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飲食來說,飲水顯得樸實、自然,少有奢華,然而我們對飲水的認識有多少呢?我們能合理地飲水嗎?中醫對飲水的認識可謂曆史悠久、內涵豐富,極有參考價值,本文對此略作探討,希望對大家的健康和養生有所啓發。
讓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水,水在常溫下爲無色透明的液體,存在于江河湖海之中,然而除此之外,自然界中的雨雪、雲霧、霜露、堅冰也都是水的變化形式,水真有如魔術師般,給這個世界增添了萬千氣象。水有潤下、滲透、寒涼、閉藏的特性。具體而言,水爲陰,陰性爲柔、爲寒、爲降、爲藏,並且,水中含一真火,使得水具有陰中育陽,柔中育剛特性,因而水又能滲透、彙聚。然而我們看到的自然界中的水與這些特性似乎不盡相符,如水汽蒸騰、雲蒸霞蔚,不像是潤下、寒涼,萬流奔騰、海浪滔天,不像是閉藏。
其實,我們看到的水的這些變化,蘊含了火的作用,“太一藏于水”就是說無形之火可与有形之水相合而不显。因爲火是無形的一種熱力,火有“炎上”的特性,但不易察覺,自然界中有形之水的升騰運動就是火的作用,而水的下降、彙聚、閉藏的運動才是真正的水的特性使然。
在自然界的水循環過程中,太陽的熱力將海洋、地面、湖泊、河流、植被的水分蒸發,水氣上升,至高山或高空遇冷則凝結成水珠變成雲,雲又變成了雨雪重新回到湖泊、河流,以致大海,完成了水循環,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火的溫熱、上升的作用和水的寒涼、閉藏的作用,正是水火既濟、動靜相生,構成了多姿多彩的畫面。
人身如同一小天地,水在體內的運化代謝過程與自然界的水循環何其相似,《素問·經脈別論》詳細地說明了這一過程:“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于四時五臓陰陽,揆度以爲常也。”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一,水經過口腔、食道下降到胃,通過胃的腐熟和脾的升清作用後,這時水的精微上輸到肺,再由肺的布散作用,將水的精微通過三焦和經絡系統,輸布全身,以達到潤澤全身的目的;二,來不及被胃和脾運化的水,及肺布散後沈澱的水,會通過水道下降並彙聚到膀胱暫時儲藏起來,這部分水也可被利用,但要靠腎陽的力量氣化後,通過三焦輸布、潤澤全身。
了解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環原理,我們很容易理解身體內的水循環的整個過程要靠身體的陽氣參與,身體的陽氣就相當與自然界中的火。
飲用的水只有沈降,不能布散,只有在脾和腎陽的氣化作用下,才能形成可被身體利用的精微而潤澤全身。相反來說,如果人體的脾胃和腎的功能不足,則無法氣化飲用之水,這部分的水會變成濁陰,如果停留在身體各部位中,則會危害身體,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水飲”。
《金匮要略》將“水飲”分爲四種,分別是“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痰飲爲水飲停留于胃腸所致,懸飲爲水飲流注于脅間所致,溢飲爲水飲流溢于四肢肌肉所致,支飲爲水飲侵犯胸肺所致,水飲爲害,身體會出現各種水液代謝紊亂的症狀,如口渴、小便不利、頭暈、惡心、咳喘等等。
因此,在脾胃和腎的功能不佳的情況下,不宜飲水過多,否則會造成“水飲”泛濫爲患。有的人,飲多少,尿多少,身體無法利用飲水,這也是陽氣虛的另一種表現。
有种觀念認爲要多飲水,並且把很多干燥的症狀都歸咎于飲水不足。其實,正常情況下,飲水適度就好,不宜過量飲水。
首先來說,水性寒涼,而寒涼會損傷陽氣,反而不利水的氣化和被身體所用;其次,身體的很多幹燥症狀,飲水再多也無濟于事,其主因不是水液的不足,而是身體陽氣虛,不能運化輸布水液。
飲水最重要的原則是“渴則飲”,不渴的話,不必勉強,其實身體本來就儲存了很多水分,可以循環利用,只有蒸發、消耗掉的水分才需要補充,當需要補充水分的時候,身體自然有渴的感覺,對此不必疑慮。當然,現代人緊張、忙碌,有時不能及時察覺身體的感受,這是應該引起重視的。
正常情況下,飲溫水比較適合,過分地偏好熱飲或冷飲也是身體寒熱失調的表現。但激烈運動後不宜冷飲,因爲運動後,身體陽氣消耗大且陽氣浮于表,屬于表盛內虛,這時如果圖一時痛快而飲冷水,則冷水長驅直入,使表陽被抑、裏陽受損,不利健康。
飲水的方式也應注意,一般來說,不宜大口牛飲,應該小口頻飲,除了給身體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運化飲水外,還可避免空氣隨水而入,造成胃腸脹氣,影響腸胃功能。
空腹饑餓時尤其要注意,只能分次小口飲,或僅用水潤潤嘴、潤潤喉,因爲,空腹牛飲,則刺激胃酸分泌過多,而此时胃中無停留的食物,如此一来也会造成肠胃功能一定程度的紊乱。
後天八卦上火、下水,提示後天生命模型是水火立極,水生數一,火生數二,水火相交,即水火既濟,則形成後天生命之本——中氣,這也就是水被認為是生命之源的原因。中氣隨四季升降浮沈,則形成身體的五行,木火金水,這就是周期性的,相對穩定的生命形態。水在未跟火相合之前,為濁陰,相合後才是五行之水,屬身體正氣的一種形式。比如,身體五液,即淚汗涎涕唾屬水,血液、乳汁也屬水,但痰、瘀血、尿、水飲等屬濁陰,是身體的實邪,即廢物。總之,認清水在身體的正邪兩種形態,對於了解身體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陳浩(2011年11月11日初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