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與諸神對話】《約書亞》談 教育的理念 (2011/02/12)

約書亞 談 教育的理念


註:這一篇滿有意思的,本來在吃飯前祂要談,但是我實在太餓了,
所以只好請祂吃完飯再講,果然,當我告訴祂我已經吃飽了,可以開始談了,
祂就開始講話了。


約書亞:我是耶穌基督,約瑟之子,約書亞。

凡夫:約書亞,你好,我現在吃完中飯了,可以跟你談一談。這回你想談什麼主題呢?

約書亞:談「教育的理念」。

凡夫:嗯,教育的理念,聽不太懂,什麼叫「教育的理念」?

約書亞:理念就是一種想法,我們大家都知道。
問題是,我現在要講的是有關於教育的理念,是有關於哪一種教育呢?
當然,你們現在所受的是一種…嗯,譬如說,你們在小時候,
受到是一些語文啦、計算啦等等的,算是比較屬於基礎型的教育,
就是當我們以一個人的形態來存在的時候,為了要應付這複雜的社會,所必須要學習的東西。

等到你漸漸地長大了,慢慢就從這種一般性、共通性的教育,
慢慢走向了比較專業性的教育,
從小到大,你們愈來愈走向專業性的教育。

但是,有另外一種類型的,稱為人格教育、或者社會教育,
這一類的教育在你們教育體系裡面,其實是非常欠缺的。

以往,這樣的人格教育主要是在兩方面來養成,
第一個當然是從懷孕開始的「胎教」,一直到出生之後的家庭教育,
就是他在上小學之前的家庭教育,這是一個人格的形塑期,
就是他會以…除了他與生俱帶來的、受到累世影響的之外,我們又另外加給他的,
就是現在、它所存在時代的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不同的時代,它時代的氛圍是不同的,你們把它叫做這個世代、那個世代,它就是說,
不同時間出生的小孩、出生的靈魂,他們具備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質,
就是從懷孕,一直到進入小學之前這一段,這是一個人格養成期。

這個人格養成期非常的重要,因為雖然這些小孩都不記得了,
但是在這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會對他們影響非常的大,
終其一生,直到離開了這個世界為止。

第二個就是開始接受比較正式的教育,有很長一段時間,這種教育是跟隨的方式,
跟隨誰呢?跟隨你的指導者,這個指導者一般我們把他稱為老師,
你跟著老師,跟著他起居作息,從他的言談話語、舉止行為當中,
去慢慢的接受它整個的教育,再配合上你自己與生帶來的性格和家庭教育,
這樣綜合而形塑了你當時的一個存在。

但是,目前你們的教育形式,把這一層關係剝離了,
就是把老師和學生這一層密切的關係剝開來了,
所以,學生可以跟很多的老師學習,學習什麼?
知識的傳承,但是,能夠寫在書上的,並不代表所有的一切,
那些寫不出來的、講不出來的,就斷了線了,
所以這個社會就愈來愈…愈來愈欠缺這一方面的教育,這是普遍的趨勢,
世界各國大致都走這樣的一條路。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要推廣這樣一個人格教育的理念,
往往需要透過一種所謂的社會教育,這個社會教育就是說,也不像是古代的,
你就跟著一位老師、跟著一位指導者,就跟著他學,也不是在課堂上的知識的傳承,
所以,你還是有一位、或者數位的指導者,你跟著他學習,
但是,又不是起居作息都在一起,所以,這樣的一種狀態,就是介於古代的那種…
可以把它叫做「師徒制」,和現在的學校教育的一種中間形式,
透過一種社會教育的形式去完成它,這是在可能的範圍之內,
去彌補這樣一段不是那麼好的狀況,這樣。

因為教育是世間法的開展基礎,是我們要在這樣的世界生存的時候,
獲得安身立命的一種方式,而且是一種正確的安身立命的方式,
就好像美國的這些、或其他地方的一些印地安人,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和大地、
自然和諧並處的,但是這樣一種和諧並處的方式,對一些知識上進步,
但是某方面卻退步的一種文明所摧毀了,

我們有一種判斷的準則,就是我能夠把你摧毀,就表示我比你優秀,但是我要說的是,
一個小小的病毒,甚至它都還不能稱為一個完整的生命,它就足以把你摧毀了,
那這樣的病毒它比你更優秀嗎?

所以,我們以這種方式去認知,什麼叫做好、什麼叫做不好,
什麼叫做進步、什麼叫做不進步的時候,
就會產生很多、很多相當奇怪的論點。

要如何去對治這些狀況?
就還是一樣,我們要常常在生活當中,常常去保持一種覺察,
而不是讓一種觀念、一種約定俗成的,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溜到你的腦子裡面的觀念,
常常把它拿出來檢視一下,是這樣子嗎?反過來看呢?側面看呢?常常去檢視它。

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其實很多的這些觀念也好、概念也好,並不是那麼樣的、那麼樣的…
可以把它稱為真理,那些你把它視為真理的東西,其實很多都是值得商榷的。

那到底什麼是真理?
真理唯一的方式,只有靠你自己去了解、去理解它、去建立它,但是它有些客觀的評量準則,

譬如說,這樣的方式會不會傷害到其他的人、其他的團體,或者傷害到其他的,
譬如說,我們的自然環境等等,會不會這樣?
如果有這種作用,那你是不是應該仔細的衡量一下,它真的是一項萬古不變的真理嗎?
這是第一點,我們從比較不產生負面角度的影響來看。

另外一個就是,從它能不能促使我們…譬如說,能夠促使我們心境更平和,
能夠使我們更能覺察、更能感知自己與萬物的關係等等,這是比較屬於更正向表述的部分,
有沒有這樣?

如果符合了這幾個基本的準則之後,那它也許、也許是比較接近所謂的真理。

這是我這次所要講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