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6日 星期六

癌的簡介

「癌」原文Cancer,本來的意義,是指螃蟹橫行,即是不遵循一定的軌跡,不沿一定的路徑向前進行的意思。
人體是「設計」得非常緊密有次序的組織。每一器官中的組織應該如何排 列,細胞的大小和順序,都有一定規範。每一種器官的功能與另二個器官的關 係,也都有一定的規則。
一個細胞什麼時候應該出生,生長到什麼時候應該停止,分化到什麼時候便算成熟,也都有一定的限制。這種細胞和組織生長分化所遵循的一定的程序 ,稱為生長的法則。正常時沒有一個細胞是不受這個生長法則所管制的,也沒 有一種組織會越出這個生長法則的範圍。
如果某一種組織,或細胞,繁殖的速度及分化的程度,超出了這個生長法 則的範圍,細胞的生長繁殖,便沒有限制,細胞的數目,便會漫無止境的增加下去。這樣,細胞的發育,會失去準繩,不再依照一定的程序分化,不會發育為成熟的正常細胞。所生長出來的細胞或者組織,當然也不會與別的組織互相 配合,也不會進行它所應該做的工作。這種細胞愈長愈多,佔據的體積愈來愈 大,成了一堆對身體有害無益的廢物,這便是所謂的「癌」。

癌的蔓延、轉移及其破壞力

在有空間的組織長癌,尤其是空間的表面細胞轉變為癌,例如胃壁細胞、 腸壁細胞、膀胱壁細胞等,轉變為胃癌、腸癌、膀胱癌時,癌的生長比較容易 ,因為它可以向空間發展。
在沒有空間的組織,癌的生長比較困難。在這些組織裡;癌的種子必需先生根,然後向四面八方硬闖,以闖出需要的空間,有些癌細胞數目增加後,把 附近的細胞壓扁,而使這些正常細胞遭到破壞。這樣的破壞,不但會使別的細 胞死去,而引起各器官該種細胞死去的特別症狀及合併症,而且可以使血管壁 破壞,以致發生出血的現象;使神經受到破壞,影響神經的功能,最常見的是 疼痛;甚至會使癌細胞隨著血流,循環全身,如果選擇到適宜的地方,也會生 根繁殖,造成轉移癌病灶。這種經血流蔓延的方式,可以把癌的種子,散布得 很遠。有些癌,則比較偏愛侵入淋巴管,然後隨著淋巴管蔓延,而造成轉移癌。
所以,癌的破壞力,起初是很不顯眼的;是不會受到注意的,是沒有症狀 的,倘若已經發覺,應該是可以治癒的,此後,癌的破壞力便形成多方向,破 壞力也加強,蔓延的機會也增加。

癌是如何致人於死

在癌症的最早期,它僅侵犯並毀壞病源周圍的組織。惡性細胞像手指狀的 的向四週擴散,並很快地「窒息」和毀滅相鄰的正常細胞。當癌症仍局限於發病部位的時候,叫做局部性。如能在這階段診斷治療,治癒率最高。
如果不早治,阻止癌症擴散的局部組織的壁壘會被摧毀。這時候,整批癌細胞就與原來的瘤腫分開。這些潛在的死亡使者(癌細胞)經由淋巴管或者血液循環擴散到人體內較遠的部位,在那裡生根、長出新的惡性瘤。
癌細胞由人體某一個部位擴散到另一個部位,並發展成一個相同的癌症,叫做轉移。這個新的、續發性的惡性瘤,就叫轉移性癌。這種轉移性癌有原來癌症的特徵性瘤,就叫轉移性癌。這種轉移性癌有原來癌症的特徵,能用 顯微鏡檢查來確定它的原發部位。譬如說乳癌轉移到了肺部後,雖然相隔很遠 ,在顯微鏡下仍然會保留乳癌的特點。
當原發性或續發性癌症侵犯、阻塞、壓迫或者毀壞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的正常細胞時,死神就快來了。腸癌擴散到肝臟,妨礙了肝臟化食物為熱量的功能,就會死了。肺癌也時常破壞正常的肺部組織,或者轉移到腦部,或偶爾侵入心臟而造成死亡。

您知道癌症有多普遍嗎?

癌症在今天的社會裡成了一種非常普遍的疾病,幾乎每一個人的記憶裡,都有過不止一次的經驗,遇到師長、親友、社會名人或自己的長輩得了癌症。那種記憶大多數是不愉快的,因為按目前就醫的態度和醫學水準,平均每四個癌症病人,只有一個獲得治癒的可能,其餘四分之三的病人,雖經一再的努力,最後還是死於癌病。這種冷酷的事實,造成人們談癌色變的心理。臺灣因為生活水準的提高,知識的普及,公共衛生的改良,以及廣效性抗生素的應用,使得細菌性感染的傳染病製成的死亡比例很小。相反地卅年來,慢性與老年退化性的疾病則逐漸增加。根據衛生署逐年來有關癌症的統計資料顯示,民國53年癌症即躍居台灣地區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民國71年至今則一直高居第一位,五年來台灣地區每百萬人口死於癌症者,79年為91.61人,80年為95.97人,81年為101.47人,82年為107.05人,83年為110.48人,顯見癌症死亡的人口逐年增加,83年死於癌症的總數為23.318人,平均約為當年死亡人口的五分之一,而發生癌症的人口比例更多,平均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會得癌症。
既然癌病是如此普遍,按說一般人對癌病應有相當深刻的認識。其實不然,很多人對癌病十分陌生,有些則帶有過份恐懼或錯誤的觀念。

那些人會得癌症

男女兩性,任何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罹病,在數目上,嬰兒、兒童與青少年癌病的發生率較低,中年以後癌病的發生率則隨年齡增加而昇高,除了年齡因素外,地域、人種、環境、遺傳、職業等等,都使某些癌症特別好發在某些人身上,如白種人因皮膚黑色素較少,對陽光的紫外線缺乏保護作用,過度陽光曝晒的人較其他有色人種易得皮膚癌,又如乳癌是歐美婦女健康的大敵,平均每8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中會得乳癌。而日本人、西德、義大利、芬蘭等國則以胃癌居多,美國非白人則以子宮頸癌居多。而中國人則好發肝癌、鼻咽癌與食道癌,則是其他國家少有的現象。即使是中國人鼻咽癌也常見於廣東、福建、台灣等東南沿海省分,食道癌則多見於北方人,這些都是算癌症在地區或人種的差異性。
同卵雙胞胎之一得癌症,另一人在一年得同樣病的可能為五分之一,這是因為雙胞胎含有相同的遺傳特徵所致,而一人得乳癌,其近親或姊妹得乳癌的機會也提高。家中一人已得癌症,則與遺傳有密切關係的兄弟、女兒或親屬得癌症的可能性亦大。有時一側器官罹癌,另一側或同側罹患癌病的機會也會增加,有遺傳性的癌症,一般都在較年輕時出現,如遺傳性的乳癌,發生率最高在35~40歲之間,非遺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在50歲左右。事實上大部份的癌病與遺傳無關,而與遺傳有關的癌病也並非因遺傳而得,目前認為癌症需經兩個步驟而起,第一個步驟是細胞核的遺傳物質(DAN)自父母帶來一個癌病因子,再經過一個後天的或環境因素的激發,癌才會出現,例如日本廣島接受過原子彈爆炸輻射傷害的人,得白血病的機會甚高。
有些人因為某些相關因素,得癌病的機會較多,而需要提高警覺,如吸煙多的人,得肺癌的機會特別多。終身不孕或晚生育(35歲以後生頭胎)的,不以母乳喂哺的婦女,將來得乳癌的機會較高。這些現象暗示懷孕與哺乳的生理作用,就是荷爾蒙的變化,有保護人體免得癌病的作用。愛嚼菸草、檳榔的人好患口腔癌,假牙裝配不良,長久磨擦舌邊,易得舌癌,肝硬化的人易得肝癌,皮膚灼傷過的瘢痕,或日光,γ線曝露過量的皮膚,或因職業關係,常期接觸砷(砒霜),硝酸鹽或其他工業原料都容易得皮膚癌。而台灣將軍、布袋、北門一帶多見的皮膚癌,亦疑與砷中毒有關。這些現象表示長時間化學的及物理的刺激會引起癌病。
此外經常從事石常、鎳化物、煤焦油化合物、鉻酸鹽或開採放射性礦物的工人,得肺癌的機會增高,長期接觸芳香族化合物及苯胺染料,有較多的機會患膀胱癌,從事輻射工作的人,患白血病的機會是別人的9倍。至於病毒引起人類腫瘤雖無直接證據,但間接的證據也存在,如非洲貝氏淋巴肉瘤及台灣的鼻咽癌患者都有感染過EB病毒,而國人特別多見的肝癌也於慢性B型肝炎脫不了關係。
綜上所述,可知人類癌病的發生,絕大部份起因於環境因素,只是環境生活中的眾多因素,長期同時存在刺激人體細胞,使之變異,所以癌症的形成,是多因素的錯綜複雜交織作用的結果,目前已知化合物、輻射、病毒及遺傳等因素都先後在人體找到相當充足引起癌症的證據。以當前發生率高,死亡率最大,影響人類健康威脅生命最大的病症,人類惟一對付的法寶是預防。

癌症的早期症狀

初期的癌病有高的治癒率,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以得到良好的療效。早期診斷的主要角色是個人而非醫師,自己要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發掘有無癌病的警訊才能早期診斷。
下列一些生活細節中常可得到早期癌病警訊。
  1. 每天洗臉時注意皮膚上的痣有無變大,潰瘍或疼痛,脖子有無腫大的頸淋巴結。
  2. 每天刷牙時,注意口腔內粘膜有無白斑、硬塊、舌頭上有無腫塊或、潰瘍,舌頭有無動作不良?
  3. 早晨清喉嚨、吐痰時,注意痰的顏色、有無血絲?
  4. 聲音有無改變是否沙啞?
  5. 上大號後看看糞便,有無血絲或變細?
  6. 上小號時,觀察顏色有無改變?
  7. 洗澡時注意身上有無異常腫塊。
  8. 女性在月經後一星期要自行檢查乳房,乳頭有無出血?乳房有無腫塊?
  9. 性行為後或停經後,陰道是否會出血?
  10. 原因不明性的單側耳鳴或聽力改變,或流鼻血。
除了上述的自我檢查外,高危險群者要特別注意可能產生癌病的警訊。
癌症類型高危險群重要警訊
肺癌
  • 每天吸菸半包以上
  • 20歲以前開始吸菸
  • 經常接觸煙氣及工廠煙塵
  • 工作上與石棉有關
  • 持續性咳嗽
  • 持續性肺感染
  • 持續性胸部疼
  • 咳血或痰中帶血絲
  • 聲音沙啞
  • 乳癌
  • 家族病史
  • 攝取高脂肪食物
  • 52歲以後才停經
  • 高齡初產婦
  • 終身未懷孕者
  • 乳房或乳頭疼痛
  • 乳頭分泌物或凹陷
  • 硬塊
  • 乳房皮膚水腫或潰瘍
  • 腋窩淋巴結腫大
  • 子宮頸癌
  • 多位性伴侶
  • 過早性接觸(十八歲以前)
  • 性行為出血
  • 異常陰道出血或分泌物
  • 停經後陰道出血
  • 骨盆腔疼痛
  • 口腔癌
  • 大量吸菸
  • 嚼檳榔
  • 口腔衛生不佳
  • 不痛或不易癒合的潰瘍
  • 異常腫粘膜白斑症
  • 喉癌
  • 吸菸
  • 聲音改變
  • 喉嚨異物感
  • 鼻咽癌
  • 煙燻
  • 鹹魚
  • 單側耳鳴或聽力改變
  • 鼻出血
  • 頭痛
  • 複視
  • 頸淋巴結腫大
  • 食道癌
  • 喝烈酒或吸菸
  • 醃漬菜(含亞硝酸鹽)
  • 吞食時有異物感
  • 食物難以下嚥或疼痛
  • 胃癌
  • 進食過多煙燻或醃漬物
  • 大約50歲
  • 胃不適
  • 血便
  • 肝癌
  • 患有B型肝炎及肝硬化
  • 經常攝取含黃麴毒素食物
  • 右上腹脹痛
  • 輕度黃疸
  • 大腸直腸癌
  • 有大腸息肉的病史
  • 有家族史
  • 有潰瘍性大腸炎的病史
  • 攝取高脂肪食物
  • 大便習慣改變
  • 血便
  • 膀胱癌
  • 染料工人
  • 烏腳病地區
  • 血尿
  • 排尿不適
  • 飲食與癌症

    病從口入

    依調查報告指出,約有80%癌病的發生與環境因素有關,據統計,高達20~60% 的癌病可能和飲食未加注意及生活習慣不良有關,尤其是飲食方式的複雜,這些癌病廣泛地分佈於人體的口腔、咽喉、食道、肺、胃、腸道等消化及呼吸系統,甚至包括子宮 、卵巢、乳房,前列腺等在內。因此,只要由飲食著手,這些癌病大多是可以預防的。

    癌病與飲食

    各部位癌病和飲食的關係:
    1. 口咽癌:和酒精、吸菸有關,若喝酒又吸菸,罹患這部位癌病的機會將提高。多攝食維生素A則有保護作用,可減少癌病發生率。
    2. 鼻咽癌:吸菸、亞硝酸鹽過多,使癌病發生率提高,蛋白質則可減少癌病的發生。
    3. 食道癌:酒精、吸菸、喜好熱飲、醃製、發霉的食品等有助癌病發生,鐵、維生素A、C及蔬果則有保護效果。
    4. 胃癌:調味濃、醃漬、煙燻、油炸食物,亞硝酸鹽、動物油脂等會增加致癌機會,應多食維他命A、C、蔬菜、水果、奶製品及深綠色蔬菜。
    5. 肝癌:黃麴毒素、吸菸、喝酒、B型肝炎都是肝癌的形成原因。
    6. 膽囊癌:油脂太高,女性熱量太多導致肥胖罹患乳癌及子宮癌,會使致癌機會的增加。
    7. 胰臟癌:脂肪、糖、咖啡、酒、吃肉類太多有助癌病發生,另外患糖尿病婦女也易得此病,應多吃蔬菜。
    8. 結腸、直腸癌:油脂、肉類、膽固醇太高食物纖維太少是其成因,因油脂會刺激膽汁大量分泌,膽液被腸道細菌分解產生致癌物。
    9. 乳癌:脂肪、肉類,飽和油脂、膽固醇等太高及肥胖都易得此病。
    10. 子宮癌:脂肪、肉類、肥胖等會增加致癌率,纖維、維生素卻有抑制作用。

    食物的致癌物來源,可分六類:

    1. 某些食物中本身係含有蘇鐵素、黃樟素、煙焦油(多環芳烴)等致癌物成分。
    2. 穀類、豆類、玉米等貯存在濕熱環境中,易滋生徽菌,而產生很強的高致癌黃麴毒素,它會引起肝癌,因此要避免食物被菌類污染。
    3. 食物烹調不當所衍生的致癌物:
      • 煙燻、燒烤過程中,肉類油脂滴入炭中,在高溫下裂解,與炭火作用成毒性強的致癌物〝多環芳烴〞,隨煙燻揮發,會回到食物中。預防方法是用瘦肉來烤、肉架離火遠一點,肉用錫箔紙包起來烤。或者,烤好後切除一公分厚的肉不吃。
      • 高溫烹調使蛋白質、氨基酸裂解,產生胺類衍生物,使動物產生肉瘤。
    4. 加工食物中使用致癌添加劑:
      • 保色劑:醃製物質如香腸、火腿等含有硝酸鹽。如在食物加工過程中添加過量,會在胃液中與肉類、疏菜、甜菜中的胺類作用,合成硝酸胺,亦是高度致癌物。
      • 著色劑:紅色二號、奶油黃、酸菜者色劑。
      • 甜味劑:如易引起膀胱癌的甜精,目前已被禁用。
      • 保存劑:抗氧化劑。
      • 添加劑的預防方法是注意食品的標示,審慎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
    5. 環境污染物:農產品使用的化學肥料、殺蟲劑及畜牧業注射的荷爾蒙、 抗生素等,施用不當或過量,造成食物殘留物過高,均有致癌的危險因素。 
      除了避免攝取量不當,亦可促進致癌,如熱量攝取不足,造成營養不良, 抵抗力減弱,會增加癌症的發生機率,但熱量攝取過多,造成肥胖, 影響正常的新陳代謝和荷爾蒙分泌,如乳癌、子宮癌及攝護腺癌等, 都是內分泌問題所引起的。
    6. 嗜好品如菸、酒、咖啡及糖精等。
      • 〝吸菸者肺會黑〞,相信大家對於吸菸的害處,以及它和癌病的關係都已很熟悉。這裡要特別強調的,吸〝二手菸〞甚至懷孕的婦女吸了丈夫的〝二手菸〞後,會使胎兒受到傷害,胎兒出生後可能成為先天性的癌病患者。
      • 酒儘量少飲,更不能酗酒。
      • 嚼檳榔,近年來已經漸漸在各地普遍流行。它與口腔癌有直接的關係。
      • 咖啡與糖精也會致癌,雖有研究反對此說,但祇要適當的控制不予過量,相信不會是很大的威脅。

    食物中的防癌物

    食物除了上述致癌物外,也有一些防癌物存在。
    1. 纖維質,能促進腸道蠕動,可以刺激糞便快速排出,減少致癌物與腸道接觸的時間,以及具有沖淡人體內致癌物質的功能,因此纖維質攝取多的人們得癌的機會比較低。其來源為未加工之豆類、全穀類及蔬菜、水果,都是含有豐富纖維質的食物。
    2. 維生素A,有抗氧化作用,強化上皮細胞的功能,可以防止細胞組織因氧化而受損,可防止食道、胃、鼻咽、肺、皮膚等上皮細胞癌的發生。其來源為蛋、奶、紅蕃薯、魚肝油、綠黃色蔬菜、木瓜及胡蘿蔔等。
    3. 維生素C,能阻止亞硝酸鹽與胺類結合成亞硝酸胺致癌物,減少胃癌及食道癌的發生。其來源為蕃石榴、柳丁、檸檬、文旦、綠葉蔬菜如菠菜、花菜、芥蘭菜等。
    4. 維生素E,能防止脂肪氧化成與癌細胞發展有關的自由基。其來源為綠色葉菜、麥胚芽、全穀類、蛋、肝、肉類。
    5. 硒,可保護DNA不與致癌物結合,減少食道、胃、直腸癌的發生。其來源為海鮮、肉類、蒜頭、全麥麵包。

    預防由飲食開始

    從上述看來,預防癌病只要在日常飲食下功夫就可以作到了。至於如何去作, 下列有幾個原則:
    1. 要有均衡的營養   
      我們日常所需的營養成分可歸納為下面 五大類:
      • 水果:可以提供人體礦物質、維生素;
      • 蔬菜:可以提供人體礦物質、維生素;
      • 油脂:提供脂肪;
      • 五穀:提供糖分、碳水化合物;
      • 肉、魚、豆、蛋、奶:提供豐富的蛋白質。

      只要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兼顧這五大類食品, 自然就不會有營養不均衡的現象。 

      均衡飲食是每天要吃2碟蔬菜、2份水果、3匙油脂、五穀類3~6份, 魚、肉、蛋、奶或豆類各1份,不長期進食相同食物,種類儘量多予更換, 避免致癌物累積到致癌量。 

      脂肪攝取量要在總熱量的30%以下,並維持理想體重; 男性是身高減170乘0.6加62,女性是身高減158乘0.5加62。營養不良或肥胖都會增加致癌機率。    

      避免重覆使用回鍋油。 
    2. 避免吃不新鮮的食物
      中國人向來喜歡吃醃製食品,再加上過去民生困難, 養成許多不肯浪費食物的習慣,隔夜菜照吃,發了霉用水洗後也照吃。 這會對身體形成傷害。 

      要不浪費食物,又能經常吃新鮮食品,最好的方法便是量出為入。家中人口多少,能吃多少,就買多少,煮多少,而且少吃醃製、罐頭食品。
    3. 用較清淡的烹調方法如蒸、煮等,儘量少用炸、燒、烤、煎等方法。 雖然這些方法烹製出來食物比較美味,但是對人體健康的威脅也較大。 
    4. 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 不吃過量,運動適度。
      • 不吃太油、太甜、太鹹、太燙的食物,如西洋速食、五花肉、蛋糕、汽水、罐頭水果等。
      • 不偏食,多吃蔬菜。
      • 食物及餐具,要儘量清洗乾淨,避免化學致癌物的殘存。

    癌不可怕 應早期診治

    早期的癌病治癒率高,目前社會上有許多得到癌症的人,經過治療之後,與一般人沒有兩樣,所以一旦發現有可疑症狀或警訊要立刻尋求醫師診查與治療。癌病的本質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傳聞」或「聽說」這常使癌患的診治發生誤解,產生退縮,進而延誤治療的先機,臨床上常看到活生生的病例,原已早期發現,卻因誤聽傳聞,不接受醫院的正規療法,而使用療效不可靠的偏方,待回頭要到醫院治療時已經回天乏術了,實在令人痛心與婉惜。
    癌病是可怕的,但了解了它的可能致癌因子後儘量避免接觸,一旦有可疑的症狀或警訊,要趕快去看醫師做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在防癌治癌的列車上,你我都是必須參與的,只有自己愛惜身體,自己注意身體,才能得到家人的幫助,故早期癌病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道聽塗說」不注意自己有無癌病的表徵,因而延誤病情,無法得到治癒的先機。

    如何防癌?

    預防重於治療的理想,從不被懷疑,據估計引發人體致癌因素當中,由於體內刺激而發生者,祇佔20─34%,而由外來刺激諸如飲食、吸菸或環境等外來因素,甚至其致癌原起自空氣中、水中,或藥物內,實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不過,癌症並非絕症,如果人人都能對癌症有充分的認識及注意防範,很多癌病應該可以預防的。

    防癌注意事項

    1. 日常飲食注意營養均衡,不可偏食。
    2. 食物要新鮮,避免久存,以防黃麴毒素侵害。
    3. 多食有色蔬菜、穀類及纖維,暢通糞便。
    4. 攝取適量含維他命ACE食物,以保護粘膜健康,強化細胞及抑制癌化。
    5. 少飲酒類或食用含過量香料、色素、防腐劑等,或太燙、太鹹、有刺激性食物。
    6. 少攝取動物脂肪、魚肉蛋奶豆有豐富蛋白質,應適量攝取。
    7. 戒絕吸菸、避免二手菸,孕婦尤應注意。
    8. 不嚼檳榔,注意口腔清潔衛生。
    9. 避免服用不必要藥物,也不隨便服用荷爾蒙。
    10. 防止強烈陽光過度曝晒,痣疣應避免刺激。
    11. 避免接觸化學溶劑、染料、石棉塵、殺蟲劑及污濁的空氣與水。
    12. 不在可能致癌環境下工作或居住,最低限度應注意定期體格檢查。
    13. 避免暴露於放射線,少照不必要x光。
    14. 經常適當運動,可多攝取氧分,以促新陳代謝,增加體內淋巴球解毒,及破壞癌細胞功能。
    15. 婦女應定期陰道抹片和乳房自檢。
    16. 有家族性癌病者,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防癌未然。
    17. 學習自我初步防癌檢查,發現任何不正常應即請醫師診斷,切勿諱疾忌醫,或病急亂投醫。
    18. 任何二、三星期未癒之病要懷疑是否癌症,早期癌病少有徵狀,且潛伏期甚長,如予詳查是可發現的。
    19. 癌症未確定前不隨便治療,診斷確定後,要平靜理智的接受正當治療。
    20. 平時多吸收防癌知識,保持心情愉快情緒安定,不要有〝恐癌〞情意惶惶不安。

    資料來源:陶聲洋防癌基金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