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嬪容 中醫師
人活著就要動,叫活動,尤其是運動。
運動是健康的基石,運動所及的效果分層次,一般分皮、脈、肌、筋、骨層。
強度各有不同,而最高最強最大的運動量是「靜」。
一位25歲年輕小伙子,熱力十射,從師專畢業,在偏遠山區教小學一年,
覺得當老師不夠好玩,毅然棄教從商。小伙子腦筋動得快,洞燭機先,掌握商機,
幾年就致富超過父輩。
但這位富豪很快就對商場玩膩了,又想重拾教鞭,可是教小學生太累了,
所以重新踏上學生生涯,勁力十足,一路考上教育博士,鯉魚躍龍門,
搖身一變,變成大學教授,春風化雨。一晃已是60歲了,人生真短哪!
三兩句就講完了一甲子的生涯。
向來朝氣蓬勃的教授,無法面對「老」,死硬抵抗,於是都從事年輕人的活動,
作背包客到世界各地去旅行、跑步、打籃球、游泳、爬山。
腳踏車一騎就是100公里,還中暑昏倒,請人載回。
在流行拉筋、拍打功時,教授也不落人後,每天花好幾個小時拉筋、拍打,跟著瘋半年。
說吃蔬菜水果好,就每天早上吃2大盤青菜,水果吃一盤接一盤;
說要多喝水,就水一瓶一瓶的灌。
結果疝氣,開了2次刀,一夜起床尿4次,
影響睡眠,黑眼圈,眼袋重,魚尾紋大量出現,呈現出老態。
老婆見狀,請他給中醫調理體質,凡事講求科學的教授,不屑也不肯就醫。
有一天教授突發耳鳴,西醫說耳鳴難治,若治不好易耳聾。
他吃了3個月藥後毫無進展,只好硬著頭皮來就診。
上帝真是偉大的造物者,聲音的傳感,由外耳氣體傳導,
中耳骨性傳導,到內耳液體傳導,聲波轉成神經衝動,
再由耳蝸神經上傳至大腦而產生聽覺反應,要聽到聲音竟如此工程浩大而複雜。
耳鳴是大腦聽覺中樞的異常放電,另內耳淋巴循環不良,
致異常發射訊號,也會造成耳鳴。
耳朵問題,經絡以三焦經、膽經、小腸經為主。
又腎開竅於耳,與腎有關,臨床上觀察多與腸胃系統有關。
針灸處理:開耳竅,針耳門透聽宮、聽會穴,或三穴輪用;
疏通耳周循環,針翳風、風池、合谷、中渚、角孫透曲鬢穴輪用;
「脾不及令九竅不通。」健脾利濕,活化內耳蝸的淋巴微血管循環,
針足三里、三陰交、合谷穴;
補腎上濟滋養耳內毛細胞的氧量及養分,針氣海、關元、強間透腦戶穴三針排刺。
囑咐作健耳操:按摩耳輪9次,食指插入耳道,左右旋轉9次後,快速拔出。
捏拉耳垂9次。大拇指放耳背,食指放耳內,揉捏耳朵9次。
手4指放耳後枕骨,手掌心按住耳道口,稍用力一按一放9次。
食指疊中指置枕後高骨下,食指扣擊風池穴處9次後,張口大力吐氣。
全作完,喝幾口溫開水。多吃中空食物,以蔥、藕最佳。
用蔥汁滴2滴入耳內,每天1次。用菊花、熟地(1 :2)泡酒喝。
勿食冰品冷飲。戴耳機勿超過1小時,戴1小時耳內細菌會增加700倍。
最後畫龍點睛,我誠懇的說:「大教授,別那麼怕老,『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重要的是心態。
您從小就被各種觀念洗腦制約著,隨著父母、親朋好友、社會的脈動在過日子。
濃濃的功利主義,凡事講求效率、效果。
真實的自己、本我,都被各種學說、理論所淹沒所埋沒。
回想您這一生多姿多彩,其實都被奴化,活得不是自己而不自知!」
教授聽了瞪大眼睛,不知道是一語點醒夢中人,還是聽了很不爽!
有時治療時機只有一次,也許這一次治療後,
高級知識份子的傲慢與偏見,就會揮手即去!
但心想救一位教授就可以教育幾百人,甚至千人,
於是我孤注一擲的說:
「您把運動當作事業在做,講效率,走幾步要算,運動幾分鐘要計時,
肺活量、呼吸率也要算。運動變成壓力,而且非要運動到大汗淋漓才肯罷休。
最高養生的運動量是微汗出,大汗出傷心氣。
運動要適度不是越多越好。運動後應全身舒暢,而不是很累。
運動不是在室內,是要走出戶外,腳踩大地接地氣,頭頂天空接天氣,叫頂天立地,
這樣才能和宇宙的氣共振交會。」
教授立即回應:「那是什麼道理?沒聽過!」
「最高境界的運動是靜,一般的運動只氣走皮下,氣串肌肉,
運動不到內臟,和器官組織微觀部份。
只有在靜中,所有的細胞都活躍起來,
此時藏象系統(魂神意魄志)一起藉由經絡在宇宙中進食,
天人頻率交會,能量流之強,穿透細胞微觀部份,無所不包,無所遺漏。
這樣的運動可以改變細胞的能量,除了人看起來年輕外,
還抵禦得住低密度的病邪,所以靜是最強的運動量。
而且靜到一定深度,會走出這個空間的時間場,凡是時間所能制約的運作就停擺,
例如新陳代謝、老化,所以常靜坐的人,較顯得年輕貌美健康。
其實『水不洗水,塵不染塵。』
莊子說:『靜默可以補病,眥搣可以休老,寧可以止遽。』
精神內守,在靜中,對人生真諦也較易慧然獨悟。」
我輕輕的說完。
大教授聽後,眼神一睜,起身,向我一鞠躬說:
「醫生,你顛覆了我的思路,謝謝你!」
他的耳鳴說也奇怪,很快就有了進展,只剩偶爾微弱的聲音。
心念是不是最強的藥?
他老婆高興的說像頑皮豹的丈夫,終於安頓下來,試著過靈修生活!
選自《明慧針道——運柔成剛》/博大出版http://broadpressinc.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