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當你明白了無常,你就不會再張揚!



當你感到忙、覺得累的時候,不是因為價值的迷失,就是因為慾望的過多。
少計較,多寬容,知滿足,心也就閑了。
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更加完美。

人的慾望很奇怪,很多時候渴望得到一些東西,得到後卻又很快失去興緻。
手中明明握著別人羨慕的東西,卻又總在羨慕別人的手裡。
我們嚮往遠方,但遠方又是另一些人厭倦的地方。

或許,只有歷盡世事,才會明白,我們眼前擁有的,才是真正應該珍惜的。
因為:遠處是風景,近處的才是人生。

看清一個人何必去揭穿;討厭一個人又何必去翻臉。
活著,總有看不慣的人,就如別人看不慣我們。
活著,說簡單其實很簡單,笑看得失才會海闊天空;心有透明才會春暖花開。
人生如此而已。有時候,生活就是要逼自己變得逆來順受,寵辱不驚。

當你明白無常,你就不會張揚,今日華麗風光,明日可能狼藉一場。
當你明白無常,你就不會悲傷,今日愁雲慘淡,明日可能滿天陽光。
當你明白無常,得,有什麼喜,失,有什麼傷,得失也不過空花一場。
當你明白無常,一切都覺得正常。
真正時時看見、看著無常的心,獲得真正內在的平靜安詳。

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
很多東西,不是你要,就能得到的。
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住的。
不要把什麼都看得那麼重。
人生最怕什麼都想計較,卻又什麼都抓不牢。
失去的風景,走散的人,等不來的渴望,全都住在緣分的盡頭。
何必太執著,該來的自然來,會走的留不住。放開執念,隨緣是最好的生活。

生活是開水,不論冷熱,只要適合的溫度,
生活是口味,不論酸甜苦辣,只要適合的口感,就是最好。
生活是旋律,不論快慢,只要適合的聽覺,就是最好。
生活是季節,不論春夏秋冬,只要適合的心情,就是最好的。
魚那麼信任水,水卻煮了魚。
葉子那麼信任風,風卻吹落了葉。
人心的冷暖,總是一直變幻。
熟悉的陌生了,陌生的走遠了。
人與人之間,全靠一顆心,情與情之間,全憑一寸真。
落葉知秋,落難知友!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了結,是一場放過。
不管是從眉頭還是從心頭,放過了別人,不是對他人的恩惠,是對自己的善待。
面對遠去的,念念不忘,心中不舍,不過是一種自我的折磨。
學會了放手,才是對自己的真正解脫。
祝福自己的祝福,你終會發現,原來人生最美的是釋然。

人生需要「歸零」。
每過一段時間,都要將過去「清零」,讓自己重新開始。
不要讓過去成為現在的包袱,輕裝上陣才能走得更遠。
人的心靈就像一個容器,時間長了裡面難免會有沉渣,
要時時清空心靈的沉渣,該放手時就放手,該忘記的要忘記。
刪除心靈的垃圾,每天刷新自己,這樣才能重獲新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是誰將你的好運逼走?

<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佛陀時代,每位弟子對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達多常常在僧團中搬弄是非,他雖然出家但對佛陀卻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製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間的情感分離,甚至誹謗佛陀的言語舉動,若聽到有人讚歎佛陀時,他就想盡辦法挑撥離間,這就是提婆達多的習氣。</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那天比丘們聚在一起議論道:「為什麼提婆達多對佛陀那麼不滿?為什麼他要在外面散播許多謠言呢?」</font></p>
<p></p><center>





</center><p></p>
<p></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佛陀剛好走過,問道:「你們在議論什麼?」</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有一位回答:「佛陀,我們都很疑惑——提婆達多和佛陀是堂兄弟,又是您的弟子,為什麼他事事都妨礙佛陀,甚至聽到有人讚歎您時就想盡辦法散布謠言、誹謗佛陀,提婆達多和您曾結了什麼樣的因緣呢?」</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佛陀說:「提婆達多誹謗我不只是在今生此世,在過去生中他就一直抱著嫉妒心,常以險惡之心加害我。」佛陀接著又說:「你們坐下來,我告訴你們過去生中的提婆達多。」</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以前有一個摩伽陀國,國王養了一頭大象,是一頭潔白的大象,不論行走、外貌都是上等之選。國王請了馴獸師來調教,這頭白象很聰明,人見人愛備受讚歎。有一次在祭拜大典上,國王騎著這頭白象在人群中巡視祭拜的隊伍,大白象一走出來,全國的人民都大開眼界,每一個人都讚歎它,因為它的動作優雅穩重,讓人一見就生歡喜心。國王看到這麼多人讚歎白象,他心中很不高興——大家竟然都只讚賞被我騎的大白象,卻沒有人讚賞我的英姿煥發。於是國王就想盡辦法要置它於死地。</font></p>
<p></p><center>



</center><p></p>
<p></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國王問馴獸師:「這頭大象馴得如何?」</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馴獸師說:「很好啊,這頭象聰明伶俐,很好教。」</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國王說:「如果它站在最高的斷崖上,是不是可以表演被調教的技術?」</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馴獸師說:「沒問題,因為它很聰明。」</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國王就說:「好,我要看大白象獻藝。」</font></p>
<p></p><center>



</center><p></p>
<p></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於是,國王就指定在摩伽陀國最高的山頂上,那山間還隔著很危險的斷崖,國王要大象在那裡獻藝。馴獸師隨著國王牽著大象到那裡,國王和許多大臣百姓都等著要看大象表演,國王命馴獸師騎在大象背上指揮。</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國王下令說:「你要它縮一腳,用三隻腳站在山尖上。」馴獸師就指揮象用三隻腳站立,大象就開始表演,姿態真是美啊,在場的老百姓都很讚歎大白象。國王愈聽愈氣,又說:「要大象縮起兩腳,用兩隻腳站立。」大象真的做到了,讚歎的聲音更大了。國王更是嫉妒了,又要大象用一隻腳站立,其它三隻腳都縮著,沒想到大白象竟然也做到了,此時讚賞的聲音真是震動天地!</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那時,國王除了嫉妒之外又加上痛恨,他咬牙切齒、無理地告訴馴獸師:「要它四隻腳都縮起來,懸空在山頂上!」</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當時,馴獸師就貼近大象的耳朵說:「國王有心要置你於死地,像這種無道的國王不值得為他服務,你是否能展現神力,將四隻腳都縮起來,騰空飛到婆羅奈國去?」結果大象真的四腳懸空、身體輕飄飄地載著馴獸師飛過斷崖,一直飛到婆羅奈國的城門上空。</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婆羅奈的人民抬頭,突然看到一頭白象輕飄飄地載著一個人在天空中飛翔,大家都喝采說:「啊!好神奇的大白象,它帶著福氣到婆羅奈國,這是個好預兆!」那裡的百姓都跪在地上喊。國王在宮中也聽到了,就和大臣們出來觀看,看到那大白象果真是良象,國王說道:「不知它是否和我國有緣,希望大白象能降臨到這裡來。」</font></p>
<p></p><center>



</center><p></p>
<p></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大象就真的降落在婆羅奈國的宮殿旁,國王問那位馴獸師:「你們從哪裡來的?」</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馴獸師說:「我們從摩伽陀國來。」</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國王說:「這頭象到我的國家來,必能帶來吉祥,希望能讓它留下來。」</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馴獸師就對大象說:「這是一位仁王,我們應該投靠他,為他服務。」於是他們就留下來了。國王很高興,封大白象為象王,又為象蓋了一所很好的屋子讓它住,而且餵食最好的食物。</font></p>
<p></p><center>



</center><p></p>
<p></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佛陀說完這個故事又對比丘們說:「你們知道嗎?那位怨恨嫉妒心強的國王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婆羅奈國的國王就是舍利弗,那位馴象師是眼前的阿難,而大白象就是我——釋迦牟尼。提婆達多生生世世不斷用嫉妒和怨恨之心結怨連仇,直到現在還要不斷地逼害,這就是他過去生無量劫前、生生世世累積的嫉妒心。」</font></p><p><font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color="#0000ff">佛陀又說:「大家修行就是要把內心的怨恨和嫉妒心掃除,心中的這分無明、黑影若能撥開,才能透徹了悟真如本性。」</font></p>

慈心增壽的蕭震


去殘免天  蕭震

平陽蕭震,少夢神人,告以年止十八。至十七,父帥蜀,不欲從,父強之行。至蜀,蜀中帥蒞任,例進玉筋羹。取乳牸,烙鐵鉗乳,乳出凝鉗上以為饌。震偶至庖所,牛向之叩頭,詰知其故急,白父,索食牌判免此味,震又請增永字於上。已而復夢神曰:汝有陰騭,不但免夭可望期頤。果壽至九十餘。

慈心增壽的蕭震 

平陽人蕭震,年少的時候曾夢見一位神仙,說他的壽命只有十八年。到了十七歲時,父親要率領軍隊至四川打仗,他想到夢中神仙的預言,因此很不願意跟著去,卻因父親的強迫而不得不參加。
到了四川以後,某日當地的將軍來訪。為了招待將軍,廚房照例要做「玉筋羹」這道菜來款待客人。「玉筋羹」這道菜餚主要是取母牛的乳汁來做,也就是先以熱鐵鉗住母牛的乳房,讓乳汁被擠出來而凝固在鉗子上,重覆幾次後就成為一道美味的佳餚了。
那天蕭震偶然經過廚房時,看見一頭母牛不斷地向他叩頭求救。他向廚師問明原因後,不忍心母牛要受的苦,便急忙去向父親請求,希望當天能取消這道菜,並且又拜託父親以後都別再做這道菜了!
到了晚上,蕭震又夢見那位神仙對他說:「好孩子!你做了有功德的事,因此不但可以活過十八歲,而且還會延長很久的壽命。」後來,蕭震果然一直活到了九十多歲才過世。

積善報親的林承美


積善報親  林承美

福建林承美,少孤,母守節撫之。承美長,思親涕泣,苦於報德無從。一禪師云:孝子思親,痛泣無益,惟勤放生戒殺,篤行陰德,庶可報親。子在親還在,子亡親自休,作善親有益,作惡親有憂。承美省悟,立誓戒殺廣勸放生,勤行善事。壽九十有六,子孫科第不絕。

積善報親的林承美

福建人林承美,從小由母親獨自扶養長大,到了少年時母親也過世了,他就成了孤兒。長大成年以後,他經常因為思念父母而傷心哭泣,對於無法報答親恩感到遺憾與痛苦!
後來,有位禪師便對他說:「思親的孝子啊!光是哀哭懷念的話,對父母是沒有幫助的。惟有不殺生、並且時常放生,多為父母做功德,才能報答親恩!只要你還活在這個世上,父母是永遠不會忘記你的。所以若你能行善的話,不但會使父母高興,也對父母有益;若作惡的話,便會使父母擔憂。」
承美聽了禪師所言,頓時恍然大悟,了解到行善積德才是感懷親恩、報答父母的最好方法,於是便立下不殺生的誓願,並且時常勸人放生,又廣行善事。後來他活到了九十六歲,而且許多子孫都當了官。

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第3課完整版!


第三課

今天念完《普賢行願品》以後,請學院的道友在經堂里等一等,有些事情要交代。

明天我們開始講《孝經》,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可以一起來學習。雖然我的專業並非傳統文化,但這次我很想嘗試從佛教的角度來詮釋《孝經》的內容。每節課我打算只講半小時左右,最多不超過45分鐘,也可能只講五分鐘到十分鐘,每次講一章,內容並不多。

佛教當中也有一些關於孝敬父母的經典,如《大方便佛報恩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這些內容都可以與《孝經》結合起來講。以前漢地也有一些關於《孝經》的分析和解說,但此次宣講,我會在儒釋道之間,尤其是在儒家文化與佛教之間尋找一些共同點。

以前我講解《弟子規》時,也是採用的這種方式。這樣一來,對於學習傳統文化之人,佛教也許能在解脫方面起到一點點作用。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重溫式的學習也一定會帶來利益。

  上師念到,《維摩詰經》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講的,有哪些眷屬在場聽聞。當時,在座有八千比丘和三萬二千菩薩。關於八千比丘,藏文版本中提到,他們大多是阿羅漢,能滅盡一切煩惱、凈除一切垢染、獲得解脫等等,具有小乘諸多果位和不共特點。從名稱上說,有些是名相比丘,有些是破惑比丘,還有世間補特伽羅比丘。其中大多數是破惑比丘,破惑,就是破除一切煩惱的意思。

以上是昨天已講過的內容。

接下來講三萬二千菩薩,首先介紹這些菩薩的功德,然後接下來列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菩薩的名號。

 講經說法的三種方式 

藏傳佛教講經說法的方式有很多種。不知諸位是否還有印象,以前在講《入菩薩行論》時說過,藏傳佛教大多數講法,都離不開那爛陀寺講法和戒香寺講法,而其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歸納起來有三種:

第一,科判攝義,如猛虎跳澗。

猛虎無論是在山間還是叢林,總能隨意穿梭,雖然沒有特定的次第和規律,但最後都可以迅速而準確地到達想去的地方。

科判攝義

即是以最精捷之語將所有內容攝集總括出來。另外,就講課風格而言,一些大德也可以說是猛虎跳澗,比如,同樣是講《維摩詰經》,有些大德可以在兩、三節課或者五、六節課當中完成。其實,真正要講《維摩詰經》,短短几節課時間是肯定不夠的,但這就是猛虎跳澗的特點,也符合講經說法的規律。有時候,人的思維可以很活躍。有些人對我說,您講課總是從一個問題立即切換到另一個問題上去,跳躍性很大。我對他們說,這就是猛虎跳澗的方式。正如前面的比喻,老虎一般不會遵循特定的規律,它能夠從一個地方迅速到達另一個地方。

當然,這種風格可能會讓有些做翻譯和講記的人,感到無所適從。就我自身而言,常常講法較為隨意,其實我並不讚歎這種做法。講經說法還是應當講究規矩和次第,前後連貫,層次分明,這樣的講述是最好的。

然而,有時候自己講到激動之處,或者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便會隨順自己較強的跳躍性思維,中斷剛才所講的內容,另擇話題繼續演繹下去。 不過,關於這一點,我自己也並不認為算是一種過失。

就我所知,西方一些學者的演講就是這種風格,有些電影和電視也是如此。有些非常著名的電影,也時常出現突然不明緣由地切換成另一個鏡頭的情況,但經常看電影的人就可以接受,也能理解忽然出現另一個人物的原因。 

第二,細解頌義,如烏龜爬行。

解釋頌詞的時候,是逐字逐句、詳詳細細地詮釋,就像烏龜爬行一樣緩慢。烏龜爬行是一點一點地往前爬,不會一躍而過,就如我們在解釋某些詞句的時候,也可以細緻入微地講述。

但對於這種講法,有些人也看不慣、不耐煩,不理解為何要這樣啰啰嗦嗦,覺得如果大家都懂字面意思,就應該歸納性地一句帶過,沒有必要逐字逐句地講解。但實際上還是有其必要,因為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對於某些人,可能就需要逐字逐句地詳細講授。很多印度論典在解釋頌詞的時候,就是濃墨重彩、長篇大論。

比如,《中觀根本慧論》第二十五品最後一個偈頌中有一句「滅一切戲論」,在《中觀顯句論》中,月稱論師針對這個偈頌,反反覆復強調過三、四次:何謂滅一切戲論?滅,就是滅除所有分別念。何謂戲論?包含有無是非等等。對於這種精細的講解方法,有些學過中觀的人也許會感到不解。

以前,嘎繞多吉有一個《系解脫》(《一子續》)的解釋,也是這樣逐字逐句地分析解讀。比如,何謂「戲論」?戲論就是分別念。何謂「寂滅」?「寂」,就是滅盡一切執著,「滅」,就是從根本上滅掉。甚至有時看起來能解釋和所解釋似乎都基本相同。

前輩大德們不管是造論典,還是講經說法,都會有這種現象。因此,比較懂道理的聽聞者就會知道:哦!現在正在烏龜爬行。他們對此也不會生邪見,就這樣逐字逐句地聽下去。

過去有些堪布講課十分仔細,哪怕是一個字也會解釋很長時間,而我們在下面特別著急。那時聽課都是露天進行,外面經常會下起鵝毛大雪,有時還會降冰雹。記得曾經跟大家講到過一位老堪布,他在給我們做輔導時,總是烏龜爬行式地慢慢講,一會兒查字典,一會兒又翻資料(眾笑),根本不考慮我們在外面凍得瑟瑟發抖。但有時遇到跳躍性比較大的輔導時,又會感覺所講內容如同猛虎跳澗般,一下就跳過去了。

第三,總義歸納,如雪山獅子。

雪山上的獅子,威嚴無比,傲視群獸。科判的結構一般包括了略說、廣說和攝義,最後的攝義即為總結要點。

有些人對我說,您應該每天做一下總結:今天講了些什麼,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不過本次傳講《維摩詰經》,並非一兩次的臨時演講。如果只是短期演講,那每次跟大家作一下歸攝也無妨。總結性地將所有內容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來,也是一種可取的方法。但如果這種延續很久的課程,每天都攝義,那就大可不必了。

至於今天的講課風格究竟屬於猛虎、烏龜還是獅子,拭目以待吧,反正不離這三者。如果覺得今天的內容不好懂,那就把它當成猛虎,這樣心情會好些,開個玩笑。


 諸菩薩的特點 

接下來講諸位菩薩的特點。

「菩薩三萬二千,眾所知識」

「眾所知識」,意即接下來所講到的菩薩,都是眾所周知的大善知識。

這些大善知識猶如世間之太陽和月亮,亦如世間之明目一般,其智慧、利他心、德行等各方面功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這部經典中,只提到了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和一部分主要的菩薩。然而事實上,在佛陀住世期間,以及佛陀滅度之後的2500年中,都有無數這樣的菩薩現於世間利益眾生。過去和現在如此,未來也將如此。所有這些菩薩,都被以下將講到的功德所莊嚴。

現代社會中,有些人可能因為擁有財富而出名,比如很會炒股,或是世間首富;有些人因為顏值高、外表莊嚴而出名;還有些人因為具有藝術才華而出名,比如一些明星,名揚東西方。而那些相續中具足以下所述功德之人,往往並不為世人所知。的確,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所推崇的不同文化價值觀。

那麼,當時眾所周知的這些大菩薩,都具有哪些功德呢?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作為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我們既要明了這些菩薩已經具足了如是功德,同時,我們也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具足這些功德。

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像他們那樣具足所有功德,但因為我們已經立誓成為三寶弟子,也已經發了菩提心,觀察分析自相續,具足部分功德還是能夠達到的。

這些菩薩成就了大智慧,具足了崇高的行為。「大智慧」,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本行」,具足六度萬行和崇高的利他行為。這兩者也即通常所說的智和悲。智慧是通達萬法真相的智慧,悲就是行持大乘的六度萬行,利益一切眾生,這就是菩薩的特點。

其實,如果具備了這兩點,就應該可以稱其已具足了超然的功德。或者從見、修、行、果的角度來講,大乘佛教的見解是無我智慧,行為是利他,以此而修,最後所得的果就是智悲雙運,也即「大智本行,皆成就」。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這些菩薩已經具足了一切佛陀的威神力,或者如唐玄奘譯本和藏文譯本當中所講,他們具足了諸佛的威德加持之力。可能在玄奘時期有「加持力」的說法,而在鳩摩羅什時期卻沒有出現。我們去年講《妙法蓮華經》時也提到過,鳩摩羅什會用威神力或其他詞語來代替「加持力」。所以,此處意即這些菩薩其實都具足了無比殊勝的諸佛身語意的加持力。

從這裡也能看出,身為菩薩,都不能離開諸佛的加持。我們作為佛教徒,更應該具足諸佛菩薩的加持力。這一點相當重要,甚至我也揣測,哪怕作為菩薩,一旦離開了加持力,是否在利益眾生之時也會顯得比較差勁?由此也可以推知上師和弟子之間的關係。

每一個佛教弟子,一定要具足諸佛菩薩的加持,以及本派傳承上師和根本上師的加持。如果遠離了這些加持,即使表面上看似智慧超群、辯才無礙和能力斐然,但可能實際上利益眾生的威德力還是會有所欠缺。

有些佛教徒可能自己辦道場、轉法輪很有能力,但他們從來不祈禱上師,也不會祈求三寶的加持。從長遠來看,我比較擔心這種人將來弘法利生的實力。

就像我們念誦祈禱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當佛的發願力和我們的信心兩種因緣具足時,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如果一個人有特別虔誠的信心,對自己的傳承上師們經常祈禱、承侍、觀想,對諸佛菩薩和護法神經常念誦祈請,加持力源源不斷地融入自己的相續,則哪怕他個人能力薄弱,但依靠上師三寶無形無礙的加持力,再加上自己的信心和前世的因緣,在現實生活中行持辦道場等任何弘法利生之事,都會輕而易舉。因此,我認為這種緣起非常重要。

希望佛教徒都能時常祈禱諸佛菩薩。但一些人平時都忙於掙錢,往往只在開心時才念兩句佛。而另一些人雖然聞思,卻從不祈禱。就像學校里講佛教課的老師,只在學習和講課時拿起佛法書本,或是獨自閉目枯坐,而對於自身與諸佛菩薩的感應道交,以及諸佛菩薩的加持力卻缺少信心。我認為,只要具有虔誠的恭敬和信心,即使是一位純學術者,也能在其研究領域得到更廣更深的收穫。

佛教不僅只有單純的學術理性層面,更有感性體悟的甚深層次。

這種感性認識層次超越言詮,其許多體悟都與心聯繫在一起。如果未以真誠心去接受,那你的收穫只可能局限在內外密意義當中的外和內的部分,而得不到密的部分。佛法的密義唯有通過堅定的信心和強烈的希求心方可獲得。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此經後面是一些故事性情節,可能沒有太多發揮空間。前面這段,我盡量把大乘佛教中的一些辭彙給大家作一些解釋。前輩大德們的注釋中對這些辭彙都有很多種註解,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解釋。

「為護法城」,有些注釋將「法城」解釋為實相,「護持法城」就是安住於實相的意思,這是從甚深般若方面進行的解釋;而從字面意義來說,就是這些菩薩為了護持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主的諸佛菩薩的佛法之城。 

「受持正法」,即通過諷誦等聞思修行來受持。如果自己沒有受持佛法,所謂的護持,猶如蒸沙成飯,完全是一句空話。所以,菩薩們為了保護「法城」,首先自身要完全能受持佛法。

同樣,我們若欲保護、弘揚佛法,令更多的世間人因接觸它而受益,自己就一定要先明了其中的甚深意義。相反,如果我們自己不去聞思修行,就難以通達佛法的意趣。

在佛教中,護持正法功德魏巍。雖然聞思修的功德已難以想像,但護持正法的功德更勝於此。(此處意義和後文略有矛盾,但也許上師在此是想強調護持正法的重要性。)如《地藏十輪經》云:「千俱胝劫中,智者勤修定,所生勝覺慧,不如護我法。」在千百萬劫中,有很多智者精勤地修持禪定,其生起的甚深智慧與功德,遠遠不及短時間中護持本師釋迦牟尼佛教法的功德大。


眾所周知,所謂「正法」有兩種,一是教法,一是證法。護持有多種方法,包括個人聞思修行、建立道場等,如果實在能力不足,也可以在大學或企業中建立一些學佛的社團小組、佛法研究中心等機構,這也算是護持正法。

我們通過聞思修行來弘揚正法,在末法時代顯得尤為重要。

大家不要認為護持正法只是高僧大德們的事情,跟自己毫無瓜葛,這樣的想法非常狹隘。作為佛教徒,我們每個人都有弘法利生的責任。尤其是學了大乘佛法之後,更要具備荷擔如來家業的使命感。那怕只是剛剛皈依,獲得了法名,同樣也肩負了重任。

這好比一個人雖然剛剛結婚,但從此已經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一樣。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自己只是佛法的享受者,別人才是佛法的護持者與弘揚者。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領受佛法的真正內涵,否則沒有能力荷擔起護持和弘揚正法的重任。那怕只是學到部分內容,也可以與別人分享。

弘揚的目的,並非是為了擴大佛教徒的隊伍,而是要發自內心地希望三界輪迴中的所有眾生都能獲得解脫。以此純潔的發心來護持和弘揚佛法,不管在什麼時代和國家,這樣的心態都正確無疑

正如《大般涅槃經》所說,為了護持佛法,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可以手持尖刀、寶劍(槍倒沒有說,那個時候還沒有槍)來護持佛法,但要求不能殺害眾生,只是拿刀震懾對方,不能致人於死地,畢竟戒殺是第一戒。

一般來講,比丘拿槍可能不太莊重。有些電影里有比丘拿槍參戰的情節,我們看了都很不認同,在不同場合中也說過:這是侮辱出家人嗎?怎麼能這樣?但實際上在《大般涅槃經》中已經對此有所開許。這不是要我們拿著刀槍跟誰作戰,而是在危急關頭,仍然要盡心竭力地勇猛護持如來教法。其實,這樣的心態不僅佛教會提倡,其他宗教也有相似主張。

我剛開始還不以為然,現在卻比較理解。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文化,有的宗教為了護教,甚至可以殺害人類。當然,這種做法過於殘忍,佛教是不敢苟同的。但為了保持自己宗教的頑強生命力,而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我們也應當互相理解。畢竟,一個古老文化的毀滅,也是很可惜的事情。

(上師喝水,笑)我為什麼笑呢?翻譯說我講得太快,讓我至少喝四次水,現在已經是第三次了。(眾笑)

 利益眾生,迎難而上 

以前法王如意寶講得更快。九五年我去新加坡時,看到同聲傳譯特別方便,就躍躍欲試地買了儀器回學院,摩拳擦掌地準備大幹一番。當時法王如意寶正在講麥彭仁波切和無垢光尊者的教言。他的語速特別快,我一試就有點後悔了,發現自己完全是自討苦吃,因為根本跟不上他的節奏,當時沒有漢語本,又要念又要翻譯。聽到藏語的同時就要說漢語,簡直難如登天。所以我深知,同聲傳譯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們這次要求不高,大概翻譯就行,這也是創造一種緣起,希望以後能依靠不同的文化與語言,讓更多人沐浴到正法的甘霖。我每次出去都感覺非常明顯,一定要迎難而上,突破自己的舒適區。

現在國內外很多年輕人,英語、法語、阿拉伯語等等都非常不錯,希望他們在學習不同語言的時候,能多學一學佛教的專用辭彙和內容,這是很有必要的,或許將來可憑此利益眾生。按照大乘佛教理念,尤其是寂天菩薩在《菩薩集學論》中講到,只要能夠利益眾生,什麼行為都可以做。

我們這次通過不同種類的語言來同聲翻譯,使英語和日語的聽眾也能同步聽聞。剛開始我有些擔心,英語聽眾的人數應該沒問題,但日語聽眾的人數會不會很少啊?我就給同聲傳譯的人說:哪怕只有一個人聽法,也要轉法輪;但如果一個聽眾都沒有,那就不用翻譯了。(眾笑)

現在我們在這方面,不需要有任何擔心了,因為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各方的效果還是很不錯。所以,大家也有必要創造一些緣起吧!現在英語和日語的聽眾都很精進,我對此也特別讚歎。然而,大多數聽眾只是剛開始的時候很精進,卻很難持之以恆。但要想護持佛法,卻需要這樣的毅力。

「能獅子吼,名聞十方」

「能獅子吼」,

菩薩們的獅吼聲可以震懾所有具邪見的眾生,獅子是百獸之王,它發出的吼聲,令所有動物膽戰心寒,不敢發起進攻。同樣,菩薩所證悟的空性智慧以及佛教的所有理論,沒有任何外道能夠推翻。這不是佛教自我吹噓,佛教的般若中觀思想,是任何人都無法超越的。宣說一切萬法空性的智慧之聲,就是所向披靡的「獅吼聲」。

我經常要求你們要多學一點中觀。中觀學得比較好的人,無論是自己的境界還是其他各個方面,都特別有自信。否則,自己去到一些佛教群體當中時,也誠惶誠恐,既不敢提問題,也害怕別人提問。但如果能對中觀空性有所證悟,則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把握十足!這也是在佛教方面的一種胸有成竹的境界吧!

我們現在的課程,包括學會的課程配置方面,即使不能學習五部大論的全部課程,至少也要學習中觀。去年學會已經開了五論班,但學習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後來五部大論的課程就相應減少了。

以後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給大家再次傳講中觀的課程。因為以前講的時候聽眾比較少,講得也非常簡單,當時講的主要是《中觀根本慧論》、《中觀四百論》等。早期來喇榮的佛教徒,我給他們也講過很多中觀。但不知道錄音是否齊全。

以前曾與印度的南卓堪布一起出去,他給我說:「早期在佛學院講過很多中觀,小孩子們天天學我的中觀,聽我的磁帶。」堪布說的「小孩子」,是指現在的年輕人。現在我們學院的「小孩子們」有沒有學,我不太清楚。因為中觀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所以我們還是要重視,包括學會的成員。若能通達中觀,很多的佛教思想就能融會貫通。《中觀根本慧論》、《中觀莊嚴論》和《中觀四百論》等中觀論典,特別能對我們的生活,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菩薩的獅吼聲威猛有力,名聲遍布十方。這些菩薩們都是很出名的,像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等,三界眾生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下至地獄,上至天界,可謂威震四方。不像我們人間的某些名人,在美國家喻戶曉的人,中國人不一定知道;中國婦孺皆知的名人,美國人也不一定了解;印度的名人,日本人也一無所知。但這些菩薩的威德力和發願力,卻威名遍於十方世界。同樣,相續當中真正具有三藏功德的人,他們的名聲,也遍於十方。可能自己沒有功德的人心中會時常產生懊惱和嫉妒,但也無計可施,因為如果內在功德力強大無比,外在的名聲必然響震寰宇。《薩迦格言》里有個相似的句子(上師說藏文頌詞),忘了,現在記性不好,老了。再喝一口(眾笑),完了,四口了。(眾笑) 

「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沒有眾多人祈請,但菩薩仍然視眾生為善知識,並將其安置於安樂的果位。如果是世間人,肯定需要別人請他,他才願意做,如果別人不請,就不好意思去或者認為沒有必要去,從而放棄利益眾生的機會。

在利益眾生方面,佛菩薩並不像凡夫那麼矯情,只要能利樂有情,不用別人提醒祈請,就會自覺自愿地利益眾生,這就是佛菩薩的操行。當然,有時候也需要特殊的緣起。比如說,當時佛陀轉法輪,也是示現梵天、帝釋天請求以後才轉的。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為了創造一種緣起,以證明佛法的高深與珍貴。

因此,我們在利益眾生時,不一定非要有人勸請。自己覺得因緣成熟時,就不遺餘力地好好發心。有些人總是顧慮重重:上面沒有吩咐我,所以我不去;下面沒有請我,所以我不去……如果相續中真正具有菩提心,即使素不相識的人遇到困難,你也會施以援手,心甘情願地幫助他、利益他。哪怕在路邊看到眾生遇到困難,也責無旁貸地幫助他,這些都是菩薩的行為。

所以,菩薩一般被稱之為——無需祈請的眾生善知識、一切眾生之君主、一切眾生之友伴。

「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紹隆」即繼承或者弘揚、弘傳。「紹隆三寶」,就是指繼承三寶種姓,使之永不絕斷。一名佛教徒若經過再三觀察後,決定融入佛教事業,那他就應該把三寶的種姓和事業繼承下去。大乘佛教的三寶事業主要是利益眾生,也就是要把利益眾生的事業世世代代不斷延續,使其綿綿不絕。

「三寶」就是能讓一切眾生獲得身心安樂的覺悟者、理論思想和學修團體。將這樣的三寶事業弘傳下去,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弘揚三寶事業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障礙,都不能畏懼、傷心甚至退失。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即使遭遇世間的困難,我們也應該勇敢地面對。其實,心越堅強,困難越無法加害我們;心越是脆弱敏感,違緣反而會紛至沓來。

(這是什麼快餐面的味道?……窗外飄進來的?……可以,沒事。是不是有些沒來上課的道友在煮快餐啊?煮了一大鍋?……嗯,他們現在可能停下來了……)(眾笑)

剛才講到,我們作為佛教徒,有責任延續三寶的種姓和事業。就像世間很多其他宗教,他們的信徒尚且會在行為上護持本教的莊嚴和規則,我們也應該清楚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降服魔怨,制諸外道」

「降服魔怨」,是指菩薩降服了一切四魔。四魔,就是我們常講的煩惱魔、蘊魔、死魔和天子魔。菩薩已經證悟了空性,就不會產生以貪嗔痴為主的煩惱魔障,煩惱魔就因此而消失了;一旦煩惱魔銷聲匿跡,對五蘊就不會產生執著,五蘊魔也隨之土崩瓦解;五蘊魔一旦滅盡,對死亡就無有恐懼,死魔也隨之煙消雲散;天子魔是指魔王波旬的危害,既然對死亡都沒有恐懼,天子魔自然無從產生。

所以,所謂的降魔,並非手持兵器去摧毀外在的魔軍,而是降伏內心的魔障,降伏那些因自心執著而引起的,給眾生帶來痛苦的心魔。

「制諸外道」,就是制止所有的外道。以前古印度有96種外道,比如勝論外道、數論外道等。現在的外道主要不是指這些,而是指斷見派和常見派。斷見派認為,所有的一切,只是曇花一現,除此以外什麼因緣都沒有,一切都是斷滅的。這種宗派的觀點,完全是一種邪見。若以緣起法來衡量,眾生並非沒有前世後世,萬事萬物也並非無因無緣,所以說這種教法非常荒唐。

還有一種叫做常見派。常見派認為,包括造作者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常有的。但無論是以佛教的邏輯來分析,還是以現代的科學道理來觀察,這個觀點都無從立足。恆常不變的結論,會招致無窮禍患。

所以,除了常見派和斷見派,所有其觀點既不符合認知邏輯,也不符合世間規律的宗派,都稱之為外道有些人對於外道可能會有很狹義的解釋:除了佛教以外的都是外道。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合理的。我們在尋找真理的過程中,只要不符合真理、不符合真相的宗派,我們都沒有必要去承侍和恭敬。

「悉已清凈,永離蓋纏」

已經完全清凈,徹底遠離了蓋和纏。「蓋」就是「五蓋」,主要是指貪慾蓋、嗔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和疑蓋,也就是我們講禪定時提到的五種煩惱。蓋就是讓我們被覆蓋、被蒙蔽,無法繼續前進,無力採取行動,故而很多煩惱會用「蓋」來稱呼。  

「纏」講的是「十纏」,即無慚、無愧、嫉、慳、悔、睡眠、掉舉、昏沉、嗔忿、覆十種煩惱。按照《俱舍論》以及《阿毗達磨論》等很多論典所講,纏是指眾生已經被緊緊纏縛,無法獲得自由和解脫。諸佛菩薩己經永遠離開了所有的五蓋十纏等煩惱。當然,我們作為後學者,現在還沒有能力完全遠離五蓋十纏,但要盡量控制煩惱。

身為凡夫,我們總會有一些毛病。有了毛病,就要設法逐漸減輕。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只要一皈依,就能立刻斷除所有煩惱。有些人會對此憂心忡忡:哇,我還有煩惱,該怎麼辦呢?於是傷心、痛苦、絕望……這樣也沒有必要。慢慢走,可能會快快到。對吧?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這些菩薩的心恆常安住於法性。通達一切萬法實相以後,就會無有任何障礙,從而獲得解脫。《入菩薩行論》中經常講到:如樹而安住。不管遇到任何外境,都不被其所擾亂。內心完全安住,如如不動。我們前兩次課也講到:遭遇任何事,勿擾歡喜心。我也經常引用這個頌詞。不管遇到任何外境,都要保持內心安住。

但我今天在工程會議上卻沒能做到。我們這裡有些聽眾知道,其實有時候我是顯現的,但今天是真的,有自相的煩惱。(眾笑)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這樣,工程實在難以為繼。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解脫,意思是遠離了所有執著之後,心保持在很敞亮、寬鬆的狀態之中,能無礙地斷除一切障礙。藏文當中講的是「斷除一切障礙的解脫」。菩薩都有這種功德。雖然按照我們現在的境界,想保持內心安住、無有障礙,從而獲得內心的解脫,的確有一定的困難,但還是要努力,努力是達成目標的關鍵。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念」指的是正念;「定」是禪定;「總持」是不忘陀羅尼等等;還有辯才,都能無有間斷。洞察自己三門相續的正念一直保持不間斷;光明空性無二無別的禪定也不間斷;詞、義、咒、忍等總持功德不間斷;同時辯才也不間斷。這些都是菩薩的特殊功德。

 七種辯才 尤其是辯才無礙,在《大智度論》與《華嚴經疏》中講到七種辯才,這裡稍微給大家講一下。

辯才無礙當中,首先是捷辯捷辯的意思,就是對於任何問題,都能用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予以回答。第二個是迅辯,三言兩語就能簡單快速地回答,而不是在別人提問的時候,就避而不答說:「我休息一下再回答你。」菩薩不是這樣,都是很快速地予以解答。第三個叫做應辯,回答的時候,能顧及對方的心態、文化背景,以及根據時間、地點等等而因材施教。這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我們真的需要善於回答問題。比如說,一個世間人問你問題,結果你用佛教的勝義諦、世俗諦等字眼來回答,但對方根本就不懂什麼叫勝義諦、世俗諦,那無異於對牛彈琴。同樣,如果讓西方人來回答東方人的問題,可能也很難正確無誤。所以,針對根機不同眾生的隨機應辯不可或缺。第四個是無錯謬辯,即非常契合真相,以理服人,不會違背真理,沒有任何錯謬地回答。

第五個叫做無斷辯,在回答的過程中不會間斷,妙語連珠、滔滔不絕。不會一有人提問,就馬上停下來。我們有些人一遇到別人提問,就:「啊?嗯……(上師做撓頭狀)我想一想……」(眾笑)不是這樣,而是單刀直入地就能給出正確的答案。第六種叫做豐義味辯意義豐滿,內涵深邃,教證、理證、比喻都浩如煙海。就像《妙法蓮華經》中廣大無垠的教義、教證、理證、比喻等等,可以從多個側面給予無窮無盡的回答。第七種是一切世間最上妙辯,這是世間最好的方法,包括聲音如雷,回答方式讓人感覺神清氣爽,不刺耳,不會刺傷他眾的心等五種功德。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

布施、持戒等六波羅蜜多就不廣說了,這些菩薩都具足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方便和力,其他譯本當中是十波羅蜜多,前面包括了最究竟的般若波羅蜜多,然後還要加上智慧波羅蜜多、大願波羅蜜多,這樣一共是十種波羅密多,所有波羅密多無不具足。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這些菩薩已經獲得了無緣空性的智慧,到達了無生法忍的境界。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

能夠隨順眾生,轉不退轉法輪。隨順有十項隨順等很多解釋,但實際上就是隨順眾生,轉不退轉法輪。菩薩是隨著眾生的根機意樂而轉法輪,永遠不會退轉。凡夫也會暫時給別人轉法輪,但往往到後來就退避三舍了,法輪沒有了,轉不起來了。

我對有些輔導員曾寄予過厚望,也認為有些堪布、堪姆在利益眾生方面,無論是口才、辯才、智慧、利他心等各方面都好像挺不錯,但後來卻出現了一些問題。也可能是他們自己的福報不夠吧,最後不要說轉法輪,不轉邪法輪就不錯了。這些人如果倒轉法輪,還是有些危險,因為他們有一些聰明才智,又對佛教略知一二,如果改行轉邪法輪,可能更具有危險性。但菩薩是不會退轉的,而凡夫卻很難持之以恆。

有些法師,法輪轉著轉著就累了,轉不動了:「啊,現在就休息吧,該休息了,不用轉了,可以了。」但真要轉法輪,我希望大家都能堅持到底。轉法輪很重要,我在此也祈請大家廣轉法輪。再講一點點吧,好像不太多了。

「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善解法相」,能夠了解眾生的法相,就像《俱舍論》裡面講的各種法相,《妙法蓮華經》裡面也講到牛車、羊車、馬車等不同乘的法相。

「知眾生根」,同時又知道眾生的根機。了知眾生根機很重要,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如果不知眾生根機,哪怕做一些簡單的事,比如調解兩個人的矛盾,也困難重重。不要說是講密法或顯宗,哪怕是處理一些與信仰沒有任何關係的世間事務,都需要了知眾生的根機。

「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不被眾生所轉,能涵蓋一切眾生,無所畏懼。此處是指,用智慧覆蓋眾生,而不被眾生所轉。菩薩具足無我的智慧,完全可以毫無畏懼地調伏所有眾生。有些注釋當中對畏懼是從四個方面來講的:總持無畏懼,就是陀羅尼無畏;知根無畏懼,就是了知根機;能答無畏懼,回答眾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毫無畏懼;除疑無畏懼,遣除一切懷疑無有畏懼。如果我們學得比較好,肯定可以做到無所畏懼。

我昨天講完課以後,聽了所有的輔導,我還是很開心的。輔導員一個比一個年輕,智慧一個比一個銳利,講課的時候也沒有壓力,毫無畏懼,希望你們以後能繼續發揚光大,這樣的聞思修行應該是很好的。

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沒有其他五欲的干擾,專心致志地聞思修行,對佛教的懷疑與邪見,也可以在大眾面前展示出來。這樣很多疑惑都能夠得以遣除,對未來的弘法利生也必定會有很好的作用。

今天就講到這裡吧。

(上師接過轉經輪,開始轉。)給你們看一下,否則我的轉經輪誰都看不到,擔心除了山裡的人以外,其他人都不用轉經輪。今天聽課的人,都拿上轉經輪,一起念誦《普賢行願品》來迴向。剛才講到「蓋諸大眾,得無所畏」,我們應該拿著大大的轉經輪,沒有一點畏懼感。這種無所畏懼,不是膽大妄為地拿著武器和別人打仗,而是心裡已經獲得了自在,獲得了智慧。

現在很多人缺乏安全感,生活中時常驚慌失措,在家裡小心翼翼,感情上患得患失,做生意誠惶誠恐,與別人交往畏首畏尾,接觸父母時瞻前顧後,走夜路也膽小如鼠……等等等等。

但如果有了智慧,就所向無敵、堅不可摧了——「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地藏經》是《華嚴經》的一品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懃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
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

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爾時,佛讚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地藏經~~


  這個是他們師徒兩人的一段對話。地藏菩薩涕淚哀戀,他哭得很傷心。對不對?地藏菩薩有沒有哭啊?那麼一個大男人有什麼好哭啊?對不對?跟師父講話哭什麼?這是一種形容,形容他的感動,形容他對於度化眾生的這種艱苦使命,他堅忍不拔的一種狀態。那演戲當然很好演,這就很感動,很感人的,要懂得這種表達的方式。那麼他說他已經盡力了,他非常盡力,也將繼續盡力,沒有問題。

  這裡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這是你人性當中所不能承擔的,一般人說,我都這麼認真了,你還這樣不信任我,還交代什麼?這就是凡夫的人性。你在做,師父就是知道,因為知道所以才要再跟你付託,這個付託是對你的一種肯定跟加持。可是人性就不一樣」我知道了你不用講了,我已經在做了,你都沒看到,你才會講這樣。」有沒有?這個叫災難。

  因為你是用你的大腦在思考。你在做,不要人家講,可你不知道人家對你的做是肯定的,因為贊同,所以付矚你,但是你的我執跟我慢,就不容許人家再這樣講,那換句話說,那你比你的領導更大就對了,你應該是你領導的領導才對,就變成這種狀況。這樣的時候,你就不是應對進退的問題而已呀,你是人性有嚴重的缺失。所以我們跟各位講,人與人之間相處,你要懂得聆聽、欣賞、接納;你要懂得珍惜、尊重跟包容;你要是不能這樣子圓融運作的話,那你就是那剛強難化。你知道嗎?再好的機會,你都會喪失。

  到這個地方,你再回過頭來再看另外一個問題,不管是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或者覺華定自在王如來,那麼他們跟釋迦牟尼佛有什麼關係?

地藏菩薩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那應該是從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或者覺華定自在王如來那邊來。那現在呢,他幹嘛對於釋迦牟尼佛涕淚哀戀,對不對?這個是你人性中很不可承受的,因為你執着你自己,執着你的,你的師父,你的佛,你不能尊重別人的佛。

  現在你看,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講經,地藏菩薩本尊分身統統來了。照講,地藏菩薩應該要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那裡呀,應該要在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那裡集會才對。怎麼跑到釋迦如來這裡來呢?所以我跟各位講,在法界中,任何一個點都可以成為法界的重心,佛轉法輪,菩薩就到。

  那麼他這個地方這樣講,其實是跟《華嚴經》講的一樣:十方過萬佛剎外,昔有同名功德林如來,遣其上首弟子功德林菩薩,來供養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就跟這個情況一樣。

現在呢,地藏菩薩只以單一的狀況來講,在忉利天宮。其實這裡還有好多菩薩來,只是這一會針對地藏菩薩這個地方講。

所以《地藏經》是《華嚴經·忉利天宮品》當中的一小段,專講娑婆世界剛強難化眾生的狀況,它是《華嚴經》裡頭的一部分。因為從這個經文的這種分身狀況來講,跟《華嚴經》的結構完全一致。

  那應該是2004年還是2005年,我上五台山,老和尚,因為我們常吵架,他跟我談這件事情,他也很沉重的付託,也不太敢講,他大概是怕我拒絶,所以他很謹慎的講:「我師父啊,他就是《華嚴經》跟《地藏經》,我承其教法,也是《地藏經》跟《華嚴經》,地藏菩薩很靈驗,我希望你也講《地藏經》。」他就抬頭看我。我就說:「師父,從今年開始,我講《地藏經》。」「真的?」我說:「本來我們就是地藏菩薩認識的。」「有嗎?」因為他忘了,忘了就算了。

  我之所以不講《地藏經》,是人家說,他講地藏,我也講地藏,他叫夢參,我叫繼夢,就靠師父吃飯,一氣之下就不吃這碗飯,所以20年來,我一直都沒講《地藏經》。他就講,他希望我祖孫三代能夠這樣相傳,我要能講《地藏經》。我們地藏這些行法整理,是從他這樣開口以後開始整理。老人家有此期望,對不對?那你要孝順,只有依教奉行,要不然怎麼孝順?我們是依此而來。

《地藏經》是《華嚴經》的一品

  但是,他在這時候跟我講:「我跟你講,《地藏經》是《華嚴經》的一品,我講不上來,要接在哪裡。」他知道,但是他講不上來。我跟你講,這裡頭有很多證據,光是這個模式,這個思維模式跟語言模式,就是《華嚴經》的;而且你要知道,譯者跟《八十華嚴》的譯者同一個,都是實叉難陀。對不對?那你就知道,當時實叉難陀在翻譯的時候,這一品經很不好處理,所以它單獨流通,所以叫眷屬經。這是很清楚的,你今天能聽到,很難得。

  我們老人家每天都誦《地藏經》,誦一部,早上起來就誦。他早上起床修十個法,這《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其中一個法。他知道,他感受得到,但是他講不清楚。有關這一個部分,就是這個地方,我是跟各位提一下,要附帶的這個部分。

  那前面是付託,後面是讚歎,說廣度將畢,即證菩提。他的意思是所有眾生的心靈深處,他必須靈性覺醒,大概所有眾生的靈性啊,即將全面覺醒。

這句話,他事實上的意思是告訴我們,未來前途一定美好。知道嗎?這個世界將來會更好,所以你不要以為2012年……那又怎樣?對不對?對於地球災難或世界末日的預言每年都有,你別擔心。任何混蛋要預言地球末日啊,無有是處。這個在《地藏經》裡,佛講得很清楚,廣度將畢,即證菩提啊,好像是講地藏菩薩,他的意思是說所有的眾生都將覺醒嘛。所有的眾生都將覺醒的意思,就是這個世間娑婆五濁惡世啊,即將轉為極樂淨土。那不是這樣嗎?大家都覺醒了,不是極樂嗎?對不對?只有那不覺醒的才在三惡道裡呀。這是釋迦牟尼佛跟地藏菩薩授記的,講得很清楚啊。他不只說前面吶,那永離諸苦,遇佛授記,那個是一般眾生啊,這裡授記的是地藏菩薩。這提供給各位做個參考。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第2課完整版



三世諸佛如何發願

我亦如何發願



第二課

今天開始講《維摩詰經》。前面已經講了第一堂課,本周當中,明天繼續講《維摩詰經》,周三講《孝經》,周四和周五講《大乘經莊嚴論》,本周六沒有課。

 聞法應善始善終 

在宣講《維摩詰經》之前,已經做了一些準備。去年就開始宣傳鼓動,今年開講以後,想必剛開始會有很多人興趣盎然。我前面也講過,聽佛法不同於看戲劇電影。看電影的時候,當即就容易被深深打動:哇,這部電影拍得太好了!同時感受到裡面的酸甜苦辣。但講經或聽經,卻不一定能有立竿見影的收穫。

我們從一些前輩大德與修行人的生平事迹就可以看出,他們始終把聞思修行當成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事實也是如此。

有些人剛剛對佛法有了一點信心,有些人對什麼是佛法都一無所知,一聽說《維摩詰經》很殊勝,就很好奇:這部經到底是怎麼樣的?聽了有什麼感覺?於是跑來探聽究竟。這種人想品嘗到佛法的甚深美味,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企及了。

一開始就給大家這樣泄氣或許不是很好,但先將醜話說在前面,還是有所必要的。學習佛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聽一、兩節課立馬就能受益匪淺的。所以,此次傳講《維摩詰經》,我個人非常重視;作為聽眾的你們,大多數人也很重視,希望你們能有堅定的信心,心態要穩重,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頭有尾、善始善終,經常半途而廢是不太明智的。

這些道理,也算是我的肺腑之言。以前我們的大恩上師在講一部經論之前,也會有這樣的教言。剛開始聽法時,我們的態度比較隨意懶散,但真正進來以後,就不應該隨心所欲地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學習應該有學習的樣子,這樣才能對改變自相續有所助益。

如果是抱以好奇心或試探的心態來聽課,則會因為態度不夠端正,其結果也收效甚微。因此,首先要給大家申明,這幾天你們旁聽式地聽聽也可以,但過了兩、三堂課之後,基本上聽眾也穩定下來了,之後我們才會認真地講後面部分的竅訣。


樂園寶寶現場實拍

 念課誦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維摩詰經》的前面,只是一個開場白,沒有很多的客套話。就像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先要交代時間、地點,描寫一些當時所發生的情景等等。

經文剛開始,會描述五圓滿方面的一些法。到了中間,足以對治我們相續中的煩惱、痛苦的教言,也會非常尖銳、殊勝。因此,作為聽眾,大家應該有這種心理準備。

當然,你們也不要認為,我這樣說是不是期盼很多人一直聽下去。現代人是非常自由的,尤其現在互聯網時代 ,不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難以控制一個人的心態。能給他人留出一些自由的空間,才是明智之舉。對於聽法者人數,我個人並沒有什麼執著,而且也不可能讓現有的聽眾一個也不退。

我很清楚地了知眾生的心態走向與演變,只是有些話說了以後,或許對個別人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我認為,課前課後的念誦非常重要。首先,念誦前面的加倍咒,可令當天或當時所做的善根很多倍地增長。誦一遍《八吉祥頌》,就能成辦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所欲。供養諸佛菩薩的儀軌,是上師如意寶特意安排的。

以前我們開普賢雲供法會時,剛開始並沒有這些內容,後來加上了雲供咒,每天的課都具足對諸佛菩薩供養的咒語,作水、燈、樂器等供養,可以積累數不勝數的資糧。

七支供與受持大乘菩薩戒儀軌的功德,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故不贅述。中間還有《大自在祈禱文》,原來因為時間關係,上課的時候只念了一遍。後來覺得其加持力非同小可,於是在一年前,便號召大家發願念誦一萬遍。

作為念誦禮物的紅念珠,前段時間持明法會的時候,也經過僧眾加持了,最近一直放在我的玻璃書房裡,準備天天加持。我要求他們放在這裡七天,但因為我事務繁忙,有時候忘記加持了,昨天就是這樣忘得一乾二淨,所以今天要補一下,念一點緣起咒等等。

《大自在祈禱文》可以加持懷業成就。雖然表面上看是一顆普通的紅色念珠,但現在好像已經積聚了十多億以上的共修功德,這是不可思議的能量。

我深信,世上真的有加持和功德存在。凡是已經念完的,就有紅念珠,現在還沒有念完的,那就沒有辦法,只有明年或以後再說。

課誦裡面還有《釋迦牟尼佛儀軌》,2002年,我在翻譯《釋迦牟尼佛廣傳》之後,對佛陀生起了極大的信心。我當時想,如果每一個佛教徒在上課時,都能祈禱釋迦牟尼佛該多好啊,於是,就將該儀軌加了進去。

另外還有《蓮師七句祈禱文》、《普獲悉地祈禱文》、《上師瑜伽速賜加持》和供護法儀軌等。前段時間也講過,課後的《普賢行願品》同樣非常重要。

儘管課前念誦內容較多,全部加起來剛好半個小時。

課後的念誦也就是十分鐘左右,如果有時間參與課前課後的念誦,則哪怕是一個懶惰者,依靠上課時的念誦,也基本能完成一天的念誦功課。

有時候我特別忙,除了《文殊真實名經》、《一子續》以外,好多功課都放在課前課後,這樣大多數時間都可以完成。這是關於念誦重要性的簡單介紹。

假如時間允許,就應該盡量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來圓滿課程和念誦。

如果是比較虔誠的佛教徒 ,家務和工作不是特別忙,就應該能空出時間來。哪怕實在無法參加,也不要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是大罪人、大惡人,該修的修不了云云。

最近有不少佛教徒總是覺得自己修行不好,天天懲罰自己,甚至不吃不喝。如果經常如此,反而會令修行效果越來越差。其實大可不必,只要儘力了就好。

我個人認為,自己哪怕明天死,今天也不會有強烈的後悔心。雖然出家之前造過一些業,但沒有造過像殺生之類的大罪業。出家之後雖然不是最精進的,但還算比較努力,所以沒有什麼追悔的。

當然,後悔心有時候也很重要,比如在懺悔的時候就需要後悔,但要適可而止,不能吹毛求疵。如果一直沉浸在強烈的後悔之中,連吃飯、睡覺等日常生活都受到影響,這樣連基本的善法也很難繼續,就得不償失了。因此,在修持善法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懺悔,另一方面也需要如理如法地繼續行持善法。

有些人,特別是一些西方人會質疑我們的念誦是否過多。對不相信儀軌的人來說,半個小時的課前念誦加上十多分鐘的課後念誦,確實稍顯過多。但對特別重視修行的專業佛教徒,尤其是對金剛語的念誦特別有信心的人來講,四十多分鐘的時間,也不算多。希望有時間的時候,大家都能堅持念誦,以此可積累不可估量之功德 。

我也經常說,上師如意寶以前特別強調課前課後念誦的重要性,我自己也是如此。

前段時間,我一邊接待一邊念誦。但在接待的時候,有些人顯得痛苦不堪,或者情緒激烈,導致我口裡的念誦經常中斷。念到精華之處,卻常常心不在焉。後來覺得特別可惜,所以就把接待時間提前了。念誦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所以盡量之前就把該做的事情做完。


 課誦時應使用轉經輪 

還有一件事情,學院的大多數四眾道友都很好,課前課後都拿著觀音心咒轉經輪(上師讓旁邊人把轉經輪拿過來)。一般我課前課後念誦時,是用這個轉經輪,但你們視頻上看不到,看到我的時候,轉經輪都「下班」了。(眾笑)

從七點半開始,我一直使用轉經輪,到念《上師瑜伽速賜加持》或《文殊禮讚》時才結束。這個轉經輪的中間,是《大解脫經》,上面是觀音心咒。它以前的主人,是一位很有加持力的上師。他在文革期間,都一直在用。我想盡辦法得到之後(眾笑),也經常轉動。

我們這裡的道友,應該都沒有我這麼大的轉經輪。我如此示現的原因,是因為考慮到很多人眼睛不太好,我拿個小小的轉經輪,可能大家看不到(眾笑)。為了讓大家看到它,才決定用這個大轉經輪。凡是在這裡上課的人,大家課前課後念誦時都看得到。

我對學會學員也要求,課前課後都要用轉經輪,但好像還是很多人沒有拿。我到一些城市裡去的時候,發現有些人學習了近十年,都還根本不會使用轉經輪,像這樣「啪、啪……」(上師模仿,眾笑)希望你們課前課後如果沒有其他研討等佛法上的事情,最好拿上轉經輪。

我看到西方有些人也非常喜歡轉轉經輪,以前的有些上師也特意強調要弟子用轉經輪。我去過的一些道場,他們所有的上師、法師和弟子,課前課後都用,平時自己也用。有些地方還沒有形成習慣,有些人不理解為什麼要轉,甚至覺得轉得頭暈(眾笑),這都是因為對它的作用知之甚少。

以前我也講過,轉經輪的功德不可思議。

這在經典、論典和續部裡面也有提及,前輩大德也反覆強調其重要性,其中有一些翻譯成了英文,漢文的也比較多。上師如意寶在接近圓寂時,在他的幾個希望當中,都包括了使用轉經筒的要求,原文收錄在《不離》當中(上師問周圍的人:「《不忘》還是《不離》?……《不忘》,是吧?」)

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後在課前課後的念誦中,都要養成拿轉經輪的習慣。

雖然很多人暫時不適應,但哪怕從世間法的角度來講,使用轉經輪也確實對我們有諸多益處,例如保持身體健康,令相續生起慈悲心,加持自己生生世世不離三寶等。

即使是業力深重之人,當其臨命終時,若將轉經輪置於枕邊,則可保其不墮惡趣。使用轉經輪的功德利益不可勝數,不過今天我們暫時不講。總之,作為虔誠的佛教徒,大家一定要經常使用轉經輪。


我看到極個別常住道友很少拿轉經輪,也不知是手有毛病還是心態有問題。剛來不久的道友因為不懂還情有可原,但長期在學院聽課的人也如此,就實在有些不可理喻了。前後左右的人都在轉,你一個人不轉也不太好。希望今天我提醒之後,這些「頑固分子」從下堂課開始也能動手搖起轉經輪。不過,你們如果實在抗拒,非要「如如不動」也沒關係,這也不是什麼大事。


下面開始正式講課,先念傳承。

(上師念傳承。)


中間有一段內容在漢文中沒有,懂藏文的人可以看看經文,從


到 之間,這部分內容在唐譯版和個別的英文版中有。

前面也給大家講過,《維摩詰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箇中原因很多,我們會在後面一一介紹。

 經名  

在開始講授正文之前,首先給大家講一講經名——《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是居士名,這位叫維摩詰的居士依靠佛力加持,宣說了一些道理,這些道理由佛陀認可,諸佛菩薩作加持,由此形成了這部經典。

眾所周知,佛經名稱通常有諸多安立方法:有些依靠地名安立,比如《楞伽經》,楞伽就是地名;有些經名以時間安立,如《父子相會經》,是在「父子相會」(即佛陀成佛後與其父凈飯王相會)時所說;有些經名是以祈請者的名稱安立的,比如《梵天請問經》、《佛為婆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是祈請者向佛陀請轉法輪,雙方對話所形成的佛經;有些經名是從意義上安立的,如《十地經》,顧名思義,經中宣講了一地到十地菩薩的不同境界和功德;有些經名以偈頌數量安立,比如《般若十萬頌》、《般若八千頌》;有些經名以比喻安立,如《金剛經》、《妙法蓮華經》;還有些以作者安立,如《維摩詰經》里有很多內容都是維摩詰所說的,所以叫《維摩詰所說經》,此外還有《心經》,觀世音菩薩通過佛陀加持,宣講了五蘊皆空的道理等等。如前所述,《維摩詰所說經》就是以作者安立名稱的經典。

 不要被狹隘的思維方式蒙蔽 

在這部經中,維摩詰居士是以菩薩居士的身份出現的,在本經第十二品中,又提到維摩詰已經在妙喜世界成佛,名為無動如來。而在其他有些經典中,維摩詰居士則是金粟如來古佛再來。就像文殊菩薩,有些經典里稱其過去早已成佛,有些經典當中稱其現在正在成佛,有些經典里則稱其將在未來成佛。所以,有時諸佛菩薩的化現非常微妙、難以揣測,如果以我們的分別念來思維,不一定能得出準確答案。

我們應當以超越自己慣有的思維方式去接受佛菩薩的境界。上節課我們也講到,《維摩詰經》也有譯本為《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經》。為什麼不可思議呢?就是因為

佛經中的有些甚深道理,如果我們用二取分別念去衡量思維,就會像盲人摸象一般,在煩惱障和所知障的障蔽之下,無法真正通達其真實意趣。

還有一部經典是《大集經》,經中云:爾時,世尊為頻婆娑羅王說是法已。東方有國,名曰無量。彼中有佛,名五功德。常說妙法教化眾生。有一菩薩名曰日密。至心聽法仰瞻虛空。見有無量無邊菩薩從東方來趣向西方。即白佛言。世尊。我見東方無量菩薩趣向西方。以何因緣。舍凈妙國。趣向穢土。

善男子。西方過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五滓具足。弊惡眾生充滿其土。釋迦如來於中宣說三乘之法。……

善男子。汝今頗能為我作使至彼國不。我欲與欲。令彼如來善說法要。所言欲者。謂真陀羅尼。是陀羅尼成就具足無量功德。能斷欲貪。色無色貪。憍慢。我慢。一切取貪。一切五蓋。……善男子。汝持是咒至彼國土。向彼四眾具足宣說。爾時世尊即說是陀羅尼。……

爾時日密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能向彼宣說是咒。但於彼土生怖畏想。何以故。如來向者為我宣說。彼土眾生多諸弊惡。猶如生聾生盲生啞隨女人意。世尊。若有隨順女人意者。當知是人永斷善根。

佛言。善男子。汝今不為現利後利。當為饒益一切眾生。但往宣說勿生疑慮。善男子。汝非彼土維摩詰耶。何故生怖。

日密菩薩默然不對。善男子。何故默然。日密言。世尊。彼維摩詰即我身也。世尊。我於彼土現白衣像。為諸眾生宣說法要。或時示現婆羅門像。或剎利像。……為調眾生故。……

爾時彼佛告日密言。善男子。汝今不應生怖畏想。

時彼佛以瞻婆華鬘。告日密言。善男子。汝持此鬘並陀羅尼。往娑婆世界。供養彼佛釋迦牟尼。爾時日密從彼如來默然而受。」


東方無量剎土以外,有一尊佛經常轉法輪。當地有一位日密菩薩,經常看到諸佛菩薩絡繹不絕地前往西方。

有一次,他顯現上好奇地問:「為什麼我們這裡的佛菩薩都紛紛跑到西方去呢?」

佛陀告訴他:「在西方,有一個地方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釋迦牟尼佛在轉法輪,所以我們這裡的佛菩薩要到那裡去聽受佛法。我這次也給你一個陀羅尼咒,你拿著這個陀羅尼咒,可以去娑婆世界與那裡的眾生結緣。」

不料日密菩薩卻不以為然地說:「我不去,娑婆世界很臟很亂,五濁惡世的所在地我不願意去。」

結果佛陀告訴他:「好像聽說在娑婆世界有一位維摩詰居士,他與你的身體無二無別,是你的化身,你為何還要這樣害怕呢?」

於是,日密菩薩就顯現默認了。後來佛陀將陀羅尼咒交付於他,令其前往娑婆世界。

此經的描述比較稀有,我們也許難以想像。在宗喀巴大師的有些傳記中也說,宗喀巴大師的化身在五台山,也有的說他真正的化身在兜率天,還有的說在其他地方轉法輪。

諸佛菩薩可以一變成多,多變成一。若用凡夫的思維方式去權衡、評判,有些人不一定能完全信服:「這怎麼可能?」但我們不要急於否定,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我們的見識過於狹隘,對整個銀河世界都所知甚少,對微觀世界也一竅不通。

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很有智慧,有時候又有這種感覺:我有什麼智慧呀?以自己的身體為例,雖然從出生到死亡,這個身體都和自己如影隨形,但要想清楚透徹地描述它的構造,包括其生病的原因等等,都十分困難。對這個世界的真相,對諸佛菩薩等不可思議的境界,更是不可名狀。哪怕科學界的各種知識,也無法完全由自己的智慧來斷定。

有些學者,包括一些大學老師狂妄自大地認為,自己聰明絕頂,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總是洋洋自得、目空一切。一方面,這類人有自信、有「佛慢」,也非常好;但同時也不能僅憑自己的分別念,就什麼都一概否定。

就像《維摩詰經》里的一些難以想像的道理,不要過早地斷然否認。如果你要否認,就一定要有確鑿的依據。否則,僅憑自己的懷疑和無知來下結論,其結果就會像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千萬不要輕視你所不知道的真理,否則,你可能會用生命的代價來補償你所犯的過錯。」


維摩詰居士示現為一個非常特殊、不可思議的人物。他所說的經,即《維摩詰所說經》,又稱為《無垢稱經》。在漢文、藏文和英文版當中,兩種名稱皆有。音譯是維摩詰,義譯就是「無有垢染」。包括日文版中講的發音也是「維摩詰」。

(上師念誦藏文經典名稱),「折瑪美巴」是「無垢」的意思,「扎巴」是「名聲」、「稱揚」、「稱讚」的意思,「旦斌多」即「所說經」,故藏文完全可以對應。這是經典的名稱。

這次我給大家講《維摩詰經》,不準備趕進度。如果你們特別著急,可以提前離開。以前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的「妙」字,就講了6個月還是多少?(上師問旁邊的人)哦,3個月,那我們《維摩詰經》的「維摩詰」要是也講3個月,你們可能都跑了(眾笑)。不過我也講不了那麼多。我打算還是不趕時間,慢慢地細嚼慢咽,能講多少算多少,哪怕一天只講4個偈頌,也是很好的。

能夠講這部經典,我個人非常歡喜。在此也特別感謝所有的發心人員,我們的順利講聞,離不開大量發心人員的辛勤努力。同時最重要的,是感謝為數眾多的聽眾,大家利用自己最珍貴的時間一起學習這部大乘經典,這個機會和所獲功德都是千載難逢的。

學習大乘佛教的功德的確非常不可思議,如《寶積經》云:「若人以七寶供養十方剎土一切諸佛菩薩的功德,遠不及一人聽聞四句大乘佛法的功德。」

如果有人以七寶供養十方剎土的諸佛菩薩,他的功能當然不可衡量,但這種功德遠遠不及聽聞大乘佛法四句以上偈頌的功德。這個教證我曾經也多次引用。

最近,我們每天都在講聞四句以上的經文,對此我很滿意。大家一起發菩提心,前後有相似的發願和迴向,這樣的人身,便具有了無與倫比的意義和價值。哪怕是以較為散亂的心來聽受,功德也不可稱量,並且永遠不會耗盡。提及大乘經典的功德,大家也應該知其一二吧。


接下來,就介紹一下《維摩詰經》的譯者——姚秦三藏鳩摩羅什。對於鳩摩羅什,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以前我們講《妙法蓮華經》時,也做過簡單的介紹。

 譯者鳩摩羅什的故事 

 鳩摩羅什是非常了不起的翻譯家。漢地有四大譯師,分別是鳩摩羅什、真諦法師、不空、玄奘。當然,除此之外的其他譯師,功德也不可磨滅。

鳩摩羅什的父親鳩摩羅炎,是印度一位很有威望的宰相,相貌端嚴、智慧出眾。他後來示現出家,雲遊四方,到了龜茲國,也就是現在的新疆,被當時龜茲國國王的妹妹相中,並千方百計設法讓他還俗,待他成為在家人後,和他一起生活。後來,國王的妹妹,也就是鳩摩羅什的母親懷孕了。

懷孕之後的她,與以前截然不同,就像阿難和佛陀的母親一樣。她忽然間精通了很多不同的語言,相續當中生起了前所未有的慈悲心,性格變得柔和善良,具足各種功德。

鳩摩羅什降生以後,從小具足智者相——看書過目不忘,能背誦大量偈頌,具有俱生的慈悲菩提心。

當他到了七歲的時候,他母親突然生起強烈的出離心,想要出家。她的丈夫對此很不高興:「我原來是一個很好的出家人,你卻讓我還俗(眾笑)。現在你想要出家,我不同意,你這樣太不負責任了(眾笑)。」 他說得也有道理(上師笑,眾笑)。

但是鳩摩羅什的母親也很固執:「如果你不讓我出家,我就絕食。」她並不只是說說而已,有些史料記載,她在七天七夜裡一直絕食。

以後如果有人不讓你們出家的話,絕食是個很好的方法(上師笑,眾笑),就像鳩摩羅什的母親一樣。不管是對父母也好,還是對其他人,在他們能看到的地方絕食,就能達成願望(眾大笑)。不過,我們還是不要這樣決絕,否則有點殘忍,對吧?最好還是以溫和的態度跟家人商量。

七天七夜以後,鳩摩羅什的母親幾乎奄奄一息,無可奈何之下,父親答應了母親的出家請求。那時鳩摩羅什年紀還小,他提出要與母親一同出家,母親也有此意願,就像現在有些家庭,母親出家,孩子就必須跟著出家。鳩摩羅什的父親可能更加生氣了吧(眾笑)。不過,鳩摩羅什的父親後來怎樣,是否再次出家,我並沒有查到史料,雖然我很關心,但也無從知曉。

後來,母親帶著鳩摩羅什四處雲遊,到達克什米爾(今印度一帶),在那裡拜謁了很多大小乘上師善知識,學到了各種法門。

鳩摩羅什從小聰明絕頂,而且精通漢語、印度語,雖然具體不知道他的母親是現在的漢族還是維吾爾族,總之鳩摩羅什是一個混血兒。(上師笑,眾笑)

到達印度時,母親已經證得聖果,決定留在印度不再離開。鳩摩羅什本想與母親一起留在印度,但母親通過智慧觀察後得知,若他回到中國,將會在弘揚佛法方面作出卓越貢獻,只是他自身的生活會遭遇無數坎坷,承受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鳩摩羅什聽完母親的忠告之後,毫不猶豫作出了自己的選擇,他非常堅定地說,只要能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

 於是,鳩摩羅什啟程前往中國,當時的中國人普遍對功德、智慧十分重視,後來玄奘所在的唐朝時期也是如此。

因為鳩摩羅什精通顯密經論,智慧超群,有人評價他譯出的經典,還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而且後來到了漢地,由於當時漢地的佛教水平和接受能力還相對不足,也限制了他才能的充分發揮。他的名聲在西域各國廣為人知,不僅如此,其鼎鼎大名也從西域傳到了長安。

當他到達龜茲國時,幾個國家都把他當作國寶般搶奪。前秦皇帝苻堅派遣大將呂光率七萬大軍征討西域,意在爭奪鳩摩羅什。奉苻堅之命,呂光在打敗龜茲國後,準備將鳩摩羅什帶回前秦。然而在返征途中,前秦皇帝苻堅被姚萇暗殺,呂光索性在涼州自己稱王,建立了呂涼,並把鳩摩羅什控制在身邊,姚萇屢次迎請大師,呂光均未答應。

姚萇暗殺苻堅後,建立了後秦,他死後,皇位由兒子姚興繼承。姚興繼位後,出兵討伐呂涼,呂涼大敗,鳩摩羅什又被當作國寶一般,被姚興迎請到後秦。此時,他才終於抵達魂牽夢繞的中國。而在這戰亂紛呈的17年中,鳩摩羅什根本沒有機會展開弘法利生的事業,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就如文革時期,很多高僧大德也未能如願弘法利生一般。

在離開呂涼前往中國時,鳩摩羅什已是58歲。當他到達長安時,便立即著手建立第一座譯經場,並開始翻譯佛經。到71歲圓寂時,他整整投入譯經事業11年。現在西安的草堂寺就是當時的譯經場,那裡現在還保存著鳩摩羅什的舍利塔。

 鳩摩羅什的譯經事業  

鳩摩羅什當時的譯經事業可謂空前,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非前人可比。據說,其翻譯佛經300多卷,且風格獨具一格、文辭優美練達,將佛經中的重複語言化繁為簡。不過,也有一些人質疑其未逐字翻譯佛經原文,因而並未遵循佛經原意,此類爭論在當時也呈甚囂塵上之勢。

鳩摩羅什接近圓寂時,曾說:「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燋爛。」果然,其圓寂後荼毗時,舌頭未被燒爛,一直留存至今,堪稱世間奇蹟!那些誹謗鳩摩羅什的人,也終於相信大師的金剛語的確與眾不同。

雖然很多經論在漢地也有其他譯本,但鳩摩羅什的譯本卻能一直流傳盛行至今,比如《金剛經》、《妙法蓮華經》、《阿彌陀經》,以及《中論》、《十二門論》、《百論》等。上節課我們也提到,僅僅《維摩詰經》就有藏文、英文、日文、法文、蒙古文等諸多版本,但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這部漢文版,卻是所有版本中最受世人重視的,其譯作後來也成為包括凈土宗、禪宗、華嚴宗、天台宗等在內的漢地八大宗所有傳承祖師們最根本的修學經論。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鳩摩羅什翻譯的《妙法蓮華經》和《維摩詰經》,為禪宗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正是由於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金剛經》、《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等經典已被漢地佛教徒普遍接受,所以,當後來達摩祖師來到中國弘揚禪宗時,漢地弟子對空性、般若不二法門已不陌生,很容易相應。而之所以禪宗能在漢地興盛至今,也是與鳩摩羅什的發願力,及其譯本的加持力密不可分的。

我也有一種感覺,在傳講漢傳佛教的一些經論時,雖然與藏文相對照時,玄奘的譯本更能逐字對應,讀起來也更朗朗上口,但我最終還是會在諸多譯本中,選擇鳩摩羅什具有特殊加持力的譯本。無論是過去傳講《金剛經》,還是《妙法蓮華經》,都是如此。

希望大家在今後修學和弘揚佛法的過程中,也能重視這一點。鳩摩羅什的確是一位卓爾不群的聖者,與其他羅扎瓦,也即譯師相比,他對後人的發願和印持是獨樹一幟的。

藏傳佛教中也有這樣的譯師。對佛經論典的翻譯而言,雖然在文字上大同小異,但由於譯者的發願力和攝持力存在差異,所翻譯出來的經論,加持力也截然不同。也正是因為此,一些譯作在作者過世後,便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不再廣泛流傳。

聽了以上介紹,我們應該對學習鳩摩羅什翻譯的《維摩詰經》生起歡喜心,並以一種特殊的信心來接受。有些學者認為,藏傳佛教譯師嘎瑪拉西拉是鳩摩羅什的轉世,對此我不太認可。一方面,時間上不能對應;另一方面,噶瑪拉西拉也叫蓮花戒論師,他的觀點與達摩祖師存在很大分歧。這樣一來,這種說法不僅從歷史角度無法自圓其說,從學術層面來講,將這兩位譯師分開,否定轉世關係,也似乎更為合理。

 當然,這些是歷史專家研究的範疇,在座的各位精通歷史的並不多。不過,我希望法師還是要多研究一些歷史,多看一些傳記。

我每次到西方高等學府時,都發現他們會學習藏傳佛教大德的傳記。我在以前的課堂上也曾提過一兩次,這並非是他們因為我的到訪而專門做的安排,而的確是由於西方很多學者都對高僧大德的歷史和傳記十分重視。所以,在學習佛教經論時,我們應當首先對作者或譯者進行了解。

比如這次學習《維摩詰經》,我們就應當首先熟悉譯師鳩摩羅什,不僅從學術層面,還要從佛教修行者的層面去認識他。對修行人而言,要著重從其在世時的修證、功德,以及圓寂後是否留下舍利等方面進行宣講,以此增加聽眾的信心;而對學術界的人來說,則主要從其生卒年月、當時的社會人文環境、本人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但無論怎樣,學習任何經論,首先了解與之相關的大德是必不可少的。

 正文 

接下來進入正文學習。

佛國品第一。這一品主要講「心凈則國土凈」的道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庵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眾所知識。

佛經中經常會出現如是我聞」,這是什麼意思呢?佛陀在涅槃經》中云:「阿難,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四眾而說是經。」後面可以加上:人和非人、天人等等如是讚歎云云。這是佛陀對阿難的一種開許。

「如是我聞」意思是:我當時在佛陀面前就是這樣聽到的。這句話雖然看上去意義簡單,但其內涵既深刻又重要。前段時間我對密法班個別道友也講過,上師如意寶過去在傳講密法之前,都會說一句:「上師如意寶以前就是這樣傳密法的,所以我也這樣傳。

「如是我聞」 也即此意,當時在某位上師、大德面前怎麼聽到的,我也原原本本地這樣告訴大家,而不會夾雜個人分別念。僧肇法師在《注維摩詰經》中也說,如果不是「如是我聞」,後人就不能確定佛陀到底是怎樣宣講的,如果佛經結集者並非如是結集,而是加入很多自己的分別念或各種觀點爭執等信息,那後人就會覺得不靠譜。

所以,無論是課堂筆記的製作,還是課後講記的整理,我們也要做到「如是我聞」。當然,文字整理免不了一些內容增減,因為口語與書面語還是有一些差別。講者在做法義講解時,針對聽眾可以比較開放和輕鬆,有時候也會啰嗦一點。但在將法義落到文字上時,則應當非常嚴謹。一個有質量的講記,才有流傳千古的價值。

不僅是佛經,包括儒家經典中的《論語》、《孝經》等,也常常記載「子曰」等表明「誰說了什麼話」這樣的內容。當時大約是公元前2400-2500年左右,漢地的人們還沒有用文字做記錄的習慣,當後人把孔子等聖人的教言進行整理時,也採用了與佛經結集類似的方法。

綜上所述,佛經里的「如是我聞」,表達的實際上就是佛與弟子之間的溝通方式。當時佛陀是怎麼說的,後來無論是阿難、迦葉尊者還是優婆離,他們在結集三藏時就按照其不忘陀羅尼,把佛陀的教言整理成文字。「如是我聞」也表明經文的準確度非常高,並非只是大概聽到的內容。

所謂不忘陀羅尼,是一種比現在的錄音機、音頻設備效果更好的能力。現在雖然可以用錄音機把我的話原封不動地錄下來,但整理成文還是大有必要。一方面,我非常感謝講記整理者們把我辛苦講授的內容變成文字,但另一方面,如果整理者陡然增刪一些內容,那形成的文字就已經偏離了講者的本意,這也是令我不太歡喜的。過去會存在這種情況,現在已經沒有了。所以,我再次提醒大家,在將語言整理成文字時,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講者的意趣,否則,講記也就失去了意義。

當然,對於發心人員的付出,大家應當給予讚歎和感謝,而不應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指責的人,一方面可能是由於嫉妒心,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自己智慧不足。整理講記在旁觀者看來可能顯得很容易,但真正讓他們做時,他們就會以各種理由搪塞。

一些大德在離世後,其教言才被立成文字,也有一些大德在世時,教言就整理出來了。無論怎樣,如果一些法師、堪布、堪姆或輔導員講得比較好,也可以將其中個別內容整理出來立成文字。雖然我們不可能像佛經一樣達到「如是我聞」的水平,但也是真實善願的奉獻,否則,當大德們離世後,弟子們再想收集資料,也不一定能找到了。


 上師如意寶在世時比較嚴謹,因為講課時比較放鬆,所以老人家一般並不開許將課堂內容整理成文字。現在上師已經離開,我們感到其實上師的每一句教言都非常重要,於是只得四處尋找上師的音像資料。前段時間,我們在西方買到一些,如獲至寶。不過如今再想重新整理上師的教言也有一定困難,上師已經不在身邊,遇到問題也無法再向老人家請教了。


 接下來,經中敘述的就是當時結集者原原本本聽到的內容。

「一時」

佛經里並不講某年某月某日,表面上看似很籠統,就像是阿難尊者告訴大家,就在某個時間,我也記得不太清楚。而其實,「一時」有很深的含義。佛陀根據不同眾生的根機宣說佛法,有時在天人面前說法,有時在龍王面前說法,有時在人類等各種不同眾生面前說法,所以,「一時」也表示每個眾生的時間概念是不相同的。

就像從科學角度講,不同星球的時間是不同的,比如地球時間和月球時間就不同。愛因斯坦曾說過,時間和空間是錯覺。當時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現在科學已經證明,的確沒有一個確定的時間。

比如我們以北京時間為標準,而國外有東部時間、中部時間、太平洋時間、山地時間等各種計時標準。每一個經度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某地的中午12點,可能正是他地的其他時間點。此時此刻我們講課是在晚上,而有些道友可能正身處上午或下午。所以,「一時」是非常好的用詞,其中包含了十分微妙的含義。

 「佛在毘耶離庵羅樹園」。

毘耶離是現在的廣嚴城,庵羅樹女是毗婆娑羅王的王妃,她是在庵羅樹園降生的。廣嚴城是當時印度六大城市之一,現在沒有那麼繁華,其中有阿難尊者的遺塔。以前我們到那裡時是下午,感覺它並不是很大,但從歷史文獻來看,在釋迦牟尼佛時代,那是一座美麗繁華的城市。

釋迦牟尼佛在廣嚴城宣講過許多經典,包括《藥師七佛經》等,有些密法也是在廣嚴城宣講的。2016年我在傳講《藥師七佛經》時曾提到過。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

毘耶離庵羅樹園是供養給釋迦摩尼佛做精舍的,當時有佛陀的眷屬八千比丘,菩薩三萬二千人。



圖片上後面是阿育王的屍冢,庵羅樹就是芒果樹,印度人非常喜歡芒果,很多食物都是以芒果為食材,就像土豆對於中國人一樣。還記得嗎?《親友書》中云:「當知人類如芒果:外似成熟內未熟,內成熟外似未熟,內外未熟內外熟。」裡面講了很多關於芒果的比喻,修行人要經常憶念這些比喻。



今天就講到這裡,後面會講這些菩薩的功德。


三世諸佛如何迴向

我亦如何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