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雖有至知,萬人謀之

 《莊子·外物》有一則寓言,講的是宋元君與白龜的故事,最後還讓孔子上場做了個評論:


  宋元君半夜夢到有人披頭散發,在側門邊窺視,

並且說:“我來自名為宰路的深淵,被清江之神派往河伯那裡去,但是漁夫餘且捉住了我。”

元君醒來,叫人占卜此夢,

卜者說:“這是神龜啊。”

元君說:“有叫餘且的漁夫嗎?”

左右的人說:“有。”

國君說:“命令餘且來朝見。”

第二天,餘且入朝。元君問:“你捕到了什麼?”

餘且說:“我網住了一隻白龜,直徑有五尺長。”

元君說:“把你的龜獻上來。”


  白龜獻上之後,元君又想殺牠,又想養牠,心中猶豫不決,叫人來占卜,卜者說:“殺龜用來占卜,吉利。”於是,元君命人挖去龜肉,用龜甲占卜,七十二次都沒有失誤。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就說:“神龜能夠託夢給宋元君,卻不能避開餘且的漁網。它的智巧能夠占卜七十二次沒有失誤,卻不能避開挖肉的禍患。這樣看來,智巧有窮盡之時,神妙有不及之處。即使有最高的智巧,也避不開萬人的謀害……”


  孔子的評論中,讓人聞之心驚的是“雖有至知,萬人謀之”一語。



武俠小說中,沒有人可以獨自對付武林同盟的人海戰術。
不論你如何聰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何況是萬人共同對付你?



若想躲過這樣的災難,顯然需要大智巧。
所謂大智巧,至少要從提高自我修養著手。


《莊子·徐無鬼》記載了一隻靈巧猴子的故事,可以作為藉鑑:

  吳王一行人渡過長江,登上一座猴山。群猴看見人來,都驚慌地跑開,逃到叢林中。這時,有一隻猴子,從容地攀著樹枝跳躍,在吳王面前賣弄靈巧的身手。吳王射它,它敏捷地接住來箭。吳王命令左右軍士一起迅速連發數箭,它就中箭摔下樹而死。吳王回頭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猴子自以為靈巧,仗著身手敏捷來傲視我,才會落到這樣的下場。要引以為戒啊!不要以驕傲的態度對待人啊!”顏不疑就去拜董梧為師,去除驕傲的態度,摒棄享樂,謝絕榮華,三年之後,國人都稱讚他。


  以上這段故事中的猴子,確實本領高強,但是奈何萬箭齊發,無所遁逃,以致死於非命。猴子只有小智巧,那麼人呢?吳王最後對顏不疑說的話,顯然有警示意味,而顏不疑也立即決定消解自己驕傲的態度,拜師修煉去了。

  古代國家設有卜人,是專門負責占卜的官。占卜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周易》占卜。《周易》以六十四卦與三百八十四爻來代表人間的各種複雜處境,並且為每一個卦與爻寫下卦辭、爻辭,說明其吉凶悔吝。

這一套占卦系統有其靈驗之處,但是歸結其原理則是強調修德的重要。
理由是:有慾望,才會有得失;有得失,才會有吉凶。
如果降低慾望,就可以消解得失之心,然後也就不會受制於吉凶之說了。”


  譬如,“止謗莫如自修”就是一句很好的話。修養到了一定程度時,自然可以逢凶化吉,正如“謙”卦代表謙虛,其六爻“非吉則利”。反之,若無任何修養,則難免招來別人的圖謀與敵視,此時命運就不堪設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