間(多在第三步後期)每周體重增加5至8斤不等。但已經增足本人原來體重,則不再激增。精力充沛,元氣充足,腎功能增強,患有陽痿病症的即大有好轉,女子月經不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腎水旺盛,肝得滋榮。因此在這階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顯好轉。
補充:
女性月經期間,只守心窩,不守丹田。
不要意守病灶,還是要守丹田,等丹田氣充足了,才有力道疏通病灶處的淤積。
 
第四步_通督勿忘復勿助
1.方法:意守丹田四十天左右,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夠的力量時,即沿脊柱上行打通督脈。在上行的時候,意識隨著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也不以意識向上導引(勿助)。上行的快慢是基於丹田的力量如何。若實力尚不足,它就停下來不動。待丹田力量再充實,自然繼續上行。若急於通關,努力導引,會和丹田力量脫節,這是非常有害的。過去把這種情況喻為“揠苗助長”,因此必須順其自然,這時的真氣活動情況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果上行到“玉枕關”通不過,內視頭頂就可以通過了。
 
2.時間:每天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數,每次時間也應延長到40分鐘或1小時左右。因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的人一刹那就通過了。這樣通過的力量都很猛,震動也很大。有的須經數小時或數天才能通過,大多數是在一周左右。通關是後天返先天的生理現象,人人可通。
 
3.反應:在第三步的基礎上丹田充實,小腹飽滿,會陰跳動,後腰發熱,命門處感覺真氣活躍,即“腎間動氣”,自覺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這種活動現象是因人而異。有人真氣培養充足,一股熱力直沖而上,勢力很猛,一次通過督脈。有的行行駐駐,數日方可通過。有的像水銀柱一樣,隨呼吸上下活動,漸次上行。在督脈未通之前,背部常有往上拔的樣子。如向後傾可以及時將身體調整一下。頭部周圍拘緊,有時沉悶不適,這是通督前必有的現象。有些人遇到此種情況,常產生懼怕心理,不敢再練,前功盡棄,殊為可惜!在這一階段中,必須堅持加功,不可疑慮放鬆,一旦督脈通過後自然輕鬆愉快。在真氣運行法的整個過程中,通督脈是一個飛躍,是個關鍵性的進步,為攀登更高峰奠定了基礎。過去把這一步叫“積氣沖關”(即尾間關、夾脊關、玉枕關),也稱為“後天返先天、由外呼吸返還出生之前“胎息”,鼻息微微,若存若無,體內真氣自動循環。張三豐說:“不出不入,無來無去,是謂胎息,是謂神息,是為真橐龠,真爐鼎,是為歸根復命,是為玄牝之門,天地之根。氣到此時,如花方蕊,如胎方胞,自然真氣熏蒸營衛,由尾間穿夾脊,升上泥丸,下鵲橋,過重樓,至絳宮而落於中丹田,是為河車初動。”
 
4.效果:督脈通暢後,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入腦海,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環,古稱“小周天”。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具體地體會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實際情況。精氣不斷地補益腦髓,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凡由於腎精虧損和內分泌紊亂所引起的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酸腿軟、月經不調、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氣短、性欲減退等症狀,都可以得到改善。長期堅持,可望康復。有的人因經絡不通而多年不癒的頑症也可霍然而癒,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一般人的表現是精力充沛,身體輕捷,判若兩人。
小周天歌
微撮穀道暗中提,尾間一轉皺夾脊。
玉枕難過目視頂,行到天庭稍停息。
眼前便是鵲橋路,十二重樓降下遲。
華池神水頻頻咽,直入丹田海底虛。
 
第五步_元神蓄力育生機
所謂元神,即大腦調節管制的本能力量。《脈望》云:“內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與識神一詞對立。識神為有意識的精神狀態。元神與識神亦為體和用的關係。元神為體,識神為用。
《黃帝內經》說:“腦為元神之府。”元君居於最高位置,統御著全身各個系統組織,發揮其互相制約、互相依存的生理作用,並適應外界環境而生存。元神為元精所化生。《靈樞‧經脈》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腎精充實,人聰明多智,腎氣虛衰,則昏聵善忘,腦轉耳鳴。腎氣充足與否,關係著人體強弱壽夭,故《黃帝內經》強調積精全神以養生。
督脈既通,腎氣不斷灌溉腦髓,元神的力量就不斷得到補充。又心主神明,心氣上照於腦,才能發揮其全面的調節管制作用。元神實以腎陰為體,以心陽為用。根據實踐,實為心腎交合於中丹田,陰陽再合之混元一氣(真氣)。在上丹田表現出光色體,靈動活潑的“性”,這是一般人見不到的。俗話說:性格、秉性、性命、性理。儒家說:“天命之謂性”。都說明是先天稟賦,人皆有之。只因後天迷失,越走越遠。所謂“性相近,習相遠”。經過“真法”的鍛煉,恢復本來面目。
1.方法:原則上還是守丹田。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通督以後,各個經脈都相繼開通。如頭頂百會穴處出現活動力量,也可意守頭頂。可以靈活掌握,所謂“有欲觀竅,無欲觀妙”,就是在練功不同階段的思想處理方法。
 
2.時間:每日三次,每次一小時或更長一些,總的來說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尚需練習一個月左右時間,各種觸動現象才能逐漸消失,只餘下丹田與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
 
3.反應:在通督脈的前後數十天內渾身常似有電流竄動,皮膚發麻發癢似蟲蟻爬行。眉心鼻骨緊張,環唇麻緊,身體有時溫熱,有時涼爽。皮膚隨呼吸而動,吸時向裡收合向上浮起,呼時向外擴散向下沉降,有時輕浮縹緲,有時重如泰山,有時無限高大,有時極度縮小,有時身軀自發運動等,這都是經絡通暢、內呼吸旺盛、真氣活動的表現。但是,這些表現也是因人而異。遇到這些觸動情況,不要追求,也不要驚恐,安心坐下去自然平復。坐到極靜的時候,以上各種現象都消失了,鼻息微微,若存若無,而內行的真氣更加集中旺盛,靈動活潑,明朗愉悅。在丹田則如水涵珠,在百會則如月華湧現。這種境界為真氣充足、生物電集中的表現。
 
4.效果:根據身體的表現,尤其丹田與頭頂百會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說明,實為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內分泌協調而旺盛。這種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現得越明顯,對全身的生理機能的調節就更好,真氣也就更加充實,不斷地補償和增強身體的代謝機能,可充分發揮機體的潛在力量。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強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大大減少或避免,原有的沉疴痼疾也可得到改善或痊癒。堅持鍛煉,就可以達到身心健康長壽。人到學識經驗比較成熟之後,又具有這樣活力旺盛的身體,就可以更愉快地為人民服務了。
 
結語_有無相生通真路
以上五步功法是循序漸進的。由於實現真氣運行的五個步驟所要解決的具體矛盾不同,採取的方式方法也就不一樣。它們之間又有共同的基本點,就是集中真氣,貫通經絡,實現真氣運行改善體質,所以它們又是互相聯繫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基礎,後一步又是前一步發展的必然趨勢。概括來看,真氣運行的整個過程中,身體將發生三種不同的變化。第一、二兩步主要是通過一定的形式,調整呼吸推動真氣,使體內真氣集中於丹田。這個階段古時稱為“煉精化氣”,這是第一階段,也是初級階段。第三、四兩步是以丹田積足的真氣,沖通督脈逆運而上,直達腦海,恢復和增強大腦的功能,提高大腦皮層的保護性抑制力量。這一階段叫做“煉氣化神”,是中級階段,身體的變化比較明顯。第五步以後,功夫更加純熟,由於經絡暢通無阻,功中產生的各種觸動現象也都逐漸平靜,真氣運行的規律性逐漸提高。機體功能增強,活力旺盛,大腦皮層的保護性抑制力量發揮得更好。因此靜境更加明顯,表現為清清靜靜、心如止水的樣子。這一階段叫做“煉神還虛”,屬於真氣運行的高級階段。
以上五個步序、三個階段,是真氣運行法靜功鍛煉過程中的基本概況。在實踐中,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具體條件又不一樣,所以效果與表現也不同。鑒於此,練功時既要順乎自然,靈活運用,不能刻意拘執,又要本著一定的要求,耐心求進,持之以恆,不可自由放任,實為成功之要訣。
關於動與靜的關係將在第三章中闡明。只有在身心安靜的條件下,才能做到真氣的集中與運行。所以在真氣運行法的練功過程中始終強調一個靜字,甚至一個人的功夫進度快慢深淺,也取決於靜的程度如何。一些美好的內景,總是在高度的入靜情況下才能出現。為了保持這種靜境,在練功時要求大腦皮層高度地抑制由客觀世界所引起的刺激。
真氣運行法之所以要抑制外界刺激因素的影響,是為了致力於內部正邪兩方面的鬥爭,以達到調節內氣、培養本元、祛除疾病的目的。坐功時,外形雖靜而內部鬥爭是非常激烈的。只有通過內在的矛盾鬥爭,才能為真氣運行掃除障礙。練功的人都會體會到,特別是身體有疾病的人,當功夫到了一正程度,患病部位總是格外不舒服。一旦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解除,病患也就消失了。正當不舒服的時候,也就是鬥爭激烈的時候。這就說明了內部正邪鬥爭的過程和效應。

二、真氣運行法姿勢
初學真氣運行法要有正確的姿勢,這個姿勢自然是有利於真氣運行的。雖然在思想方法上破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清規戒律,但是仍須有一定的姿勢和方法,作為初學者的規範。
練習真氣運行有行、立、坐、臥四種形式,其中以坐式為主,其他姿勢為輔。為有效地促使真氣運行不斷進步,除坐式以外,還可隨時隨地採取多法進行。
1.坐式:坐式有盤腿和垂腿兩種姿勢,主要按照個人習慣和環境條件自行選擇。一般認為盤腿坐過於形式化,且易麻腿。因此,一般採用垂腿(坐椅凳)坐式較為便利。
(1)盤腿坐式
“雙盤式”是把左腳放在右大腿上面,再把右腳搬到左大腿上,兩手相合置於小腹前面。這個坐法只是為了坐得穩固不易動搖,但沒有相當功夫不易做到(圖3-1)。
“單盤式”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手勢如前法。這比雙盤式易於做到(圖3-2)。
“自由盤腿”是將兩腿互相交叉而盤坐,是一般人習慣用的坐式(圖3-3)。
(2)垂腿坐式
坐在高低適宜的椅凳上,以坐下來大腿面保持水平為度,小腿垂直,兩腳平行著地,兩膝間的距離以能放下兩拳(拳眼相對)為準。兩手心向下,自然放在大腿面上。兩肩下垂,腰須直,勿用力,不要駝背、仰面、低頭。下頜略內收,頭頂如懸。體態以端正自然為標準。此式為現代習慣採用之姿勢(圖3-4)。
 
2.臥式:右側著床,伸下腿屈上腿,右手曲肱將手置於頭之前下側枕上,左手放在左膀上,此式為坐功之輔助,亦適用於體弱不能坐者(圖3-5)。
 
3.站式:站式有各種姿勢,在這裡介紹方便易行的一個姿勢,作為坐功之輔助。兩腳並立,兩手覆於丹田(左掌心覆於丹田,右掌心覆於左手背上)。鬆肩垂肘,含胸拔背,虛心實腹,眼半垂簾。一切要求同坐式(圖3-6)。
 
4.行式:行路和散步時,目視前方三五步處,意守鼻尖,神不外馳,依行路的速度,一般為三步一呼,一步一吸,四步一個呼吸。如能長期鍛煉此法,對走遠路很有幫助,可以久行不倦。

三、對五官的要求
1.口腔:口唇自然閉合,上下齒相對,將舌上捲約成90°,用舌尖輕輕地抵住上腭。唾液分泌得多了,將舌放下慢慢地咽下去。咽津是很有益的,可以幫助消化,滋潤臟腑。古人說:“氣是添年藥,津為續命芝。”又千口水可成“活”,由此可見咽津的重要性了。
 
2.眼睛:閉目內視,練哪一步功就內視哪一部位。如第一步注意心窩部,就內視心窩部。若坐功時思怨很亂,不能控制的時候,就把眼睛睜開,或注意鼻端片刻,把思路打斷,閉目再坐。過去把這個方法叫做“慧劍斬亂絲”。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使呼吸不要發出粗糙的聲音。保持從容自然,不可閉氣使呼吸不暢,這是集中思想的好方法 。
 
4.呼吸:怎樣呼吸是真氣運行法的關鍵問題。在練習真氣運行法的過程中,一直是注意呼氣,吸氣任其自然,不加注意,自無流弊。
丹田真氣充實後,自然地貫通督脈。此時即感到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沿督脈入腦。這是真氣的自然活動狀態,無須追求。外呼吸則綿綿密密,若存若無,呼吸表現得更加自然。這時外呼吸就無須注意了。

四、練功須知
練真氣運行法,必須樹立堅定不移的信心,持之以恒,勿求速成,也不要畏難而退。在鍛煉期間,要順乎自然,不要執意妄想,勉強追求。否則,欲速列不達,越是一意追求,有急躁情緒,就越是不進步。意態越是融和自然,真氣發動就越活潑,進步就越明顯。執意妄想就成了擾亂真氣運行的雜念。“恬憺虛無,真氣從之”正是這個意思。
在練功過程中,身體上會發生很多生理上的變化,出現各種觸動現象,要泰然處之,不必驚慌失措,稍時便會消失的,也不要執意追求。
1.初習真氣運行法,思想要集中,有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為好,但是,不要過分強調這個問題 。在練功時,要避免他人干擾。調息時,鼻吸鼻呼,注意呼氣,吸氣任其自然,不可用口呼吸。
2.注意不要在大饑、大飽、大怒、大驚等情況下勉強做功。當風、雨、雷響時暫勿坐,以免給精神以猛烈刺激,發生不適。
3.意守丹田是真氣運行法始終堅持的一個準則。因為丹田是真氣匯集之處,是生命的本源之地。因此,始終不能離開它。注意心窩部是集中真氣貫通任脈,使真氣更有效地集中於丹田。當丹田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會自然地順著經絡運行。這種運行的力量,是由丹田力量的大小而決定的。勿用意識導引,順其自然,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主觀導引是會出偏差的。

五、練功問答→cm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