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本體是否有許多特質?
例如:真誠、愛、慈悲、客觀意識、價值感、意志、耐力、喜悅。
缺其一種不算完整的人嗎?
本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
我們的自性本體本是一種精明,但因於六種感官的存在,便有六種功用及境界。
所謂在眼曰見,色境界;
在耳為聞,聲境界;
在鼻名嗅,氣味界;
在舌是嘗,滋味界;
在身雲覺,觸受界;
在意稱法,意識界。
本體即此六功用、六境界,無許多特質。
所謂真誠、愛、慈悲、客觀意識、價值感、意志、耐力、喜悅等,
皆是意識分別,妄想境界,歸於意根及法塵,
是意識界的分別計度,猶如夢幻,本無實質。
若論自性本體,便不論人,
因為自性本體裡,沒有“人”這一物,
“人”的概念及形象,是識心分別,虛妄建立。
沒有“完整的人”這一概念,
只有本然靈明的自性存在。
當你從六感官,歸於一本體,便能以一本體,覽六作用;
屆時你便歸元家中坐,輕鬆過生活,一切皆明了,史上再無惑。
所以,歸元是重要的,若能歸元,始識諸佛。
道友,從六感官,識一本體,見一精明,若能如此,始曰歸元。
來,歸元家中坐,輕鬆過生活,明鏡照法界,凡心再無惑。
南無佛陀。
一念行者合十。
例如:真誠、愛、慈悲、客觀意識、價值感、意志、耐力、喜悅。
缺其一種不算完整的人嗎?
本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
我們的自性本體本是一種精明,但因於六種感官的存在,便有六種功用及境界。
所謂在眼曰見,色境界;
在耳為聞,聲境界;
在鼻名嗅,氣味界;
在舌是嘗,滋味界;
在身雲覺,觸受界;
在意稱法,意識界。
本體即此六功用、六境界,無許多特質。
所謂真誠、愛、慈悲、客觀意識、價值感、意志、耐力、喜悅等,
皆是意識分別,妄想境界,歸於意根及法塵,
是意識界的分別計度,猶如夢幻,本無實質。
若論自性本體,便不論人,
因為自性本體裡,沒有“人”這一物,
“人”的概念及形象,是識心分別,虛妄建立。
沒有“完整的人”這一概念,
只有本然靈明的自性存在。
當你從六感官,歸於一本體,便能以一本體,覽六作用;
屆時你便歸元家中坐,輕鬆過生活,一切皆明了,史上再無惑。
所以,歸元是重要的,若能歸元,始識諸佛。
道友,從六感官,識一本體,見一精明,若能如此,始曰歸元。
來,歸元家中坐,輕鬆過生活,明鏡照法界,凡心再無惑。
南無佛陀。
一念行者合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