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第2課完整版



三世諸佛如何發願

我亦如何發願



第二課

今天開始講《維摩詰經》。前面已經講了第一堂課,本周當中,明天繼續講《維摩詰經》,周三講《孝經》,周四和周五講《大乘經莊嚴論》,本周六沒有課。

 聞法應善始善終 

在宣講《維摩詰經》之前,已經做了一些準備。去年就開始宣傳鼓動,今年開講以後,想必剛開始會有很多人興趣盎然。我前面也講過,聽佛法不同於看戲劇電影。看電影的時候,當即就容易被深深打動:哇,這部電影拍得太好了!同時感受到裡面的酸甜苦辣。但講經或聽經,卻不一定能有立竿見影的收穫。

我們從一些前輩大德與修行人的生平事迹就可以看出,他們始終把聞思修行當成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事實也是如此。

有些人剛剛對佛法有了一點信心,有些人對什麼是佛法都一無所知,一聽說《維摩詰經》很殊勝,就很好奇:這部經到底是怎麼樣的?聽了有什麼感覺?於是跑來探聽究竟。這種人想品嘗到佛法的甚深美味,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企及了。

一開始就給大家這樣泄氣或許不是很好,但先將醜話說在前面,還是有所必要的。學習佛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聽一、兩節課立馬就能受益匪淺的。所以,此次傳講《維摩詰經》,我個人非常重視;作為聽眾的你們,大多數人也很重視,希望你們能有堅定的信心,心態要穩重,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頭有尾、善始善終,經常半途而廢是不太明智的。

這些道理,也算是我的肺腑之言。以前我們的大恩上師在講一部經論之前,也會有這樣的教言。剛開始聽法時,我們的態度比較隨意懶散,但真正進來以後,就不應該隨心所欲地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學習應該有學習的樣子,這樣才能對改變自相續有所助益。

如果是抱以好奇心或試探的心態來聽課,則會因為態度不夠端正,其結果也收效甚微。因此,首先要給大家申明,這幾天你們旁聽式地聽聽也可以,但過了兩、三堂課之後,基本上聽眾也穩定下來了,之後我們才會認真地講後面部分的竅訣。


樂園寶寶現場實拍

 念課誦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維摩詰經》的前面,只是一個開場白,沒有很多的客套話。就像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先要交代時間、地點,描寫一些當時所發生的情景等等。

經文剛開始,會描述五圓滿方面的一些法。到了中間,足以對治我們相續中的煩惱、痛苦的教言,也會非常尖銳、殊勝。因此,作為聽眾,大家應該有這種心理準備。

當然,你們也不要認為,我這樣說是不是期盼很多人一直聽下去。現代人是非常自由的,尤其現在互聯網時代 ,不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難以控制一個人的心態。能給他人留出一些自由的空間,才是明智之舉。對於聽法者人數,我個人並沒有什麼執著,而且也不可能讓現有的聽眾一個也不退。

我很清楚地了知眾生的心態走向與演變,只是有些話說了以後,或許對個別人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我認為,課前課後的念誦非常重要。首先,念誦前面的加倍咒,可令當天或當時所做的善根很多倍地增長。誦一遍《八吉祥頌》,就能成辦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所欲。供養諸佛菩薩的儀軌,是上師如意寶特意安排的。

以前我們開普賢雲供法會時,剛開始並沒有這些內容,後來加上了雲供咒,每天的課都具足對諸佛菩薩供養的咒語,作水、燈、樂器等供養,可以積累數不勝數的資糧。

七支供與受持大乘菩薩戒儀軌的功德,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故不贅述。中間還有《大自在祈禱文》,原來因為時間關係,上課的時候只念了一遍。後來覺得其加持力非同小可,於是在一年前,便號召大家發願念誦一萬遍。

作為念誦禮物的紅念珠,前段時間持明法會的時候,也經過僧眾加持了,最近一直放在我的玻璃書房裡,準備天天加持。我要求他們放在這裡七天,但因為我事務繁忙,有時候忘記加持了,昨天就是這樣忘得一乾二淨,所以今天要補一下,念一點緣起咒等等。

《大自在祈禱文》可以加持懷業成就。雖然表面上看是一顆普通的紅色念珠,但現在好像已經積聚了十多億以上的共修功德,這是不可思議的能量。

我深信,世上真的有加持和功德存在。凡是已經念完的,就有紅念珠,現在還沒有念完的,那就沒有辦法,只有明年或以後再說。

課誦裡面還有《釋迦牟尼佛儀軌》,2002年,我在翻譯《釋迦牟尼佛廣傳》之後,對佛陀生起了極大的信心。我當時想,如果每一個佛教徒在上課時,都能祈禱釋迦牟尼佛該多好啊,於是,就將該儀軌加了進去。

另外還有《蓮師七句祈禱文》、《普獲悉地祈禱文》、《上師瑜伽速賜加持》和供護法儀軌等。前段時間也講過,課後的《普賢行願品》同樣非常重要。

儘管課前念誦內容較多,全部加起來剛好半個小時。

課後的念誦也就是十分鐘左右,如果有時間參與課前課後的念誦,則哪怕是一個懶惰者,依靠上課時的念誦,也基本能完成一天的念誦功課。

有時候我特別忙,除了《文殊真實名經》、《一子續》以外,好多功課都放在課前課後,這樣大多數時間都可以完成。這是關於念誦重要性的簡單介紹。

假如時間允許,就應該盡量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來圓滿課程和念誦。

如果是比較虔誠的佛教徒 ,家務和工作不是特別忙,就應該能空出時間來。哪怕實在無法參加,也不要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是大罪人、大惡人,該修的修不了云云。

最近有不少佛教徒總是覺得自己修行不好,天天懲罰自己,甚至不吃不喝。如果經常如此,反而會令修行效果越來越差。其實大可不必,只要儘力了就好。

我個人認為,自己哪怕明天死,今天也不會有強烈的後悔心。雖然出家之前造過一些業,但沒有造過像殺生之類的大罪業。出家之後雖然不是最精進的,但還算比較努力,所以沒有什麼追悔的。

當然,後悔心有時候也很重要,比如在懺悔的時候就需要後悔,但要適可而止,不能吹毛求疵。如果一直沉浸在強烈的後悔之中,連吃飯、睡覺等日常生活都受到影響,這樣連基本的善法也很難繼續,就得不償失了。因此,在修持善法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懺悔,另一方面也需要如理如法地繼續行持善法。

有些人,特別是一些西方人會質疑我們的念誦是否過多。對不相信儀軌的人來說,半個小時的課前念誦加上十多分鐘的課後念誦,確實稍顯過多。但對特別重視修行的專業佛教徒,尤其是對金剛語的念誦特別有信心的人來講,四十多分鐘的時間,也不算多。希望有時間的時候,大家都能堅持念誦,以此可積累不可估量之功德 。

我也經常說,上師如意寶以前特別強調課前課後念誦的重要性,我自己也是如此。

前段時間,我一邊接待一邊念誦。但在接待的時候,有些人顯得痛苦不堪,或者情緒激烈,導致我口裡的念誦經常中斷。念到精華之處,卻常常心不在焉。後來覺得特別可惜,所以就把接待時間提前了。念誦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所以盡量之前就把該做的事情做完。


 課誦時應使用轉經輪 

還有一件事情,學院的大多數四眾道友都很好,課前課後都拿著觀音心咒轉經輪(上師讓旁邊人把轉經輪拿過來)。一般我課前課後念誦時,是用這個轉經輪,但你們視頻上看不到,看到我的時候,轉經輪都「下班」了。(眾笑)

從七點半開始,我一直使用轉經輪,到念《上師瑜伽速賜加持》或《文殊禮讚》時才結束。這個轉經輪的中間,是《大解脫經》,上面是觀音心咒。它以前的主人,是一位很有加持力的上師。他在文革期間,都一直在用。我想盡辦法得到之後(眾笑),也經常轉動。

我們這裡的道友,應該都沒有我這麼大的轉經輪。我如此示現的原因,是因為考慮到很多人眼睛不太好,我拿個小小的轉經輪,可能大家看不到(眾笑)。為了讓大家看到它,才決定用這個大轉經輪。凡是在這裡上課的人,大家課前課後念誦時都看得到。

我對學會學員也要求,課前課後都要用轉經輪,但好像還是很多人沒有拿。我到一些城市裡去的時候,發現有些人學習了近十年,都還根本不會使用轉經輪,像這樣「啪、啪……」(上師模仿,眾笑)希望你們課前課後如果沒有其他研討等佛法上的事情,最好拿上轉經輪。

我看到西方有些人也非常喜歡轉轉經輪,以前的有些上師也特意強調要弟子用轉經輪。我去過的一些道場,他們所有的上師、法師和弟子,課前課後都用,平時自己也用。有些地方還沒有形成習慣,有些人不理解為什麼要轉,甚至覺得轉得頭暈(眾笑),這都是因為對它的作用知之甚少。

以前我也講過,轉經輪的功德不可思議。

這在經典、論典和續部裡面也有提及,前輩大德也反覆強調其重要性,其中有一些翻譯成了英文,漢文的也比較多。上師如意寶在接近圓寂時,在他的幾個希望當中,都包括了使用轉經筒的要求,原文收錄在《不離》當中(上師問周圍的人:「《不忘》還是《不離》?……《不忘》,是吧?」)

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後在課前課後的念誦中,都要養成拿轉經輪的習慣。

雖然很多人暫時不適應,但哪怕從世間法的角度來講,使用轉經輪也確實對我們有諸多益處,例如保持身體健康,令相續生起慈悲心,加持自己生生世世不離三寶等。

即使是業力深重之人,當其臨命終時,若將轉經輪置於枕邊,則可保其不墮惡趣。使用轉經輪的功德利益不可勝數,不過今天我們暫時不講。總之,作為虔誠的佛教徒,大家一定要經常使用轉經輪。


我看到極個別常住道友很少拿轉經輪,也不知是手有毛病還是心態有問題。剛來不久的道友因為不懂還情有可原,但長期在學院聽課的人也如此,就實在有些不可理喻了。前後左右的人都在轉,你一個人不轉也不太好。希望今天我提醒之後,這些「頑固分子」從下堂課開始也能動手搖起轉經輪。不過,你們如果實在抗拒,非要「如如不動」也沒關係,這也不是什麼大事。


下面開始正式講課,先念傳承。

(上師念傳承。)


中間有一段內容在漢文中沒有,懂藏文的人可以看看經文,從


到 之間,這部分內容在唐譯版和個別的英文版中有。

前面也給大家講過,《維摩詰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箇中原因很多,我們會在後面一一介紹。

 經名  

在開始講授正文之前,首先給大家講一講經名——《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是居士名,這位叫維摩詰的居士依靠佛力加持,宣說了一些道理,這些道理由佛陀認可,諸佛菩薩作加持,由此形成了這部經典。

眾所周知,佛經名稱通常有諸多安立方法:有些依靠地名安立,比如《楞伽經》,楞伽就是地名;有些經名以時間安立,如《父子相會經》,是在「父子相會」(即佛陀成佛後與其父凈飯王相會)時所說;有些經名是以祈請者的名稱安立的,比如《梵天請問經》、《佛為婆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是祈請者向佛陀請轉法輪,雙方對話所形成的佛經;有些經名是從意義上安立的,如《十地經》,顧名思義,經中宣講了一地到十地菩薩的不同境界和功德;有些經名以偈頌數量安立,比如《般若十萬頌》、《般若八千頌》;有些經名以比喻安立,如《金剛經》、《妙法蓮華經》;還有些以作者安立,如《維摩詰經》里有很多內容都是維摩詰所說的,所以叫《維摩詰所說經》,此外還有《心經》,觀世音菩薩通過佛陀加持,宣講了五蘊皆空的道理等等。如前所述,《維摩詰所說經》就是以作者安立名稱的經典。

 不要被狹隘的思維方式蒙蔽 

在這部經中,維摩詰居士是以菩薩居士的身份出現的,在本經第十二品中,又提到維摩詰已經在妙喜世界成佛,名為無動如來。而在其他有些經典中,維摩詰居士則是金粟如來古佛再來。就像文殊菩薩,有些經典里稱其過去早已成佛,有些經典當中稱其現在正在成佛,有些經典里則稱其將在未來成佛。所以,有時諸佛菩薩的化現非常微妙、難以揣測,如果以我們的分別念來思維,不一定能得出準確答案。

我們應當以超越自己慣有的思維方式去接受佛菩薩的境界。上節課我們也講到,《維摩詰經》也有譯本為《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經》。為什麼不可思議呢?就是因為

佛經中的有些甚深道理,如果我們用二取分別念去衡量思維,就會像盲人摸象一般,在煩惱障和所知障的障蔽之下,無法真正通達其真實意趣。

還有一部經典是《大集經》,經中云:爾時,世尊為頻婆娑羅王說是法已。東方有國,名曰無量。彼中有佛,名五功德。常說妙法教化眾生。有一菩薩名曰日密。至心聽法仰瞻虛空。見有無量無邊菩薩從東方來趣向西方。即白佛言。世尊。我見東方無量菩薩趣向西方。以何因緣。舍凈妙國。趣向穢土。

善男子。西方過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五滓具足。弊惡眾生充滿其土。釋迦如來於中宣說三乘之法。……

善男子。汝今頗能為我作使至彼國不。我欲與欲。令彼如來善說法要。所言欲者。謂真陀羅尼。是陀羅尼成就具足無量功德。能斷欲貪。色無色貪。憍慢。我慢。一切取貪。一切五蓋。……善男子。汝持是咒至彼國土。向彼四眾具足宣說。爾時世尊即說是陀羅尼。……

爾時日密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能向彼宣說是咒。但於彼土生怖畏想。何以故。如來向者為我宣說。彼土眾生多諸弊惡。猶如生聾生盲生啞隨女人意。世尊。若有隨順女人意者。當知是人永斷善根。

佛言。善男子。汝今不為現利後利。當為饒益一切眾生。但往宣說勿生疑慮。善男子。汝非彼土維摩詰耶。何故生怖。

日密菩薩默然不對。善男子。何故默然。日密言。世尊。彼維摩詰即我身也。世尊。我於彼土現白衣像。為諸眾生宣說法要。或時示現婆羅門像。或剎利像。……為調眾生故。……

爾時彼佛告日密言。善男子。汝今不應生怖畏想。

時彼佛以瞻婆華鬘。告日密言。善男子。汝持此鬘並陀羅尼。往娑婆世界。供養彼佛釋迦牟尼。爾時日密從彼如來默然而受。」


東方無量剎土以外,有一尊佛經常轉法輪。當地有一位日密菩薩,經常看到諸佛菩薩絡繹不絕地前往西方。

有一次,他顯現上好奇地問:「為什麼我們這裡的佛菩薩都紛紛跑到西方去呢?」

佛陀告訴他:「在西方,有一個地方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釋迦牟尼佛在轉法輪,所以我們這裡的佛菩薩要到那裡去聽受佛法。我這次也給你一個陀羅尼咒,你拿著這個陀羅尼咒,可以去娑婆世界與那裡的眾生結緣。」

不料日密菩薩卻不以為然地說:「我不去,娑婆世界很臟很亂,五濁惡世的所在地我不願意去。」

結果佛陀告訴他:「好像聽說在娑婆世界有一位維摩詰居士,他與你的身體無二無別,是你的化身,你為何還要這樣害怕呢?」

於是,日密菩薩就顯現默認了。後來佛陀將陀羅尼咒交付於他,令其前往娑婆世界。

此經的描述比較稀有,我們也許難以想像。在宗喀巴大師的有些傳記中也說,宗喀巴大師的化身在五台山,也有的說他真正的化身在兜率天,還有的說在其他地方轉法輪。

諸佛菩薩可以一變成多,多變成一。若用凡夫的思維方式去權衡、評判,有些人不一定能完全信服:「這怎麼可能?」但我們不要急於否定,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我們的見識過於狹隘,對整個銀河世界都所知甚少,對微觀世界也一竅不通。

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很有智慧,有時候又有這種感覺:我有什麼智慧呀?以自己的身體為例,雖然從出生到死亡,這個身體都和自己如影隨形,但要想清楚透徹地描述它的構造,包括其生病的原因等等,都十分困難。對這個世界的真相,對諸佛菩薩等不可思議的境界,更是不可名狀。哪怕科學界的各種知識,也無法完全由自己的智慧來斷定。

有些學者,包括一些大學老師狂妄自大地認為,自己聰明絕頂,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總是洋洋自得、目空一切。一方面,這類人有自信、有「佛慢」,也非常好;但同時也不能僅憑自己的分別念,就什麼都一概否定。

就像《維摩詰經》里的一些難以想像的道理,不要過早地斷然否認。如果你要否認,就一定要有確鑿的依據。否則,僅憑自己的懷疑和無知來下結論,其結果就會像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千萬不要輕視你所不知道的真理,否則,你可能會用生命的代價來補償你所犯的過錯。」


維摩詰居士示現為一個非常特殊、不可思議的人物。他所說的經,即《維摩詰所說經》,又稱為《無垢稱經》。在漢文、藏文和英文版當中,兩種名稱皆有。音譯是維摩詰,義譯就是「無有垢染」。包括日文版中講的發音也是「維摩詰」。

(上師念誦藏文經典名稱),「折瑪美巴」是「無垢」的意思,「扎巴」是「名聲」、「稱揚」、「稱讚」的意思,「旦斌多」即「所說經」,故藏文完全可以對應。這是經典的名稱。

這次我給大家講《維摩詰經》,不準備趕進度。如果你們特別著急,可以提前離開。以前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的「妙」字,就講了6個月還是多少?(上師問旁邊的人)哦,3個月,那我們《維摩詰經》的「維摩詰」要是也講3個月,你們可能都跑了(眾笑)。不過我也講不了那麼多。我打算還是不趕時間,慢慢地細嚼慢咽,能講多少算多少,哪怕一天只講4個偈頌,也是很好的。

能夠講這部經典,我個人非常歡喜。在此也特別感謝所有的發心人員,我們的順利講聞,離不開大量發心人員的辛勤努力。同時最重要的,是感謝為數眾多的聽眾,大家利用自己最珍貴的時間一起學習這部大乘經典,這個機會和所獲功德都是千載難逢的。

學習大乘佛教的功德的確非常不可思議,如《寶積經》云:「若人以七寶供養十方剎土一切諸佛菩薩的功德,遠不及一人聽聞四句大乘佛法的功德。」

如果有人以七寶供養十方剎土的諸佛菩薩,他的功能當然不可衡量,但這種功德遠遠不及聽聞大乘佛法四句以上偈頌的功德。這個教證我曾經也多次引用。

最近,我們每天都在講聞四句以上的經文,對此我很滿意。大家一起發菩提心,前後有相似的發願和迴向,這樣的人身,便具有了無與倫比的意義和價值。哪怕是以較為散亂的心來聽受,功德也不可稱量,並且永遠不會耗盡。提及大乘經典的功德,大家也應該知其一二吧。


接下來,就介紹一下《維摩詰經》的譯者——姚秦三藏鳩摩羅什。對於鳩摩羅什,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以前我們講《妙法蓮華經》時,也做過簡單的介紹。

 譯者鳩摩羅什的故事 

 鳩摩羅什是非常了不起的翻譯家。漢地有四大譯師,分別是鳩摩羅什、真諦法師、不空、玄奘。當然,除此之外的其他譯師,功德也不可磨滅。

鳩摩羅什的父親鳩摩羅炎,是印度一位很有威望的宰相,相貌端嚴、智慧出眾。他後來示現出家,雲遊四方,到了龜茲國,也就是現在的新疆,被當時龜茲國國王的妹妹相中,並千方百計設法讓他還俗,待他成為在家人後,和他一起生活。後來,國王的妹妹,也就是鳩摩羅什的母親懷孕了。

懷孕之後的她,與以前截然不同,就像阿難和佛陀的母親一樣。她忽然間精通了很多不同的語言,相續當中生起了前所未有的慈悲心,性格變得柔和善良,具足各種功德。

鳩摩羅什降生以後,從小具足智者相——看書過目不忘,能背誦大量偈頌,具有俱生的慈悲菩提心。

當他到了七歲的時候,他母親突然生起強烈的出離心,想要出家。她的丈夫對此很不高興:「我原來是一個很好的出家人,你卻讓我還俗(眾笑)。現在你想要出家,我不同意,你這樣太不負責任了(眾笑)。」 他說得也有道理(上師笑,眾笑)。

但是鳩摩羅什的母親也很固執:「如果你不讓我出家,我就絕食。」她並不只是說說而已,有些史料記載,她在七天七夜裡一直絕食。

以後如果有人不讓你們出家的話,絕食是個很好的方法(上師笑,眾笑),就像鳩摩羅什的母親一樣。不管是對父母也好,還是對其他人,在他們能看到的地方絕食,就能達成願望(眾大笑)。不過,我們還是不要這樣決絕,否則有點殘忍,對吧?最好還是以溫和的態度跟家人商量。

七天七夜以後,鳩摩羅什的母親幾乎奄奄一息,無可奈何之下,父親答應了母親的出家請求。那時鳩摩羅什年紀還小,他提出要與母親一同出家,母親也有此意願,就像現在有些家庭,母親出家,孩子就必須跟著出家。鳩摩羅什的父親可能更加生氣了吧(眾笑)。不過,鳩摩羅什的父親後來怎樣,是否再次出家,我並沒有查到史料,雖然我很關心,但也無從知曉。

後來,母親帶著鳩摩羅什四處雲遊,到達克什米爾(今印度一帶),在那裡拜謁了很多大小乘上師善知識,學到了各種法門。

鳩摩羅什從小聰明絕頂,而且精通漢語、印度語,雖然具體不知道他的母親是現在的漢族還是維吾爾族,總之鳩摩羅什是一個混血兒。(上師笑,眾笑)

到達印度時,母親已經證得聖果,決定留在印度不再離開。鳩摩羅什本想與母親一起留在印度,但母親通過智慧觀察後得知,若他回到中國,將會在弘揚佛法方面作出卓越貢獻,只是他自身的生活會遭遇無數坎坷,承受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鳩摩羅什聽完母親的忠告之後,毫不猶豫作出了自己的選擇,他非常堅定地說,只要能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

 於是,鳩摩羅什啟程前往中國,當時的中國人普遍對功德、智慧十分重視,後來玄奘所在的唐朝時期也是如此。

因為鳩摩羅什精通顯密經論,智慧超群,有人評價他譯出的經典,還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而且後來到了漢地,由於當時漢地的佛教水平和接受能力還相對不足,也限制了他才能的充分發揮。他的名聲在西域各國廣為人知,不僅如此,其鼎鼎大名也從西域傳到了長安。

當他到達龜茲國時,幾個國家都把他當作國寶般搶奪。前秦皇帝苻堅派遣大將呂光率七萬大軍征討西域,意在爭奪鳩摩羅什。奉苻堅之命,呂光在打敗龜茲國後,準備將鳩摩羅什帶回前秦。然而在返征途中,前秦皇帝苻堅被姚萇暗殺,呂光索性在涼州自己稱王,建立了呂涼,並把鳩摩羅什控制在身邊,姚萇屢次迎請大師,呂光均未答應。

姚萇暗殺苻堅後,建立了後秦,他死後,皇位由兒子姚興繼承。姚興繼位後,出兵討伐呂涼,呂涼大敗,鳩摩羅什又被當作國寶一般,被姚興迎請到後秦。此時,他才終於抵達魂牽夢繞的中國。而在這戰亂紛呈的17年中,鳩摩羅什根本沒有機會展開弘法利生的事業,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就如文革時期,很多高僧大德也未能如願弘法利生一般。

在離開呂涼前往中國時,鳩摩羅什已是58歲。當他到達長安時,便立即著手建立第一座譯經場,並開始翻譯佛經。到71歲圓寂時,他整整投入譯經事業11年。現在西安的草堂寺就是當時的譯經場,那裡現在還保存著鳩摩羅什的舍利塔。

 鳩摩羅什的譯經事業  

鳩摩羅什當時的譯經事業可謂空前,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非前人可比。據說,其翻譯佛經300多卷,且風格獨具一格、文辭優美練達,將佛經中的重複語言化繁為簡。不過,也有一些人質疑其未逐字翻譯佛經原文,因而並未遵循佛經原意,此類爭論在當時也呈甚囂塵上之勢。

鳩摩羅什接近圓寂時,曾說:「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燋爛。」果然,其圓寂後荼毗時,舌頭未被燒爛,一直留存至今,堪稱世間奇蹟!那些誹謗鳩摩羅什的人,也終於相信大師的金剛語的確與眾不同。

雖然很多經論在漢地也有其他譯本,但鳩摩羅什的譯本卻能一直流傳盛行至今,比如《金剛經》、《妙法蓮華經》、《阿彌陀經》,以及《中論》、《十二門論》、《百論》等。上節課我們也提到,僅僅《維摩詰經》就有藏文、英文、日文、法文、蒙古文等諸多版本,但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這部漢文版,卻是所有版本中最受世人重視的,其譯作後來也成為包括凈土宗、禪宗、華嚴宗、天台宗等在內的漢地八大宗所有傳承祖師們最根本的修學經論。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鳩摩羅什翻譯的《妙法蓮華經》和《維摩詰經》,為禪宗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正是由於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金剛經》、《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等經典已被漢地佛教徒普遍接受,所以,當後來達摩祖師來到中國弘揚禪宗時,漢地弟子對空性、般若不二法門已不陌生,很容易相應。而之所以禪宗能在漢地興盛至今,也是與鳩摩羅什的發願力,及其譯本的加持力密不可分的。

我也有一種感覺,在傳講漢傳佛教的一些經論時,雖然與藏文相對照時,玄奘的譯本更能逐字對應,讀起來也更朗朗上口,但我最終還是會在諸多譯本中,選擇鳩摩羅什具有特殊加持力的譯本。無論是過去傳講《金剛經》,還是《妙法蓮華經》,都是如此。

希望大家在今後修學和弘揚佛法的過程中,也能重視這一點。鳩摩羅什的確是一位卓爾不群的聖者,與其他羅扎瓦,也即譯師相比,他對後人的發願和印持是獨樹一幟的。

藏傳佛教中也有這樣的譯師。對佛經論典的翻譯而言,雖然在文字上大同小異,但由於譯者的發願力和攝持力存在差異,所翻譯出來的經論,加持力也截然不同。也正是因為此,一些譯作在作者過世後,便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不再廣泛流傳。

聽了以上介紹,我們應該對學習鳩摩羅什翻譯的《維摩詰經》生起歡喜心,並以一種特殊的信心來接受。有些學者認為,藏傳佛教譯師嘎瑪拉西拉是鳩摩羅什的轉世,對此我不太認可。一方面,時間上不能對應;另一方面,噶瑪拉西拉也叫蓮花戒論師,他的觀點與達摩祖師存在很大分歧。這樣一來,這種說法不僅從歷史角度無法自圓其說,從學術層面來講,將這兩位譯師分開,否定轉世關係,也似乎更為合理。

 當然,這些是歷史專家研究的範疇,在座的各位精通歷史的並不多。不過,我希望法師還是要多研究一些歷史,多看一些傳記。

我每次到西方高等學府時,都發現他們會學習藏傳佛教大德的傳記。我在以前的課堂上也曾提過一兩次,這並非是他們因為我的到訪而專門做的安排,而的確是由於西方很多學者都對高僧大德的歷史和傳記十分重視。所以,在學習佛教經論時,我們應當首先對作者或譯者進行了解。

比如這次學習《維摩詰經》,我們就應當首先熟悉譯師鳩摩羅什,不僅從學術層面,還要從佛教修行者的層面去認識他。對修行人而言,要著重從其在世時的修證、功德,以及圓寂後是否留下舍利等方面進行宣講,以此增加聽眾的信心;而對學術界的人來說,則主要從其生卒年月、當時的社會人文環境、本人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但無論怎樣,學習任何經論,首先了解與之相關的大德是必不可少的。

 正文 

接下來進入正文學習。

佛國品第一。這一品主要講「心凈則國土凈」的道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庵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眾所知識。

佛經中經常會出現如是我聞」,這是什麼意思呢?佛陀在涅槃經》中云:「阿難,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四眾而說是經。」後面可以加上:人和非人、天人等等如是讚歎云云。這是佛陀對阿難的一種開許。

「如是我聞」意思是:我當時在佛陀面前就是這樣聽到的。這句話雖然看上去意義簡單,但其內涵既深刻又重要。前段時間我對密法班個別道友也講過,上師如意寶過去在傳講密法之前,都會說一句:「上師如意寶以前就是這樣傳密法的,所以我也這樣傳。

「如是我聞」 也即此意,當時在某位上師、大德面前怎麼聽到的,我也原原本本地這樣告訴大家,而不會夾雜個人分別念。僧肇法師在《注維摩詰經》中也說,如果不是「如是我聞」,後人就不能確定佛陀到底是怎樣宣講的,如果佛經結集者並非如是結集,而是加入很多自己的分別念或各種觀點爭執等信息,那後人就會覺得不靠譜。

所以,無論是課堂筆記的製作,還是課後講記的整理,我們也要做到「如是我聞」。當然,文字整理免不了一些內容增減,因為口語與書面語還是有一些差別。講者在做法義講解時,針對聽眾可以比較開放和輕鬆,有時候也會啰嗦一點。但在將法義落到文字上時,則應當非常嚴謹。一個有質量的講記,才有流傳千古的價值。

不僅是佛經,包括儒家經典中的《論語》、《孝經》等,也常常記載「子曰」等表明「誰說了什麼話」這樣的內容。當時大約是公元前2400-2500年左右,漢地的人們還沒有用文字做記錄的習慣,當後人把孔子等聖人的教言進行整理時,也採用了與佛經結集類似的方法。

綜上所述,佛經里的「如是我聞」,表達的實際上就是佛與弟子之間的溝通方式。當時佛陀是怎麼說的,後來無論是阿難、迦葉尊者還是優婆離,他們在結集三藏時就按照其不忘陀羅尼,把佛陀的教言整理成文字。「如是我聞」也表明經文的準確度非常高,並非只是大概聽到的內容。

所謂不忘陀羅尼,是一種比現在的錄音機、音頻設備效果更好的能力。現在雖然可以用錄音機把我的話原封不動地錄下來,但整理成文還是大有必要。一方面,我非常感謝講記整理者們把我辛苦講授的內容變成文字,但另一方面,如果整理者陡然增刪一些內容,那形成的文字就已經偏離了講者的本意,這也是令我不太歡喜的。過去會存在這種情況,現在已經沒有了。所以,我再次提醒大家,在將語言整理成文字時,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講者的意趣,否則,講記也就失去了意義。

當然,對於發心人員的付出,大家應當給予讚歎和感謝,而不應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指責的人,一方面可能是由於嫉妒心,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自己智慧不足。整理講記在旁觀者看來可能顯得很容易,但真正讓他們做時,他們就會以各種理由搪塞。

一些大德在離世後,其教言才被立成文字,也有一些大德在世時,教言就整理出來了。無論怎樣,如果一些法師、堪布、堪姆或輔導員講得比較好,也可以將其中個別內容整理出來立成文字。雖然我們不可能像佛經一樣達到「如是我聞」的水平,但也是真實善願的奉獻,否則,當大德們離世後,弟子們再想收集資料,也不一定能找到了。


 上師如意寶在世時比較嚴謹,因為講課時比較放鬆,所以老人家一般並不開許將課堂內容整理成文字。現在上師已經離開,我們感到其實上師的每一句教言都非常重要,於是只得四處尋找上師的音像資料。前段時間,我們在西方買到一些,如獲至寶。不過如今再想重新整理上師的教言也有一定困難,上師已經不在身邊,遇到問題也無法再向老人家請教了。


 接下來,經中敘述的就是當時結集者原原本本聽到的內容。

「一時」

佛經里並不講某年某月某日,表面上看似很籠統,就像是阿難尊者告訴大家,就在某個時間,我也記得不太清楚。而其實,「一時」有很深的含義。佛陀根據不同眾生的根機宣說佛法,有時在天人面前說法,有時在龍王面前說法,有時在人類等各種不同眾生面前說法,所以,「一時」也表示每個眾生的時間概念是不相同的。

就像從科學角度講,不同星球的時間是不同的,比如地球時間和月球時間就不同。愛因斯坦曾說過,時間和空間是錯覺。當時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現在科學已經證明,的確沒有一個確定的時間。

比如我們以北京時間為標準,而國外有東部時間、中部時間、太平洋時間、山地時間等各種計時標準。每一個經度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某地的中午12點,可能正是他地的其他時間點。此時此刻我們講課是在晚上,而有些道友可能正身處上午或下午。所以,「一時」是非常好的用詞,其中包含了十分微妙的含義。

 「佛在毘耶離庵羅樹園」。

毘耶離是現在的廣嚴城,庵羅樹女是毗婆娑羅王的王妃,她是在庵羅樹園降生的。廣嚴城是當時印度六大城市之一,現在沒有那麼繁華,其中有阿難尊者的遺塔。以前我們到那裡時是下午,感覺它並不是很大,但從歷史文獻來看,在釋迦牟尼佛時代,那是一座美麗繁華的城市。

釋迦牟尼佛在廣嚴城宣講過許多經典,包括《藥師七佛經》等,有些密法也是在廣嚴城宣講的。2016年我在傳講《藥師七佛經》時曾提到過。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

毘耶離庵羅樹園是供養給釋迦摩尼佛做精舍的,當時有佛陀的眷屬八千比丘,菩薩三萬二千人。



圖片上後面是阿育王的屍冢,庵羅樹就是芒果樹,印度人非常喜歡芒果,很多食物都是以芒果為食材,就像土豆對於中國人一樣。還記得嗎?《親友書》中云:「當知人類如芒果:外似成熟內未熟,內成熟外似未熟,內外未熟內外熟。」裡面講了很多關於芒果的比喻,修行人要經常憶念這些比喻。



今天就講到這裡,後面會講這些菩薩的功德。


三世諸佛如何迴向

我亦如何迴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