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一念行者】 “空性”這件事 2020-07-04

我們佛弟子常常會說一個詞——“空性”,
但你知道“空性”這個詞都標指什麼嗎?

首先,它是指,我們看見的事物,我們認為的事物,並不真實存在,故說它是空性。
例如,我們所見識的樹、花、星星、小鳥、男人、女人等,皆不存在。
是心智構造的幻境、故事,故說空,說它們為空性。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這是從人們所見識的、事物的相來說的。
有關事物的相,是心造的,本不存在,猶如夢幻,故說空,是空性,
這是空性的第一層含義和指向。


其次,我們所見識、所看見的那些被我們命名的、表現為某種相的事物並不存在,
那麼,那個離名、離相的事物本身是固定的嗎?是有堅實自性的嗎?
顯然也沒有,如果有的話,世間之物就不會成住壞空,就不會有生騰變化,
你也不會看見森羅萬象林林總總的幻化之象了。
世間將死寂一片,單調乏味,人類也不可能有發明創造,
頭腦將無法存活,生命將不復存在。
事物本身沒有固定的自體,沒有堅實的自性,
它的存在是他物的聚合,條件的促成,從這個方面說事物是空的,是空性。
這是從人們所看見、所直覺的事物的體上說的。
這是空性的第二個含義和指向。

第三,空性也常指人的心體。
如果你去覺知、明了人的本心,就會發現:
我們這顆心,光明皎潔,含儲萬象,一物不納;
猶如虛空,逮無形象,但卻具恒沙妙用。
我們這顆心,空而常用,用而常空,
總之這個妙物,是口空袋子,雖是空袋子,
裡面卻裝滿了萬象,裝滿萬象卻不佔一點空間,也無一點重量。
這顆空心,是可以體會的﹔
這顆可以體會的空心,就是空性。
這是空性的第三個含義和指向。


常常,當一位開悟的修行者說起空性時,他們一眼就會現起這三種空性:
“自體的空性”,“物體的空性”,和浮游於自體和物體之間“現象的空性”。

通常,他們常坐於自體的空性,靜對空性的物體,觀察“像”於心物之間生滅來去。
就像觀看兩山之間纜繩上的纜車,飄飛來去一樣。

宇宙萬物,人之所眼見,是朵朵空花,滿法界裡飄飛。
雖美,但不真實,心相而已,幻象而已。

諸等道友,來,坐於自己的空體,恆對空體的事物,觀察沒有本體的幻相。

將“空性”這個詞變成時時可體驗的,時時可見的,時時可觸摸的。

不要思考空性,也不要推理空性,見證空性。
你唯有見證空性,空性對你的解脫卻苦才是有意義的。

來,愛上“空性”這個詞,了解“空性”這件事,
體會“空性”是整個生命、宇宙存在的事實。

唯有你化進空性的事實裡,空性才能真的幫到你。
也不枉諸佛提出和提唱“空性”這件事。

南無阿彌陀佛,

一念行者合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