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3日 星期六

【告別娑婆】第三章奇蹟 (1)

奇跡像是由天而降的甘霖,落在荒漠一般的塵世,
世上的萬物已到了饑渴交迫、奄奄一息的地步。

翌晨,清醒過來時,仍為昨晚那一席長談而震驚,暗暗感激他們在時間上動了手腳,
讓我一夜好眠。我心中有數,昨晚的種種可說是自己一生中最關鍵的經
同時也感到徬徨,不知後續又會如何演變。
但我立刻打住而反問自己:世上有哪一件事能預料得到它的後續發展呢?

那一周的禮拜五,我照例去看了午場的特價電影,
回家的途中,我不經意地想起一家書店,已經好幾個月沒去逛逛了,
剎那間,我感到身不由己地轉向那家書店Holistic Books Treasure s。
跨進店門時,我突然想起自己曾有過一種「光明現前」的經驗,
上回忘了請教阿頓與白莎其中的意義。

接著,我走到一排書架前麵,看到《奇跡課程》( A Course in Miracles )暗想,
這大概是我今天被領到此地的原因吧。

我隨手拿起來翻讀了幾頁,才知道,它原是來自同-源頭的三部書的合訂本
──<正文>、<學員練習手冊>以及<教師指南>。

此時,我的眼光不自覺地移向它旁邊的一本小書,
那是羅伯· 史考區( Robert Skutch )所寫的《無程之旅》
( Journey Without Distance ),它簡要地介紹了《奇跡課程 》的來龍去脈。

我問聖靈該怎麼做,卻聽到一個念頭:「它不會咬你的。」
當天晚上,我讀了一部分的<正文>,才知道傳遞這一訊息的「聲音」,
是以第一人稱的語氣傳授的,「他」不但毫不客氣地自稱為曆史上的耶穌,
甚至還膽敢澄清及糾正《聖經》裏的說法。

對這些,我的心態相當矛盾。
一方面我忍不住懷疑這是否真的出自耶穌;
千百年來,我們都在期待他以人身的形式重返人間,而今,
他怎麼會以「聲音」的形式出現?
另一方面,在那個平靜、肯定又充滿啟發性的「聲音」下,我分明感受到它的真實,
卻又說不出什麼具體的理由來。

那晚,我沒請教聖靈,心中徑自打定主意:如果未來的發展顯示出它真實不虛,
確確鑿鑿是來自於耶穌,那我一定會好好研究這部經典;
但如果日後逮到它的破綻,即使阿頓及白莎現身於我,
我仍要全力揭發《奇跡課程》的騙局。

在那三個禮拜裏,我確實一頭栽入了這本書,準備向阿頓和白莎提出問題,
我幾近狼吞虎咽地讀完〈正文)的全部,對那「聲音」所說的內容有了粗略的概念。

我也明白,用這種囫圇吞棗的速讀法,是無法真正吸收到《奇跡課程》的精髓的。

不論如何,<正文>的最後一節「重新作個選擇」,提到「選擇基督(自性)的力量」,
那個說法,徹底震撼了我,我這輩子從沒讀過這樣的書,
它把J 兄對他學生的要求(毋寧說是他給學生的禮物),綜合地如此簡潔而深刻,
讓我由衷心悅誠服。

我同時讀了一遍《無程之旅》,讓自己熟悉一下《奇跡課程》這本巨著的來歷,
以及參與記錄和推廣的幾個核心人物。

然而,我愈讀愈擔心,看樣子,自己將來不僅無法置評,還可能會投拜到它門下。

光憑著初步的接觸,事實已然擺在眼前,這部課程不只來自J 兄,
而且根本不可能來自任何其它人物。

我也花了不少時間上網查詢有關《奇跡課程》的信息,很驚訝地發現,
這部艱澀難讀的書僅憑口耳相傳,就已經賣出了上百萬本,而且自它逐漸流通以後,
顯然已在西方國家彙聚了相當廣大的奇跡族群。

對我而言,這部課程最美妙而且最有創意的地方,正是白莎強調過的,
它是一部自修式的培訓課程,純粹靠讀者自行與 J 兄或聖靈的互動。

即使人們對書中的內涵以及該怎麼去修,看法不一,但只要這個《課程》保持原貌,
不被竄改,任何人隨時都能從書中發現自己的生命真相。

此外,盡管它謙虛地自稱,本書不過是眾多靈修法門中的一種而已,
但我仍能看出《課程》所提真理的絕對性,毫不曖昧,毫不妥協。

根據作者原意,這部課程其實並不需要後人的詮釋,只等著你去明白並且應用到生活上。
當學員自認為能夠「解說」此書而非致力去「了解」它,
或者意在「掌控」此書而不是虛心「追隨」它,
這類心態,正是人們當初陷入這個混亂世界的根本原因。

有鑒於此,我更加感謝阿頓與白莎說他們會在我開始學《課程》時,幫我調整腳步。
我更高興看到這部課程不像《聖經》那樣,
彙集了數百年來不同作者不同來源的作品而成的叢書,各部經書之間還不乏矛盾之處。

這本「三合一」的《課程》來自同一個導師,書中若干說法乍看不一致,但這當中,
只有一個原因,即是:
《奇跡課程》是由兩個不同層次開講,
一個層次純然指向形上的理念,
另-個則指向具體應用的層次,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所修的「寬恕」
這大概跟J 兄在<多瑪斯福音>所說的:「看清你面前事物的真相」是同樣的道理。

總之,我開始明白了,如果人間所有的問題或事件,
都能放在《奇跡課程》那個更深刻的寬恕理念下(當然不是指世間的寬恕),
那麼原本有待寬恕的問題或事件,不管它們何等紛紜、被如何嚴重看待,
也都會自然而然冰消瓦解,不複存在。

但這並不表示,所有的事件都是徒然的,或是所有的行動都是多此一舉的;
我只是說,只要學員在心裏隨時為聖靈保留一點空間,他們不難獲得可靠的指引,
知道在何種情況下該採取什麼行動。

一天早上,我初醒之際,感到腦子特別清醒,有個聲音由心中浮現,又彷佛籠罩了全身,
如此清晰,又帶有絕對的權威,簡直不容我一絲懷疑。我聽見的這一句話是:

捨棄這個世界,以及世界的生活方式,把它們視為「毫無意義」的事情。

雖然當時我腦子裏難免把它理解成「我該作犧牲」,但我仍被那句話震懾住了,
我本能地答複說:「我願意,但不知如何著手。」那「聲音」極其篤定地說:
我會告訴你怎麼做。

那「聲音」對我這一生的影響具有立竿見影的淨化作用,我從未聽過這麼奇妙的音聲,
它是如此豐富、完整而徹底,
相形之下,我感到過去所聽到的一切都好像缺少了什麼似的。

從那一刻起,我知道J 兄不只與我同在,而且還意識到我的存在,隨時在身邊指引著我。

我並沒有時時刻刻活在這一記憶裏,尤其是當諸事不順、橫逆現前之際;
但這個記憶或快或慢都會回到我心裏,我愈快記起它來,受的折磨就愈少。

過了好久,我才明白,根本沒有人要我做任何犧牲。

我一直很感謝白莎先前的提示, J 兄從不要求人們在物質層面做任何犧牲,
我已經很清楚了, J 兄的開示都是指向心靈層面(或說是「因」的層面),
而不是世界的層(或說是「果」的層)。

我不斷想起那個訊息中「毫無意義」這幾個字眼,
迫不及待地想跟阿頓和白莎談談這個經歷。

正如阿頓與白莎許諾的,分手後的第二十一天,他們第三次現身我前,
一點招搖的架勢都沒有,他們的出現,跟離去時一樣,僅僅發生於一瞬之間,幹淨利落。

這一回,照舊仍由阿頓開啟話題。

阿頓:這幾個禮拜,你過得很充實吧!開始閱讀那本書了嗎?

葛瑞:你是指那個《課程》?

阿頓:對。

葛瑞:還沒,我計劃等《奇跡課程》拍成電影以後再去看。

阿頓:幫幫忙吧,老弟!我隻是開個話題而已。我知道你已經讀完《正文》了,
但你還需要再多讀幾遍。<學員練習手冊>雖然設計成一年的課程,
人們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進入狀況。

我湊巧知到你會花一年又四個半月的時間做這項練習。
<教師指南>算是最容易讀的一部分,只是絕大多數的人都忘了,成為上主之師,
說穿了,仍然只是在練習寬恕而已。

《奇跡課程》說:教學乃以身作則。

許多學員仍然以為他們的教師角色該以傳統的師徒關係為模式,其實,
《奇跡課程》一點都不傳統,他們若肯腳踏實地去「學」而不是急著去「教」這門課程,
對他們可能更好一些。

葛瑞:我想每一個人都喜歡自行詮釋經典,這是自然的傾向。

阿頓:如果J兄給這《課程》時,僅憑他的解說還不夠,還需要你來詮釋,
那他幹嘛要給你這個課程,何不幹脆讓你去編寫自己的課程算了?
這正是活在分裂狀態下的人類一直在幹的事情。

事實上,你若真正了解《奇跡課程》(這種人可說是鳳毛麟角),便會知道,
只有一種詮釋的可能,你若想改寫它(這正是學員常犯的老毛病),
那它就不是《奇跡課程》了。

你可記得<正文>裏提到無明亂世的第一條法則?

葛瑞:有點兒印象,我最好還是查一查原文,比較保險。

阿頓:好,從「以下便是你所營造的……」地方念起。

葛端:好的。

以下便是你所營造的世界的幾個運作法則。
其實這些法則什麼也掌控不了,根本不用去推翻,只要予以正視,就能超越過去。

第一條亂世之法:真理因人而異。

這一條法則與其它法則一樣,
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各具一套想法,使他與眾分立。
這條法則是由相信幻覺具有不同層次而演變出來的,
相信某些幻覺顯得較有價值,也比較真實。

白莎:每個人欲想要找到自己的真理、傳揚自己的真理;
其實那一套「真理」,正是人們始終掙脫不出現狀的圈套。
J兄在《課程》中教你看出,
你的真理和每一個人的真理都完全一樣,絕不是因人而異的相對性真理。
而他所說的真理,不論你了解與否或同意與否,仍然都是真的。

真理無須靠你的詮釋,這部課程也是如此,它是老師,你是學生;
若非如此,你何須操練這個課程,不如索性去異想天開,或幹脆去尋歡買醉算了。

葛瑞:你福音裏有一句話:「凡是發現這一語錄的詮釋之人,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就是指這唯一的詮釋,對吧?

白沙:很對,老弟,你愈來愈上道了。請記住,這部《課程》能夠寫得如此精深,
因為J兄與那位女士折騰了整整七年的時間,排除一切障礙,
才能正確無誤地傳達他真正要跟你們說的話。

葛瑞:關於這些,我還需要思考一番,這聽起來跟《聖經》裏那一套陳腔濫調沒有兩樣。

白沙:你應該看得出來,這部課程跟《聖經》大不相同。
《課程》所表達的「一體」論點,你必須字字當真;
至於聽起來像是二元論的說法,你只需當成一種比喻來理解。
兩者並無矛盾,你若抓不到這個竅門,必會誤以為這部課程自相矛盾!

我先前說過,說到究竟,除了有關「上主」的說法以外,
其它一切都只能算是一種比喻而已,如果要用你們的語言來形容那終極之境,
就不能不借助於象徵或比喻。

這部課程講的是聖靈如何治愈你深藏在潛意識裏的內疚,
如何透過寬恕的互動而回歸天鄉,而所有這些,
你必須使盡吃奶之力才做得出這類的選擇。

J兄說過:這是鍛煉心靈的課程。

又說:沒有受過鍛煉的心靈是無法成就任何事情的。

葛瑞:但也有一位教師說過:你應該跟隨那些承認自己還在尋找真理的人,
而盡量避開那些宣稱已經找到真理的人。

阿頓:有朝一日,如果你碰到一位真正徹悟真理的人,這話就不管用了,不是嗎?
屆時,你若蓄意迴避,隻會害你多跑一些冤枉路。

J兄真的已經大徹大悟了,但如果你和那些教師都一心一意只想當老師,而不願當學生,
你們哪有機會接受進一步的訓練?

葛瑞:我懂你說的道理,即使在電影裏,也不難分辨師父跟學徒的功力。

阿頓:沒錯,但一般人所援引的常是宇宙裏頭有限的力量,
而我們追尋的則是上主的力量,關於這一點,之前我們已經澄清過了,
它們真的不可同日而語。

葛瑞:多久才可能出師呢?

阿頓:人人都愛提這類問題,但沒有人喜歡所聽到的答案(至少乍聽之下)。
答案是,時候到了,他就成了;
但這要等到你欣然發現這一問題已經無關緊要時,時候才會到。

不論如何,既然你心裏有聖靈為師,只要還活在形體內,你隨時都應把自己當成學生。
對那些真心想要由世界中解脫、及時回家的人而言,這是終身的心靈之旅。
不過,我也並非要人們把世間的事情看得過於認真。

《奇跡課程》一再提醒我們,別把世界當真。

葛瑞:好吧!但假如我視在並不想只走一趟心靈之旅的話,又會如何?
假如我還想多混一混呢?

阿頓:你高興在「吃到飽」的心靈自助餐廳逗留多久,悉聽尊便。
顯然,除非一個人有心受教,否則他的心是無法受益的。
但別忘了,是你自己一直很想知道直接受教於J兄究竟是怎樣的經驗,
現在,你的機會總算來了。

葛瑞:我想問一問關於參與筆錄《奇跡課程》的那些人……。

阿頓:我們不打算深入這個《課程》的來龍去脈,你已經讀過一本書了,
還有其他幾本也值得參考,你有興趣的話,以後的是時間去讀。

對於某些人,《奇跡課程》序言裏那幾段話,已經足夠交代他們需要知道的形成背景。
到目前為止,你對他們的背景故事有何看法?

葛瑞:我覺得那故事很有意思,我知道海倫.舒曼傳士(Dr. Helen Schucman)
是筆錄之人,逐字記下那「聲音」所說的話;比爾.賽佛博士(Dr. Bill Thetford)
是促成此事的功臣。

兩位都是實驗心理學家,一起在紐約工作,兩人的關係向來很差,直到有一天比爾說,
他要找出另一種方式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

阿頓:你對他心裏的問題大概心有戚戚焉吧!

葛瑞:當然,比爾的宣言壓根兒跟我如出一轍,都透露了內心的一個決定,
想要找出更好的一條路。

阿頓:對,這等於向天發出了邀請,借著這項邀請,J兄才有機會給出這一《課程》,
你也才有機會讀到它。這部課程不是只給海倫和比爾的,也是為了所有準備好聆聽的人。

對海倫而言,這簡直是個沒完沒了的大工程;
她雖然是筆錄之人,若非比爾在旁鼓勵支持,她根本不可能獨力完成這一任務。

當初,海倫由她的速記簿裏念給比爾聽,是比爾一字一字幫她打字成稿的。
順便在此一提,別把他們當成聖人了,讓我再次提醒你,他們跟你一樣,只是一般人,
雖然他們的關係有所改善,但仍然時好時壞。

比爾退休以後,就搬到加州去了,他們仍是凡人,但他們已經開始學了。

葛瑞:還有,「心靈平安基金會」那一群元老呢?他們與海倫、比爾攜手合作,
把這部課程帶入了世界。肯尼斯(Dr. Kenneth Wapnick)是第三個上場的人,
在出版《奇跡課程》以前,他與海倫一起研究校訂了好幾年,
是他跟海倫一起釐定全套課程的章節段落,還決定了大寫小寫及標點符號這類事情的。
茱麗(Judy Skutch Whitson)則把《奇跡課程》由海倫、比爾和肯尼斯的手中,
帶到她的朋友及新時代社群裏去。

還有羅伯.史考屈,我不太清楚這人的背景,他在書中並沒有敘述自己的事情。
後來J兄指示他們,依照成規,一般出版社免不了會另加編纂,甚至增刪修改出版品,
因此他們必須自己出版這部書。

我想這些人大概注定要結為「心靈家庭」的,目的是讓他們練習寬恕對吧?

白沙:你說的沒錯。《奇跡課程》說:救恩中沒有偶然的事。

茱麗與羅伯把這部課程帶入世界,功不可沒。
此外,J兄還在這小團體中指定肯尼斯負起教授《課程》的真諦之責,
因他與海倫密切地琢磨了好錢年。
直至今日,每當《奇跡課程》要譯成其它語文時,
肯尼斯負責確保譯者真正懂得這將近一千三百頁的書中每一句話。
這並不表示,肯尼斯是《奇跡課程》的唯一教師,但在千年以後,
他會被推崇為最偉大的老師之一。
而你這鬼靈精,如果有心的話,這一生仍有機會向他學習的。

葛瑞:我既然有你們了,還需要他嗎?

白沙:你確實有我們,但我們不會一直這樣定期拜訪你,我們還有其它地方要去,
還有許多心靈等著我們去激蕩一下。不論我們將來是否還會現身於此,
你都該繼續學習下去,我向你保證,我們會一直與你同在,J兄也是。

葛瑞:等你們走以後,我再想一想該去跟誰學才好。
對了,我一直都以為瑪麗安(Marianne Williamson)是奇跡課程的首席教師呢?
上個禮拜我還在CNN賴瑞金(Larry King)的節目中看到她,要不是先讀過這些資料,
還真會以為《奇跡課程》是她寫的呢!

【譯者註:瑪麗安即是《發現真愛》之作者】

白沙:我們的姊妹瑪麗安只是教師之一,我稱她為「神聖饒舌藝衛師」
(holy rap artist)。她辯才無礙的天賦及個人氣質,使她的名氣壓倒其它老師,
也順利地把《奇跡課程》帶向更廣大的讀者群。

至於教師本身的成長,就憑他們個人的選擇跟造化了。

葛瑞:你說,這部《課程》已經譯成其它語文了?

白沙:你可具備了雙語能力?

葛瑞:光是英文,已把我搞得手忙腳亂了。

白沙:僅從翻譯的角度來講,J兄的這一《課程》傳播得比基督教當年快多了。
一百年以後,世上會有相當高比率的人接受《奇跡課程》確是出自J兄的「上主聖道」。
但是,人們若不實際應用在生活中,又有何用?

為此之故,我們要幫你了解《奇跡課程》究竟在講什麼,至少也要把你送上場去。
這並不如你想像中那麼簡單,自從一九七五年《奇跡課程》問世以來,
爆發了通靈的熱潮,各式各樣的通靈數據模仿這部課程的技巧與方法,
那些通靈書籍的追隨者講的跟《奇跡課程》幾乎一樣。

然而在內行人眼裏,其它的教誨缺少了《課程》裏頭最關鍵的部分,
而那些部分正是《奇跡課程》之所以成為《奇跡課程》的原因。

你固然無需去批判其它教師,
但並不是說,你就不該全心投入《奇跡課程》這部最地道的「一體性」訊息。

不同意其它教師的觀點,本身並無大礙,然而,有一點你務必當心
---《奇跡課程》裏面許多關鍵性的要點,構成此書的原創性,
也代表著人類靈性發展上革命性的跳躍( quantum leap)。
可是,絕大部分的奇跡教師或學員在詮釋過程中常會忽略這個特質。

這情形跟兩千年前J兄的教誨一樣,世界仍想重施故會:
僅擷取書中某些觀點,摻雜著假相世界的概念,遮蓋了聖靈的真實訊息,
抹煞了實相的真面目。

將來,我們絕不會因為你不喜歡某些觀念就避而不談。

等你聽完以後,你若還想抗拒或不願接受,那是你的決定,
至少不是由於我們未曾說過的綠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