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一個觀念:
1.[有]:可以是眾生的執著,也可以是菩薩渡化眾生的方便。
2.[空]:可以是破除有執的方法,但是也可能執著於空法而失取菩薩渡化眾生的方便。
3.[空有不二]:可以是維摩詰經中所說大乘菩薩境界,但是也可能是外道用來潛行貪慾的託辭。
佛陀說一位真菩薩,能安住於「空有不二」之境:既能活用「有」來方便渡化眾生,也不會執著實相是「空」的諸法之上。所以,一切法對菩薩而言,都是方便法門。
整部金剛經,真義就是在破除優行人的執著,反覆的論述「有」、「空」,最後能安住「空有不二」之中。
後學,試將部分經文整理如下表:
有 | 空 | 空有不二 |
所謂佛法者 | 即非佛法 | 是名佛法 |
莊嚴佛土者 | 即非莊嚴 | 是名莊嚴 |
佛說般若波羅蜜 | 即非般若波羅蜜 | 是名般若波羅蜜 |
諸微塵 | 如來說非微塵 | 是名微塵 |
如來說世界 | 非世界 | 是名世界 |
如來說三十二相 | 即是非相 | 是名三十二相 |
是實相者 | 則是非相 | 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 | 即非第一波羅蜜 | 是名第一波羅蜜 |
是實相者 | 則是非相 | 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 | 即非第一波羅蜜 | 是名第一波羅蜜 |
忍辱波羅蜜 | 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 是名忍辱波羅蜜 |
如來說一切諸相 | 即是非相 |
|
又說一切眾生 | 即非眾生 |
|
所言一切法者 | 即非一切法 | 是故名一切法 |
如來說人身長大 | 則為非大身 | 是名大身 |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 | 即非莊嚴 | 是名莊嚴 |
如來說具足色身 | 即非具足色身 | 是名具足色身 |
如來說諸相具足 | 即非諸相具足 | 是名諸相具足 |
說法者 | 無法可說 | 是名說法 |
眾生,眾生者 | 如來說非眾生 | 是名眾生 |
所言善法者 | 如來說即非善法 | 是名善法 |
凡夫者 | 如來說則非凡夫 | 是名凡夫 |
如來者 |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 故名如來 |
佛說微塵眾 | 即非微塵眾 | 是名微塵眾 |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 | 則非世界 | 是名世界 |
如來說一合相 | 則非一合相 | 是名一合相 |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 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 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
所言法相者 | 如來說即非法相 | 是名法相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