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供養了僧人,千萬不要讓僧人感謝,而要感恩僧人,僧眾要是感謝了我們,我們就求不到福了

供養了僧人,千萬不要讓僧人感謝,而要感恩僧人,僧眾要是感謝了我們,我們就求不到福了


在憨山大師少年的時候,有次他在家門口偶然看見幾位行腳僧,肩挑著瓢笠等什物,遠遠地走來,便跑去問母親:“他們是什麼人呀?”“那些是行腳的掛搭僧。”他聽了暗自高興,又到門外去看,見行腳僧來到樹下,把擔物放在樹邊,然後向他母親問訊化齋,母親忙著去烹茶燒飯,對僧眾非常恭敬。
行腳僧吃過齋飯後,挑起擔物,舉起一隻手向他母親致謝,母親見了急忙避開,恭敬地對僧眾說:“勿謝!”僧眾便徑直上路去了。當行腳僧去遠後,他不解地問母親:僧眾如何如此無禮,吃了齋飯也不說一句感謝的話?“僧眾要是感謝我們,我們就求不到福了。”母親解釋說。聽了母親的話,他心裡暗自想:“這樣看來,僧眾的確是人間最高尚最偉大的人了!”從這以後,便時刻發心想出家修行。

在《經典禪語》中的公案:日本的誠拙禪師住持鐮倉圓覺寺期間,法席大盛,因此需要資金擴建經堂。江戶的富商梅津聽說此事,便決定捐獻五百兩黃金。一天,他親自帶著這筆捐款送到誠拙禪師的手裡,禪師接過錢,隨口說道:“好罷,我收下了。”梅津對大師這種態度十分不滿。三兩黃金足夠一個人過一年舒服日子,而他捐的是五百兩黃金,卻連一個“謝”字也沒有得到。

梅津於是暗示說:“大師,那只袋裡裝的是五百兩黃金啊!”誠拙依舊平淡地回答:“數位你已經對我說過了。”梅津被禪師的平淡激惱了,憤憤地說:“大師!即使我是個富翁,五百兩黃金對我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呀!”誠拙禪師聽後淡淡一笑,問:“梅津先生,因此你要我向你致謝是嗎?”梅津脫口而出:“那當然了。”大師不由得板起面孔,說:“我為什麼應該感謝?施者才應該感謝!”

(shiny)這絕對不是擺架子!

唐太宗問玄奘大師:“我想供僧,但聽說許多僧人無有修行,應當如何?”大師開示說:“昆山有玉,但是混雜泥沙;麗水產金,豈能沒有瓦礫?土木雕成的羅漢,敬奉就能培福;銅鐵鑄成的佛像,毀壞則會造罪;泥龍雖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須祈禱泥龍;凡僧雖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須恭敬凡僧。”唐太宗聽後恍然大悟說:“我從今以後即使見到小沙彌,也應如同見佛一般。”

南北朝的僧稠大師,有一天,齊國的文宣帝特地來拜訪他,他卻坐著不肯到門外迎接,弟子們就對他說:“今天來的是皇帝,請師父屈駕到門外去迎接一下吧!”僧稠大師仍然坐著,連動都不動一下,齊文宣帝並不因此而責怪僧稠大師。

皇帝走了以後,僧稠大師說:“告訴你們,並不是我喜歡在皇帝面前擺架子,不去迎接他,因為過去在佛陀時代,有一位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就因為到門外走了七步去迎接優填王,致使優填王失國七年,才又恢復王位。我身為人天師範,我不願出去迎接齊文宣帝而使他損了福德,我坐在這裡,祈求他國基鞏固,對他已經是太尊敬了!”

現在的泰國,不管你身份如何,只要出家披上袈裟,雖是國王將相,也要對你頂禮致敬;同樣的,假如地位尊貴如僧皇的出家人,只要脫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樣了。從僧稠大師不迎接帝王的事蹟,及佛教國家信徒恭敬三寶的行為看來,我們在家學佛的居士,也就不必要求出家人對我們的禮敬了!



(網路分享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