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

【靈魂法則】7.1 第四法則︰愛的法則--愛 VS 己欲

7.1 愛 VS 己欲


首先要做什麼才能培養愛的能力呢?

要由自己來著手進行,所以必須先自我了解。
在愛別人前必需先去了解自己,學習懂得愛自己。
沒辦法愛自己的人是無法去愛別人的。

但我的理解是要去愛別人的話,需要先放下自己。

絕對沒有這回事。必需要放下的,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自己的感情。
你們把愛和小我混淆成一起,對愛的概念不正確。
愛自己並不是指認為自己比別人優秀,也不是重心放在滿足私欲,而是認同自己的感情和心理上的需求,並把它做為人生的原動力培養下去。
所以我才說要懂的真正的愛前要先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
所謂了解自己是指有能力區分感情和思考,分別理解由感情和己欲衍生出來的想法。

那要怎樣區分什麼是含有愛的事物呢?

愛是出現在無條件不求回報的狀況裡。為了利益行動的人,其實沒有涵帶著愛的要素。
愛是建立在自由意志下,沒有自由就不是真正的愛。沒有辦法強制人去付出愛。
希望變成懂得愛的人,需要放下自我欲望,愛和己欲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小我其實是缺乏愛的要素,不放下的話是沒辦法真正懂得愛。
學習如何付出愛就等於學習如何卸下己欲,越提高愛的能力越能減少己欲。

靈魂要如何學習愛呢?

愛的能力是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去進化,一個永續不斷的路程。
靈魂在轉世成人類前的階段就開始學習了,但是無止境所以沒有結束一天。
跟學習會話一樣,唯有需要不停的與他人互動才能發展出來。
靈魂在幾乎沒有成長的初期階段,可以從比自己較進化的靈魂接收愛,體驗到愛的情感而感到愉悅。除此之外有需要體驗缺乏愛的狀態,也就是體驗跟自己一樣,還尚未有愛的能力的人的欲望。這種欲望會帶來不愉悅感,但是這樣的體驗下,可理解到愛的存在和缺乏時的狀況,並學會區分這兩種狀況的不同,變得會肯定愛的價值,是促進靈魂情感面發展的一種刺激。
總之就是在學會愛之前,較進化靈魂會做為供給愛的模範,而需學習中的靈魂則做為接收愛的角色來磨練發展自己的感受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和缺乏愛的壞榜樣,也就是和自己同樣程度或者是更自私的靈魂共同生存。綜合不同立場角色的互動下,靈魂的情感和感情會得到成長。
當靈魂可理解接收到從別人付出的愛時,表示準備好可當供給愛的角色。
剛開始產生的愛情對象是愛自己的人(通常是家人),另一方面,會對自己表現出自私的對象抱持敵對心,跟自己沒有關係的人則完全不在意。在這個階段的靈魂會因愛變的熱情,因失去愛變成想去報復憎恨的態度。
當靈魂進化到下一個階段時會發現痛苦和愛是不相容的,所以不會想去報復傷害自己的人,放下要對方賠償自己的損失。這個階段的愛稱為有條件較進步的愛。
靈魂進化到理解力和感受能力達到某種高水準後,變得有能力愛包含厭惡輕蔑自己、帶給自己極大痛苦的人等世界上所有存在。也就是像耶穌傳道中所說的「愛你的敵人」一樣,進入有能力達成無條件的愛的最終進化階段。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到達的,需要非常長久的歲月。

您可以重點整理一下這些階段,讓我容易理解嗎?

好的。雖然是連續性的,不過為了讓你好理解我分成以下這些階段。
1. 接收愛和付出愛的能力都不發達
2. 接收愛的能力部份發達,付出愛的能力不發達
3. 接收愛的能力發達,付出愛的能力部份發達(有條件下的愛)
4. 接收愛和付出愛的能力都發達(較進步的有條件下的愛)
5. 接收愛和付出愛的能力都完全發達(無條件的愛)


情感和感情的泉源是什麼呢?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呢?

靈魂在進化初期階段時只能擁有情感,通常那只是對外部刺激的反應。
情感能力在人類階段前就有發展出來了,就像大家所知的狗、牛、馬、海豚等高等哺乳類會透過許多方式接收並表達出深奧的情感。
體驗數次的情感後,變的會加入情感的要素做思考,進而發展出感情。
可以說感情是情感進化後的型態。

可以再詳細說明這兩者的不同和關係嗎?

情感的維持時間短暫,一般來說是由刺激引發出來的。感情的維持較長,根深在靈魂深處。
雖然感情會受到外在的影響而變動,但是真正變動的原因不一定全都來自外在,主要是靈魂自己的意志影響的。
情感和感情緊密的連接在一起,感情像湧起情感的泉源一樣可以喚起情感,所以情感是感情的表現形態之一。因外在因素影響產生的情感會影響感情的變化,像是啟動或抑制感情的發生。最發達的感情是愛,之中無條件的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一種感情。
當到達體驗的到的階段時,已不需要外在的刺激來起動、培養感情了。

情感和感情是從靈魂的那一個部份產生出來的呢?

愛的情感和感情是從靈體來的。
而當利己的情感和感情產生時靈體會感覺到,並在精神體上加上小我的部份。

不太懂您說的,什麼是利己的情感和感情呢?

就是從利己的心態產生出來的負面情感和感情。
實際上利己的態度是經過頭腦思考後產生的。

那麼感情和思考是從不同的地方產生的嗎?我一直認為這兩個都是從頭腦來的。

其實是不一樣的。
感情是從靈魂(靈體),思考是從頭腦(精神體)來的。

意思是說己欲是從頭腦,愛是從靈魂產生來的嗎?

是的。就像我現在說的一樣,靈體感覺的到利己的情感和感情,但小我則是從頭腦產生的。

可以說明清楚一些嗎?我不懂為什麼小我是從頭腦來的,靈體感覺的到利己的情感和感情?

沒問題。想像有一個人在玻璃製的圓形屋頂下拿著手電筒。屋頂的玻璃是透明的話,手電筒的光或從外面來的光線幾乎不會因穿越過玻璃而產生變化。但是若屋頂的玻璃是不透明的話,不論是那一邊的光當通過玻璃時都會產生曲折。
拿著手電筒的人就如同靈體,玻璃屋頂如同精神體。不透明的玻璃則象徵著己欲。
利己主義會改變對方傳達到靈體前的情感或感情(進來的光),而且不只會改變情感和感情的角度,還會改變靈體產生出的情感和感情(散發出來的光)以及其表達方式。
這些情感夾帶著利己原素通過頭腦,讓別人感覺到自己利己的心態。

我還是不能想像愛和己欲是怎樣對人類本質起作用。到底為什麼人類會愛他人,也會對他人抱著利己的心態呢?請清楚的說明一下。

沒問題。想像一下人類是洋蔥,洋蔥的芯是散發著愛的光茫的靈魂。光芒散發點被好幾層包圍著,若完全被包圍住的話,散發到外部的光茫就會完全被擋住。每一層都是代表己欲,必需要一層一層的剝下來,最後才能讓愛的光茫展現出來。
在最外側的層如同最原始表面的己欲,也就是虛榮心。而中間層是自尊心,最內層是傲慢。
每個人出現在不同剝除己欲過程的地點上,在地球上大部份是只是能剝除掉外側幾層的靈魂。當然也有成功剝除掉中間層幾層的靈魂,但是能成功剝除掉最深處己欲的靈魂非常少數。
雖然說這個過程是接續的,之中存在著許多不同進化程度的靈魂,但大至上可以分成三個群組。從外層的順序來講的話可分親切且虛榮寬容且自尊心強有愛心且傲慢

為什麼要同時使用肯定和否定的形容詞來分類呢?

這樣的分類並不是在強調靈魂利己的部份,是在肯定各進化階段靈魂追求發展的部份。
第一個形容詞是表示學習愛時主要追求的特質,第二個形容詞是表示靈魂欲望的階段。
虛榮心已滿足的人會變的很親切,自尊心強的人會變的寬容,傲慢的人努力戰勝自己時會變的很有愛心。
這是承認我們自己心中都有存在己欲,且為了自覺克服而定義分類下來的,並不是一件壞事。對靈魂來說,壞事是不承認自己心中有自我利己的部份,換句話說,就是不承認自己是擁有為了幸福則應該除去的利己部份的現實。就像若不承認自己酒精中毒,則沒辦法進行治療一樣,
沒辦法克服掉自己不承認的部份。沒有自覺到有那些己欲存在的話靈魂進化則會停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