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垃圾“其實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道路,通過自己製造的垃圾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
在這過程裏,你會發現哪些欲望是可以做減法的,當你去做減法你就會越來越貼近真實的自己。』
Zero-waste,中文譯為「零垃圾」,
最早起源於美國的zero-waste運動,
大陸也於2015年成立了零垃圾環保組織。
為什麼提倡「零垃圾」?根據數據調查,
人均每天會製造一公斤生活垃圾。
大量垃圾分解時間長,填埋對土地的污染大,
焚燒產生大量有毒氣體污染空氣有害康。
“零垃圾ZeroWaste”不只是環保,是ㄧ種生活態度,
一種對環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
Lauren Singer是ㄧ位90後美國女孩,她4年的所有垃圾,
只用一個500ml的玻璃瓶就可以裝完。
有人問她是怎麼做到的,她總結成為五個詞語:
Refuse(不用),Reduce(少用),Reuse(重復用)
Recycle(重制再用),Rot(歸土) 。
Elsa也是這種生活的先驅實踐者,
在大陸這個領域有影響力的帶領人,
她成立“GoZeroWaste零活實驗室”。
講起實踐零垃圾生活以前的自己,
Elsa 坦言“我並不是一個有環保意識的人”。
最多就是跟著社交媒體一起參與過“為地球關燈1小時”的活動,
這已經是以前的她離環保最近的時候了。
大多數時間裏,她同大多數的人一樣,
餓了點外賣,空虛了就網購。
然而人生的轉折有時需要驚天動地,
有時只需要一個小小的轉身,
在 2016年9月她看到網路上報導9這位美國女孩,
如何把自己4年的生活垃圾減少到可以只裝進一個罐子裏。
而且這個美國女孩呈現出一種輕鬆洋溢時尚陽光的生活方式,
原來環保也可以這麽美啊!這女孩的生活方式在她心裏發了酵。
是不是我也可以推動零垃圾生活。
她有點好奇自己一天會產生多少垃圾,
於是第二天她就用照片做記錄。中午的外賣,下班買的菜,
還有晚上取的快遞各拍了一張。
這種記錄讓她對於自己生活垃圾的數量感到震撼。
她很快意識到是自己與美國女孩之間生活習慣
與消費習慣的不同,導致了這些垃圾的產生。
是否產生垃圾完全出於她個人的選擇,
跟那些環保市政設施沒有關係。
方便的生活方式會產生大量垃圾,
“如果我去改變一下我的生活習慣,垃圾會不會變少?”
她開始懷著好奇心持續的記錄自己的垃圾,
出門開始帶杯子,買菜的時候帶上布袋子。
踐行了零垃圾生活兩個月後,她開始在網路推廣,
慢慢就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了起來。
在對可持續生活的刻板印象裏,
她原本以為就是要不斷的把自己
各方面對物質的欲望降到最低,
最終過上一種禁欲系的生活,
或是成為所謂的零垃圾“怪物”。
但這裡提倡的零垃圾的概念絕對不是要壓抑欲望,
而是要給自己的欲望找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新的生活方式給她帶來的困難,反而是樂趣十足的挑戰。
她給了一個比喻:“就像打遊戲升級打怪一樣,
你通過了一個關卡,還有下一個更有難度的等著你。”
她日常買菜買面包用的白布袋子,
以及天然無害的家居清潔用品。
比如牛奶大部分都是帶有塑料包裝的,
她就會去訂購用玻璃瓶送貨上門的牛奶品牌,
玻璃瓶會在第二天被商家收走循環利用。
解決了牛奶的問題,就去解決洗衣液的問題。
網路上推薦一種類似皂角的植物叫無患子,
搓一搓就會起泡泡會有清潔力的。
所以就嘗試用無患子煮成皂液去做洗衣液,
這樣的洗衣液不僅不會產生塑料垃圾,
對水系統也沒有化學汙染。
“有很多很多的關卡,你要你要一步一步去打通,
零垃圾的定義是“把填埋或焚燒的垃圾降到零”。
她說自己至今還做不到“零”,離“遊戲通關”還遠,
但這種像跟生活做遊戲的方式對她而言很有意思。
她目前正在進行的遊戲關卡是“一年不買衣服”,
聽起來又刺激又挑戰,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生活實踐,
她明顯的改變有兩個:一是垃圾變少了,二是生活變得簡單了。“
零垃圾會讓你的生活變得簡單,
你能從中體會到擺脫物欲之後的快樂,
最大的收獲是“一種很輕鬆的自由”,
生活因此變得更加的輕盈。
她曾經是在企業裏做銷售和培訓,工作雖然不錯,
但她一直知道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卻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麽樣子。
老板和同事的一句讚揚就可以決定她一整天開不開心,
與同齡人攀比工資的高低就是她判斷自己
有沒有價值的唯一方式,是零垃圾的生活方式把她從那種盲目
被他人左右的生活中解脫出來。
她說:“零垃圾“其實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道路,
你其實是在通過垃圾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
在過程裏我們分析哪些欲望是可以做減法的,
當你去做減法你就會越來越貼近真實的自己。
你就會發現以前買的衣服我並不喜歡,
我沒有那麽需要它們。哪些是能真正代表我風格的衣服?
哪些食物讓我的身體舒服?我喜歡和什麽樣的人在一起?
這是非常非常明顯的改變。”
垃圾就是人類日常生活的“排泄物”,
是不被看見的、被掩埋的東西,
也算是一種生態環境的“毒藥”。
但零垃圾的實踐不是在向垃圾宣戰,
而是ㄧ種永續的生活方式。
人類太自大了,一會要征服自然,一會又要保護地球。
我們只是生態系統中非常小的存在而已,
人類什麽時候滅亡了,對於生態系統都是很小的事。
地球才不需要人類保護呢,人類要保護的其實是自己。”
她希望她在傳遞的是一種生活方式。
無論你是不是環保主義者,你都可以採取這種方式,
因為我們本來每天就是在處理生活中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你是什麽樣的人,你的學歷如何,
你對環保有怎樣的態度,
都不影響你開始這種新鮮的生活方式。
你無需用一種很激進的方式去做這件事,
但是坦白講我們在倡導的就是在減少垃圾。
包括我們提倡大家不叫外賣,外帶,
對於外賣行業確實有對立的關係。
這個角度來看確實是向垃圾宣戰一樣。”
但她給自己的“零活實驗室”起的宣傳語是:
零垃圾生活,你的下一種生活方式。
這其中不只提倡的是生活方式,
也有她從垃圾裏提煉出的人生哲學。
這種讓人感到輕鬆、簡單還美美的生活方式,
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邁出自己“環保”的第一步,
成為大家“下一種”生活方式的首選。
更何況最重要的,它還很自由。
就像她說自己現在如果想吃一頓麻辣火鍋,還是會去吃。
“不是要回到原始社會,沒有那麽佛系。”
大多數人都分不清需求和欲望,但區分它們是很重要的
分清需求和欲望,也是自我認知的一部分,
甚至可以說是必經之路,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買買買的消費主義,
無形中為我們制造了很多欲望:本季流行、好物推薦、
愛你就給你買xxx......好像只要擁有了這些物品,
我們便能變得幸福。
但真的如此嗎?別人身上的花褲子也適合我嗎?
別人的人生軌跡也是我想要套用的模板嗎?
如果沒有清晰而強大的自我認知,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被帶跑,而離真實的內心越來越遠。
區分需求和欲望,就是忠於自己,時時問問自己: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然後通過這種練習,
你才會從欲望中剝離出來,找到真實的自己。
選擇零垃圾生活的人是一個自我探索的路徑,
但每人實踐起來的方法應該不ㄧ樣,
如果所有人都一樣,那未免太無聊了。
人和人之間的不一樣才有美。我們中文名叫零活實驗室,
就是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你得去做這個實驗,
有的路徑適合別人不一定適合我,這個實驗得你做了才知道。
我們社群裏零垃圾生活的小夥伴,
有人是因為當了媽媽為孩子考慮,
我想給孩子留下一個怎樣的生存環境,
那我就得先從自己做起。
也有的人是從健康的角度去考量,
比如用塑料盒裝熱食可能會有健康隱患,
所以我不吃外賣。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是不一樣的。
對於我來說,這種升級打遊戲的感覺就很有意思。
她自己說她現在也會有沖動消費,
但買東西會有三個標準:一,我需不需要它。
二,它對我的生活有沒有價值。三,我會不會使用它。
也是這兩年不斷地梳理自己的物品,
發現家裏有那麽多買了不用的東西,所以會有這個總結。
我們並不是倡導要和消費一刀兩斷,
我們其實是要倡導一種更加理性的消費。
不是不買東西,要買就要買好的。
如果你有兩千元買衣服的預算,去買一件兩千元的,
而不是十件兩百元的。我們會去盡可能延長
一個東西的使用壽命從而減少它對環境的影響。
以前她對垃圾的感覺是很嫌棄。
包括自己扔掉的垃圾我也嫌棄。
以前我會覺得在我扔掉垃圾的那一刻,
我跟它們的關係就切斷了,我跟它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現在不一樣了,在關注零垃圾這個概念的時候,
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我的垃圾去哪兒了”?
原來是要埋掉或者燒掉,她會去了解這種處理方式
對環境和人體有什麽影響等等,開始學了很多這方面知識。
每一天從早到晚,人的生活各方面都會產生垃圾,
垃圾是一個我們沒有辦法避開的話題,它就是一個必然存在,
你沒有辦法說我跟它割裂開來,並不是把它扔掉了,
我就跟它沒關係了,它會以一種形式或另一種形式
存留在我們的地球上,或是存留在我們的體內。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會在陽光和水的作用下分解成塑料微粒,
如果被魚吃了可能會通過食物鏈回到我們的體內。
研究人員也曾在海鹽中檢測出塑料微粒。
再比如,用塑料餐盒裝熱的食物,
也可能會釋放出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
在我們看不見或想不到的地方,
人的的生活是與垃圾交織密不可分的。
對於感興趣可持續零垃圾生活的新人,怎麽開始零垃圾的道路?
首先,不要把開啟零垃圾生活當成一個新的去大量購置
相關零垃圾用品的理由,先去清點自己家裏有什麽,
通常清點的結果就是你發現自己什麽都有,不用再買了。
更不要把目光放在那個“零”上面。
你能做到哪些你就做哪些,不要因為說我做不到零,
我做不到完美,我做不到百分百,那我就什麽都不要做。
每個人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
就會發現每個人可以做的事情是很多的
就哪怕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如果你去做了,
你去邁出這第一步了,我覺得這都是一種非常好的嘗試。
針對新人的實踐活動,你可以先 實驗
“21天零垃圾生活養成計劃”,
就是把這樣看起來不太能完成的任務,
拆卸成21個容易完成的小任務。
非常非常簡單的小任務,你一天就做一個事情,
比如說今天你出門帶一個杯子,OK,
你今天這個關卡就通過了。
星巴克就是非常歡迎自帶杯子的,可以減幾塊錢。
到了明天,你的任務可能是帶一條手帕。
後天你的任務可能是帶一個環保袋。
等到這21天結束了你再回頭看看看,
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有你想象的這麽難,
或者說你看看自己的體驗是怎麽樣的。
Lauren Singer Zero waste 的教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D3yox0UIeY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ZeroWasteHome
在這過程裏,你會發現哪些欲望是可以做減法的,當你去做減法你就會越來越貼近真實的自己。』
Zero-waste,中文譯為「零垃圾」,
最早起源於美國的zero-waste運動,
大陸也於2015年成立了零垃圾環保組織。
為什麼提倡「零垃圾」?根據數據調查,
人均每天會製造一公斤生活垃圾。
大量垃圾分解時間長,填埋對土地的污染大,
焚燒產生大量有毒氣體污染空氣有害康。
“零垃圾ZeroWaste”不只是環保,是ㄧ種生活態度,
一種對環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
Lauren Singer是ㄧ位90後美國女孩,她4年的所有垃圾,
只用一個500ml的玻璃瓶就可以裝完。
有人問她是怎麼做到的,她總結成為五個詞語:
Refuse(不用),Reduce(少用),Reuse(重復用)
Recycle(重制再用),Rot(歸土) 。
Elsa也是這種生活的先驅實踐者,
在大陸這個領域有影響力的帶領人,
她成立“GoZeroWaste零活實驗室”。
講起實踐零垃圾生活以前的自己,
Elsa 坦言“我並不是一個有環保意識的人”。
最多就是跟著社交媒體一起參與過“為地球關燈1小時”的活動,
這已經是以前的她離環保最近的時候了。
大多數時間裏,她同大多數的人一樣,
餓了點外賣,空虛了就網購。
然而人生的轉折有時需要驚天動地,
有時只需要一個小小的轉身,
在 2016年9月她看到網路上報導9這位美國女孩,
如何把自己4年的生活垃圾減少到可以只裝進一個罐子裏。
而且這個美國女孩呈現出一種輕鬆洋溢時尚陽光的生活方式,
原來環保也可以這麽美啊!這女孩的生活方式在她心裏發了酵。
是不是我也可以推動零垃圾生活。
她有點好奇自己一天會產生多少垃圾,
於是第二天她就用照片做記錄。中午的外賣,下班買的菜,
還有晚上取的快遞各拍了一張。
這種記錄讓她對於自己生活垃圾的數量感到震撼。
她很快意識到是自己與美國女孩之間生活習慣
與消費習慣的不同,導致了這些垃圾的產生。
是否產生垃圾完全出於她個人的選擇,
跟那些環保市政設施沒有關係。
方便的生活方式會產生大量垃圾,
“如果我去改變一下我的生活習慣,垃圾會不會變少?”
她開始懷著好奇心持續的記錄自己的垃圾,
出門開始帶杯子,買菜的時候帶上布袋子。
踐行了零垃圾生活兩個月後,她開始在網路推廣,
慢慢就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了起來。
在對可持續生活的刻板印象裏,
她原本以為就是要不斷的把自己
各方面對物質的欲望降到最低,
最終過上一種禁欲系的生活,
或是成為所謂的零垃圾“怪物”。
但這裡提倡的零垃圾的概念絕對不是要壓抑欲望,
而是要給自己的欲望找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新的生活方式給她帶來的困難,反而是樂趣十足的挑戰。
她給了一個比喻:“就像打遊戲升級打怪一樣,
你通過了一個關卡,還有下一個更有難度的等著你。”
她日常買菜買面包用的白布袋子,
以及天然無害的家居清潔用品。
比如牛奶大部分都是帶有塑料包裝的,
她就會去訂購用玻璃瓶送貨上門的牛奶品牌,
玻璃瓶會在第二天被商家收走循環利用。
解決了牛奶的問題,就去解決洗衣液的問題。
網路上推薦一種類似皂角的植物叫無患子,
搓一搓就會起泡泡會有清潔力的。
所以就嘗試用無患子煮成皂液去做洗衣液,
這樣的洗衣液不僅不會產生塑料垃圾,
對水系統也沒有化學汙染。
“有很多很多的關卡,你要你要一步一步去打通,
零垃圾的定義是“把填埋或焚燒的垃圾降到零”。
她說自己至今還做不到“零”,離“遊戲通關”還遠,
但這種像跟生活做遊戲的方式對她而言很有意思。
她目前正在進行的遊戲關卡是“一年不買衣服”,
聽起來又刺激又挑戰,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生活實踐,
她明顯的改變有兩個:一是垃圾變少了,二是生活變得簡單了。“
零垃圾會讓你的生活變得簡單,
你能從中體會到擺脫物欲之後的快樂,
最大的收獲是“一種很輕鬆的自由”,
生活因此變得更加的輕盈。
她曾經是在企業裏做銷售和培訓,工作雖然不錯,
但她一直知道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卻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麽樣子。
老板和同事的一句讚揚就可以決定她一整天開不開心,
與同齡人攀比工資的高低就是她判斷自己
有沒有價值的唯一方式,是零垃圾的生活方式把她從那種盲目
被他人左右的生活中解脫出來。
她說:“零垃圾“其實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道路,
你其實是在通過垃圾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
在過程裏我們分析哪些欲望是可以做減法的,
當你去做減法你就會越來越貼近真實的自己。
你就會發現以前買的衣服我並不喜歡,
我沒有那麽需要它們。哪些是能真正代表我風格的衣服?
哪些食物讓我的身體舒服?我喜歡和什麽樣的人在一起?
這是非常非常明顯的改變。”
垃圾就是人類日常生活的“排泄物”,
是不被看見的、被掩埋的東西,
也算是一種生態環境的“毒藥”。
但零垃圾的實踐不是在向垃圾宣戰,
而是ㄧ種永續的生活方式。
人類太自大了,一會要征服自然,一會又要保護地球。
我們只是生態系統中非常小的存在而已,
人類什麽時候滅亡了,對於生態系統都是很小的事。
地球才不需要人類保護呢,人類要保護的其實是自己。”
她希望她在傳遞的是一種生活方式。
無論你是不是環保主義者,你都可以採取這種方式,
因為我們本來每天就是在處理生活中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你是什麽樣的人,你的學歷如何,
你對環保有怎樣的態度,
都不影響你開始這種新鮮的生活方式。
你無需用一種很激進的方式去做這件事,
但是坦白講我們在倡導的就是在減少垃圾。
包括我們提倡大家不叫外賣,外帶,
對於外賣行業確實有對立的關係。
這個角度來看確實是向垃圾宣戰一樣。”
但她給自己的“零活實驗室”起的宣傳語是:
零垃圾生活,你的下一種生活方式。
這其中不只提倡的是生活方式,
也有她從垃圾裏提煉出的人生哲學。
這種讓人感到輕鬆、簡單還美美的生活方式,
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邁出自己“環保”的第一步,
成為大家“下一種”生活方式的首選。
更何況最重要的,它還很自由。
就像她說自己現在如果想吃一頓麻辣火鍋,還是會去吃。
“不是要回到原始社會,沒有那麽佛系。”
大多數人都分不清需求和欲望,但區分它們是很重要的
分清需求和欲望,也是自我認知的一部分,
甚至可以說是必經之路,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買買買的消費主義,
無形中為我們制造了很多欲望:本季流行、好物推薦、
愛你就給你買xxx......好像只要擁有了這些物品,
我們便能變得幸福。
但真的如此嗎?別人身上的花褲子也適合我嗎?
別人的人生軌跡也是我想要套用的模板嗎?
如果沒有清晰而強大的自我認知,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被帶跑,而離真實的內心越來越遠。
區分需求和欲望,就是忠於自己,時時問問自己: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然後通過這種練習,
你才會從欲望中剝離出來,找到真實的自己。
選擇零垃圾生活的人是一個自我探索的路徑,
但每人實踐起來的方法應該不ㄧ樣,
如果所有人都一樣,那未免太無聊了。
人和人之間的不一樣才有美。我們中文名叫零活實驗室,
就是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你得去做這個實驗,
有的路徑適合別人不一定適合我,這個實驗得你做了才知道。
我們社群裏零垃圾生活的小夥伴,
有人是因為當了媽媽為孩子考慮,
我想給孩子留下一個怎樣的生存環境,
那我就得先從自己做起。
也有的人是從健康的角度去考量,
比如用塑料盒裝熱食可能會有健康隱患,
所以我不吃外賣。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是不一樣的。
對於我來說,這種升級打遊戲的感覺就很有意思。
她自己說她現在也會有沖動消費,
但買東西會有三個標準:一,我需不需要它。
二,它對我的生活有沒有價值。三,我會不會使用它。
也是這兩年不斷地梳理自己的物品,
發現家裏有那麽多買了不用的東西,所以會有這個總結。
我們並不是倡導要和消費一刀兩斷,
我們其實是要倡導一種更加理性的消費。
不是不買東西,要買就要買好的。
如果你有兩千元買衣服的預算,去買一件兩千元的,
而不是十件兩百元的。我們會去盡可能延長
一個東西的使用壽命從而減少它對環境的影響。
以前她對垃圾的感覺是很嫌棄。
包括自己扔掉的垃圾我也嫌棄。
以前我會覺得在我扔掉垃圾的那一刻,
我跟它們的關係就切斷了,我跟它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現在不一樣了,在關注零垃圾這個概念的時候,
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我的垃圾去哪兒了”?
原來是要埋掉或者燒掉,她會去了解這種處理方式
對環境和人體有什麽影響等等,開始學了很多這方面知識。
每一天從早到晚,人的生活各方面都會產生垃圾,
垃圾是一個我們沒有辦法避開的話題,它就是一個必然存在,
你沒有辦法說我跟它割裂開來,並不是把它扔掉了,
我就跟它沒關係了,它會以一種形式或另一種形式
存留在我們的地球上,或是存留在我們的體內。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會在陽光和水的作用下分解成塑料微粒,
如果被魚吃了可能會通過食物鏈回到我們的體內。
研究人員也曾在海鹽中檢測出塑料微粒。
再比如,用塑料餐盒裝熱的食物,
也可能會釋放出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
在我們看不見或想不到的地方,
人的的生活是與垃圾交織密不可分的。
對於感興趣可持續零垃圾生活的新人,怎麽開始零垃圾的道路?
首先,不要把開啟零垃圾生活當成一個新的去大量購置
相關零垃圾用品的理由,先去清點自己家裏有什麽,
通常清點的結果就是你發現自己什麽都有,不用再買了。
更不要把目光放在那個“零”上面。
你能做到哪些你就做哪些,不要因為說我做不到零,
我做不到完美,我做不到百分百,那我就什麽都不要做。
每個人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
就會發現每個人可以做的事情是很多的
就哪怕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如果你去做了,
你去邁出這第一步了,我覺得這都是一種非常好的嘗試。
針對新人的實踐活動,你可以先 實驗
“21天零垃圾生活養成計劃”,
就是把這樣看起來不太能完成的任務,
拆卸成21個容易完成的小任務。
非常非常簡單的小任務,你一天就做一個事情,
比如說今天你出門帶一個杯子,OK,
你今天這個關卡就通過了。
星巴克就是非常歡迎自帶杯子的,可以減幾塊錢。
到了明天,你的任務可能是帶一條手帕。
後天你的任務可能是帶一個環保袋。
等到這21天結束了你再回頭看看看,
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有你想象的這麽難,
或者說你看看自己的體驗是怎麽樣的。
Lauren Singer Zero waste 的教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D3yox0UIeY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ZeroWaste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