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如果我是我的人生大戲的編劇、導演,我為何要為主角設置這樣的情節?

~「如果我是我的人生大戲的編劇、導演,我為何要為主角設置這樣的情節?」

自我成長的渴望,會演繹出兩種行動驅力:

第一種,最常見的,就是投射到外境(某個人、某件事),形成一種助人的或解決問題的衝動。
這種驅動方式,將自我與外界分離,通過救助他人來滿足自己。
比如:自己的挫敗感,投射到伴侶身上,認為對方不夠上進;
自身對痛苦的逃避,投射到某個人身上,認為對方缺乏直面苦難的勇氣。
於是總想說點什麼,做點什麼,去改造對方,或改造環境。
這種投射很有趣,你會發現,有的人會接受你的投射,
然後與你一同進入劇情中,譜寫後續。
但有的人,並不接受這樣的投射,對方會感到自己被誤解,不被看見;
有洞察力的人,會感覺到你在投射什麼,他們可能會撤離你的劇情。
這是無意識狀態,不清醒的,缺乏自我覺察的狀態。
這種狀態,會胡亂發射自己的情緒能量,在自製的劇情中無盡輪迴。
第二種,是有覺知、有意識的成長。
當我們願意收回一切的投射,把目光轉向自己,這份驅力才會真正的為自身的靈性成長服務。
簡而言之,當我對任何一件事,一個人產生情緒、產生評判時,
停止慣性動作,並回到內在問自己:我感受到什麼?
我創造這樣的「內在劇情」,是為了完整自身的哪個部分?
完成這個「看自己」的過程後,再去行動,或者不再行動,都沒有問題。
行動或不行動,沒有區別,區別僅在於那是有覺知的行動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為什麼這麼做,還是無覺知的行動成為困惑無助的受害者。
每當自己陷入痛苦和困難的境遇中時,可以試著這樣問自己:
如果我是《我的人生大戲》的編劇、導演,我為何要為主角設置這樣的情節?
這樣的劇情,可以為主角貢獻什麼?完整靈魂的哪個部分?」
無論什麼境遇,苦難的也好,欣喜的也好,
這些境遇都在貢獻並促成我們成為最真實的自己,你只要打開心接住來自宇宙最深的愛意。
文字Lyn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