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活著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但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 很多人學了頭腦的知識,但生命狀態卻遲遲沒有產生蜕變,
這是因為身體的大智慧的能量沒有啟動,活著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
但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病的本質是什麼?
病是身體發出某些訊號來提醒你,
讓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維模式出問題了。
如果你因為受到疾病這位朋友的啓發,
轉身看到了自己的問題並改變它,
這個病就作為客人走了,不會繼續留在身體裏。

感冒、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所有的病名都只是一個代號,
比如這個人叫張三,那個人叫李四。
我們很容易被代號困住,忘記去看它背後的實相。

比如你受了風寒,這時候是病這位朋友,
用咳嗽或者流鼻涕的形式來提醒你受了寒,
讓你知道該採取一些手段把寒氣驅趕出去;

當你吃了一些不新鮮或者不衛生的食物,
這位朋友就以拉肚子的形式提醒你;

當你長期睡眠不足,它就以眼睛紅脹、
脾氣暴躁來提醒你,把問題的存在表達給你。

如果沒有疾病的提醒,
我們也許就對身體的各種超負荷和不平衡無知無覺,
一直隨波逐流讓生活腐化下去。
「病不是敵人,是善意的提醒。」
我們應該感謝疾病而不是痛恨它。

有的人,因為從小身體不好,才去學習了太極、瑜伽
後來身心的狀態都獲得提升,對於他來說,
身體不好這件事反而成了他人生中的助力和善緣。

有的人每天晚上出去唱歌,喝酒,參加各種聚會、應酬,
然後來找醫生看病,說「我失眠了,給我開點藥讓我好睡。」
表面看來,他在積極地求醫問藥、解決問題,
但其實,不論是求助於中醫還是西醫,都是治標不治本。

因為他的潛台詞是:
「你來幫我治失眠這個問題吧,搞定了失眠,我才能繼續有精神體力應酬啊。」
他絲毫沒有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了問題,
也沒有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願望。

這種情況下,醫生即使有心也無力,孤掌難鳴。
只有病人開始反思自己的偏差,再加上醫生的幫助,醫生和病人完美地配合,
才會讓一些現象發生改變。這才是疾病作為一個信使存在的意義。

有個人去看病,說他眼睛發脹、視力模糊,已經一周了。
醫生問他,是不是這一周用電腦、手機太多了?
他才發現,最近一周確實用眼過度了。
這時候他根本不需要找醫生,盡量不用電腦、手機,休息一兩天就能恢復了。
而不是去找醫生治療,治好之後繼續不知疲倦地看手機、玩遊戲。

有個病人最近一周工作壓力特別大,晚上應酬也多,經常喝酒,血壓很快升高。
這種情況,其實也不需要治療,他的血壓升高是因為他身體的頻率,
與他最近的生活節奏不和諧不平衡。
只要改變這種生活方式,改變這種不和諧,血壓就會降下來,不必找醫生的。
大多數高血壓或者高血糖之類的慢性疾病病,都是生活方式方面的病。
改變生活方式之後,這些問題都可以慢慢消失。

如同大自然有風霜雨雪,人的身體有疾病也是自然現象,無需恐懼。
病都只是一種現象,一定不要恐懼這些現象,
我們可以透過現象去找背後的本質:
到底是什麼導致這個現象、這個問題出現了?怎麼去改變它?
醫生是一個助手,不是一個決定者。
最大的醫生是自己的身體,如果身體已經沒有了自癒修復能力,
醫生是無能為力的。

疾病絕對不是壞事,我們會酸痛,會失眠……
都是不同的癥狀,有著不同的原因。
我們去找到這個原因,比直接去消除這個癥狀,要重要得多。

不要把所有治病的責任都推給醫生,
而是跟醫生一起合作,怎麼找到問題的根源,
怎麼改變自己不良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

記得,所謂的「病」,就是每個人身心內部存在的各種不和諧或者不平衡,
醫生和患者的努力方向,是去調整這些不和諧和不平衡。

真正把病治好的,不是醫生,不是他用的那根針,
不是他的按摩手法,不是我們喝下的那碗湯藥,而是我們自己,
所以疾病的發生,試著去以下三個根源找原因:

A 心智、情緒模式
當你的心智模式改變,心態就發生很大的改變,
很多精神、思想方面的病就不見了,很多看起來是事情上的困境,
其實不過是一個情緒或者念頭的糾纏而已。
若你的生活總是充滿擔心、憤怒、悲傷、不甘、迷茫、
原本單純的生活卻筋疲力盡、身心俱廢,
心靈程式沒有蛻變升級,心智的無知無明就會讓身體付出很大代價。

B 生活習慣
第二是生活方式,大部分形體方面的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熬夜一定會晚起、之後又造成便秘,長期便秘又造成消化力愈來越差,
一連串的疾病成因都是來自你的作息。

C 醫療模式
第三個是我應該把外在的醫療,看成扶偏救弊,亡羊補牢,
是為了補充前兩者的不足而存在的。

身心健康平衡一定是來自良好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作為基礎,
但現在醫療模式被過度強調,我們對於醫生和醫院過於依賴,這是本末倒置。

現在很多病都是越治越多,比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
現在的病人比十年前多了多少倍。
越治越多,一方面是環境因素、生活方式的問題,
另一方面也說明病患、醫生、藥廠、政府健保之間的醫療模式出了問題。

什麼叫做養生?什麼叫做性命雙修?

把人的肉身看作是一個容器,重要的是內容物,
講求天人合一的東方思維,非常重視內在,重視精、氣、神。

精神、魂魄、意志、氣勢、膽略、心量、氣魄,還有氣血、氣機格局……
這些全都是無形的東西,或者說一個人的軟實力。

學習任何一個學科,首先要瞭解,這個學科研究的對象和涉及的範圍,
瑜伽智慧&阿育吠陀知識不光考慮治療疾病以及養生,
這只是肉體的部分,它也考慮精神和能量的部分。

東方整體醫療眼中的人體,跟現代科學眼中的人體最不一樣的地方,
是注重觀察和研究生命身心靈的整體,瑜伽、道家都講天人合一,或者天人相應。
它把人的健康與疾病,放在一個很大的時空架構裡面。

就是讓身體處於和諧平衡的狀態,至於具體的方法,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沒有一套方法是適合所有人的。每個人的體質需求不一樣。

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季節、時辰,根據南北不同的地域,
人要盡量與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相和諧地生活,
人最終是靠自己的生機和活力生活在宇宙大空間之中。

我們常用「精氣神」來形容一個人的健康狀態,
精神飽滿、氣脈通暢、神采奕奕的人充滿著生命力,
人的生命起源是「精」(Ojas) ,
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prana) ,
而生命活動的主宰就是「神」,(Tejas)
三者相互交融,合為一體,缺一不可。

養生當養「精氣神」,但如何認識自己的「精氣神」,
他們之間的運作規律,應該如何「鍛鍊」,
瑜伽&阿育吠陀的智慧可以導引我們到正確的方向,
身體不僅是我們心魂的載體,更充滿了無限的智慧,
我們發現很多人學了頭腦的知識,但生命狀態卻遲遲沒有產生蜕變,
這是因為身體的大智慧的能量沒有啟動,

當我們對自己所知甚少的時候,
身心這台儀器就會時不時地用煩躁、不安、恐懼、逃避、不斷的就業再失業、
不斷的結婚再離婚來提醒我們;
就會用嚴重的偏頭痛、過敏、掉髮、經痛、不孕不育、失眠、乏力、胃潰瘍、
不明原因的水腫等等症狀來叫醒我們!

身體是一個療癒的入口,
身體過往沉重的包袱、印記限制了生命往更大的可能性發展,
人總是被過去的思緒、情緒和外界刺激分散注意力,
而忽略了自我觀察,印記,是一種束縛,
讓我們的身心不自由,失去了當下的鮮活。

所以我們需要把之前的身心印記清除,空間就會釋放出來,
這個空間就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全部在當下存在著。

當去除了內在的條條框框,我們才可以完整,
更全然客觀地覺知,成為能量本身,生命真正的創造力就發展出來了。

活著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但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