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1日 星期四

<靜心與祈禱之間的區別:祈禱需要信仰神,而靜心不需要信仰神。>

<靜心與祈禱之間的區別:祈禱需要信仰神,而靜心不需要信仰神。>

在印度,修行有兩種途徑
一條是婆羅門之道,另一條是沙門之道。

婆羅門之道是恩典之路,婆羅門相信你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而達成。
你的努力太渺小,你非常微不足道。
你怎麼能妄想透過自己的努力知曉真理呢?
神的幫助的需要的,恩典是需要的。

婆羅門之道是恩典之路,所以你必須祈禱。
你只有得到神的幫助才能進步。
除非有祂的恩賜,否則你無法達成。
你不可能單獨前進。
神是必要的,祂的幫助是必需的,衪的支持必不可少。

只有衪能帶你飛越這個世界,你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
所以,祈禱就是道路。婆羅門相信祈禱。

沙門剛好反過來,「沙門」這個詞來源於Shram這個詞根。
Shram的意思是努力,下工夫。

Shram意味著努力,沒有任何恩典的可能性,因此佛陀從不談論神。

佛陀說,你怎麼能向你從未見過的神祈禱呢?
你也許只是在自言自語,你的祈禱將出於深層的無明。

對佛陀的理性主義途徑而言,只有透過自身的努力,透過自己下工夫,
你才會體證祂,沒有任何恩典存在,
一方面它似乎很嚴酷,另一方面它卻非常科學。

佛陀說一旦『你明白你迷失了』,你就必須找出自己的道路,
沒有外來的幫助,你必須開始擔當。

外求祈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祈禱是偷懶,祈禱是一種逃避。

佛陀說努力是需要的,祈禱是一種冒失。
所以在佛學體系裡沒有祈禱之類的事物存在,它只有內觀靜心。

靜心與祈禱之間的區別:
祈禱需要信仰神,而靜心不需要信仰神。
靜心是純粹的科學。

它只說思維停止的境界,
它只說有方法去停止頭腦的干擾
處於一種寧靜的心境……一種平靜的、安寧的狀態。
那種心境才能帶給你真理的瞥見,但這只能靠你自身的努力。

摘自: 四十二章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