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真我即真我
清晨我們離開村莊,只有艾末爾和亞斯特隨行。我們的目的是到下一個村莊建立營地。
冬季在這個地方異常冷,我們想在天寒地凍以前弄個舒服的窩。
到達之后,發現人家早已經為我們預料妥當,類似這種情形有很多次,
所以我們都不太擔心。
從村莊穿過高台,蜿蜒向上走過蔥嶺來到一岔口,這裡是第二個古堡村落,
防御我們剛才穿過的高台。蔥嶺高過周遭兩千呎的山嶺兩百到五百呎,
嶺峰有路通過岔口。口頂有兩塊巨石突出,突出部份有五畝闊。兩石相隔只百呎,
中空處駕起一道四十尺高牆,連接兩石,又添做實用的屏障。牆底寬四十尺,
牆頭寬三十尺,中有溝道可以滾動巨石,巨石落到牆的外緣陡峭斜面,
斜面又接上下坡,使石循著路徑滑到岔口的另一邊。
石牆中間的溝道有一百呎長,使巨石在觸及地面以前有足夠衝能滾離溝道。
巨石一旦滾下,如石不受沖能撞成粉碎,即沿斜坡滾到山谷約四哩處才停。
因山谷前四哩處不超過四十呎寬,坡度又斜足使滾石有足夠衝能,
如此形成有效防御工事。峽谷每邊各有一處可以滾動巨石。
此二處又有路徑通往山上以備緊急所需。據說這些巨石毫無用途,
只有一次,有一族人入侵,被峽谷石牆四處滾石全數消滅,
一石首先發難即帶動他石一起滾下,挾其山崩地裂之勢橫埽整個峽谷。
據說巨石放在石壁上有二千年之久,這段期間沒有任何戰事。
我們發現村中只有六戶人家,鑿牆而居,屋有三層樓高,房頂就是牆頂。
每一戶房頂上有樓梯下來做為入口。在第三層樓開有窗戶,從窗口可以俯瞰峽谷,
因為路徑是沿著山邊蜿蜒而上好幾哩遠,從牆頂上和窗口可以望見。
晚上我們安置在其中一間房子的第三樓,非常舒適。用晚餐時還早,
餐後我們到屋頂看日落。才到一會兒就看到一位男士年約五十從樓梯上到屋頂,
經亞斯特介紹過後我們就一起聊天。才知道他就住在那個我們選作冬季營地的村子裡,
他正要回去,我們以為他跟我們旅行的方法一樣,就邀請他加入我們一起,
他謝謝我們並且說他會比我們快得多,因順道來看一位親戚,晚上就可以回到家。
談話又轉到艾末爾、亞斯特和我拜訪過的那座廟,這位男士安靜地說:
「那晚我看到你坐在廟宇的欄杆上。」然後他繼續說到我在那晚做的夢,
或所見的意像,本書前面曾經提及。我嚇了一跳,同僚和我都未曾提到過這件事,
我們完全不認識這位男士,而他能栩栩生動地敘述我的夢境。
然後他繼續說:
「所顯現給你們的跟我們所看到的是一樣;那個人以一個整體出現,
只要意義上認清楚這一點並且正確地利用這個觀念。
但是,以其易變的我辨明二元的力量的那一刻起,他開始看到二,他誤用這個力量,
產生二元的觀念;因為人是自由意志的媒介,他所想及的就會產生,結果就是分離,
全球都是如此。但是將有很大改變,二元的觀念將要結束,人們在想一切皆源於一。
認識這一點:現在人們相處愈來愈接近;人們開始認為其他的人是兄弟而非敵人。
常人們完全了解這一點,他會明白一切來自一個源頭,一切必須回到那個源頭,
或成為兄弟,那麼他就在天堂裡,天堂的意思是內在的和平與和諧,
人在這個地球上創造了天堂。那麼他就明白他的心境可以成為天堂亦或是地獄。
『天堂』的觀念是正確的,以為在某處就錯了。」
「他會知道神住在他裡面,不只是住在他裡面,而且在每一樣東西裡面,
每一塊石頭,每一棵樹,每一棵植物,每一朵花,每一個被造之物。
神在他所呼吸的空氣中,喝的水裡面,花的錢上,
神是一切物的本質;他呼吸時,他呼吸神如同呼吸空氣,吃飯之時,
他吃的食物就是上帝。」
「我們並非要建立新組織或新宗教。
今天教堂的數目已經夠多了,教堂是幫助人經過內在的基督認識神的中心。
從事司儀的人員,應該了解教堂就是人類裡面的基督意識的具體模式。
常去教堂的人必需了解教堂是象徵所有人類裡的基督意識。
如果他們了解這一點,分裂是在群系的心裡而非教會。」
「那麼教會為什麼不只有一個而且有其他的分別呢?今天一般人的心裡就是想到分裂。
分裂的結果是戰爭,國與國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仇恨,
完全因為一個教會認為它的教義較其他者為佳;而事實上都是一樣,都會到達同一目標。
不可能你有你的天堂,他有他的天堂,果真如此,那麼一個人是某個教會的,
死了以後準備得到報償,他還得花些時間尋找他的天堂。
各教會愈來愈接近,到時候他們會合一起的,
當所有的教會合一時,就不需要什麼組織了。」
「然而錯誤不完全出於教會。少數人到達悟境,明白為什麼擁有此生命;
我們發現大多數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浪蕩,不滿足,茫茫然,崩潰或信心缺乏;
每個人要學習捉住生命,表達生命,有目的和肯定的行為,這些神所恩賜人的禮物,
要以己身為中心來表示生命。」
「每個人都要展露他自己的生命,一個人要替另外一個人活著是不可能的,
沒有一個人能替你過生活,沒有一個人能說你必需如何的過活。」
「『父在他裡面有著生命,能以他將他裡面的生命給予他的子。』
一個靈魂不能了解這些,就得永遠地流浪。」
「生命本身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表現內在的神我,人是神的形象,又如同神;
這是神為人預備的目的;要表達神為人所預備的,應該是人的生命的偉大目標。」
「當耶穌在山頂上,他的門徒跟來,看他跟他們說了什麼智慧的語言;
他的意識通達了悟,他已經立下了決心,認為人的生命要有真正的理想,真正的目標,
他才會完全顯出他的力量。
一粒種子在土裡生根才會發芽,求真的欲望在人的靈魂裡牢固了才會生出神的力量;
我們都必需知道,像耶穌一樣,要展現靈性的第一次脈動就是求真欲望的顯示。」
「耶穌說:『清心的人有福了…』他知道生命裡的任何束縛在每個人當中產生一個欲望—
要超越束縛,使自己得自由,他知道這是成就預言所必須的。
他視每一種需求如同種子需要泥土,種下種子令其發芽、滋長,就要滿足所需要的;
在生命展開過程,需要或欲望為人誤解,要有偉大的導師來指引。」
「耶穌說:『知足者受人尊敬』你滿足的話就安靜了。為要完全接觸生命,
我們必須尋求每一刻展露生命,在塵土上爬行的疲憊使人想飛,
這種渴求使他去尋求律的法則,使他超越目前的困境;要找得到,不在乎時間和距離,
他就要去找據說謀事在人,成事在神.此句成語反過來也真,謀事在神,成事在人。
如果人謀事,他可以做神所做過的一切,神子可不可以做神所不做的呢?」
「物質的失敗導致人去尋求內在的力量,那麼每個人會發現「真我」。
他知道在裡面有滿足靈魂所有的力量,完成它的需要和欲望。
個人未受到外在世界的衝擊,不會想去尋求內在的平靜和安寧。
當他知道『真我』是成就欲望的,欲望就實現了,外在尋求神我來滿足欲望是愚蠢的。
要開展,『自我』就要去做開展的工作。」
「那麼懂得『真我』了悟了什麼,覺醒了什麼?
知道這些形成各種形相的內在的力量、本質和智慧,並且知道真正的理念形成時,
靈性的力量、智慧和本質就會出現,這是不是我們在天堂上沒有看見到的寶物?
這個地方,尚未成形,無止境的寶藏就藏在我們裡面,發現到它的人多麼清楚地想到:『你們要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
因為萬物是靈性的本質所製造出來的,在他想要什麼之先,意識先要找到神。」
「了悟的人看到內在創造的原則,那麼他的明白和了悟使他能把握生命的時機。
他預見前事。他具有創造力的知識,回想其內心的欲望,此欲望已是他的理想和模式,
他將創造力的本質填壅此模式。
「我見」 (I See)是靈魂的覺醒,「應許地」使夢成真,
靈魂滿懷信心看著「應許地」;雖未成形,然而只要遵從律法就會實現;
會經過曠野且要克服之成真,現在的靈魂只見善的,只見欲望的目標,不用懷疑,
躊躇或遲疑因為這是命定的。
人只需對「觀想之像」要真切,有如建築的藍圖;
他需對待「觀想之像」的真切,一如建築師所需的藍圖,除了事實其他一概去除。」
「所有偉大的人物其觀想皆真。
每件事情的開始是一個像,理念的種子在靈魂裡生育滋長,
這些靈魂絕不讓他人的不信來影響他們,他們會為此犧牲,他們對觀念之像真實,
他們相信它,它也相信他們;耶穌守住真理,牢牢抓住他的觀想之像;
甚至在他最接近,最親近的人信心退減,
叛離真理之時,他仍然固守著他的計劃,他相信所以他得成就,每個人都一樣。」
「『當每個人開始前往應許地』,就要遺忘棄置的黑暗之地,他必須離開黑暗迎向光明。
不可能同時兼顧兩端,棄舊的,固守新的。忘記不愉快的經驗,記住美好的時光;
要專一才是,要記得像,然後希望才會實現。
要時時記得,保留在心裡欲要產生的像,要忘掉不想要或不想生成的東西。
每一個理念、思想、語言,或行為都要與像相合,如此才能成功。
這是真正的集中,虔誠的集中,對主體集中之力,即珍愛理想。
唯有愛,理想才會實現,愛使理想成真。」
「開始如果失敗,他必需下決心,要堅強,這是意志的練習,自信的怒吼,
對理念信心的表現,把信心的力量朝向理想。
沒有意志的練習,不用意識導引信心力量的方向,就不會成就理想;
志不在理想,理想也不會實現。
服務的理念有多大,意志力也要多強,意志不夠堅定,意志就無法從靈魂裡得到力量。
要他人來服務就使生命流叛離自我;服務的意願使生命流經自我,並從自我散發出來。
服務是有目的的觀念,它使生命釋出愛來。
如果人不從愛表現,愛如何能表達出來?
如果愛流經意識,整個機構回應,刺激每一個愛的細胞,那麼身體能協調,靈魂發光,
心靈覺醒,思想變得尖銳、智慧、生動、肯定;
語言變成肯定、真實、有建設性;
肉體煥新、純淨且反應快速;對事的果決,每件事情都是對的。
『真我』經過『我』表達;『我』不再抑制『真我』。
如果肉身不遵從精神,又如何表達精神?意識心靈必需尋求所需要的精神。
為要知道精神力,用這個方法得知精神能滿足需要,
沒有比去成就別人的需求還有更高的表現了;就是向著別人的波流開啟精神的儲藏室,
就是「我要服務」開啟神無止境的倉儲,並且帶出靈魂的悟境。」
「只要有志服務他人,靈魂就回到父的家,
做服務的回頭浪子,將成為歡宴席首座上的兒子;
乞討豬吃的豆芽充飢也沒有人給的雇工成為宮殿中的王子,
這是他本有的權力。」
「他知道神的愛,了解並感謝父的禮物,除了子沒有人能夠接受禮物。
沒有僕人,沒有雇工能夠享受兒子歸家的快樂;僕徒總是要尋找才得到,
而父一切所有的早就是兒子的。為我們知道我們屬於父的,
我們就是父所擁有的一切的繼承者,那麼我們可以開始如父所期許我們的方式生活;
「看哪!現在我們是神的兒子。」親子感得滿足,僕徒感有缺失。
我們發現心裡的每一個欲望都由父實現了,只要我們在思想、
語言和行為上擔當子的角色,我們會發現神的兒子自由了。」
說話的人說到這裡起身向我們道晚安,並且說在我們到了冬季的總部營區後會再見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