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中醫看中年男士的小便煩惱

中年男士的小便煩惱


中醫有種治療方法叫「提壺揭蓋」,專治大小二便不通。


男士到了中年,容易出現像尿頻、尿流變窄、尿流力度不足、夜尿等泌尿方面的問題,西醫認為與前列腺疾病有關。西醫學認為男士到了五十歲左右便會出現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細胞良性增生,在過程中有機會壓迫尿道和引起無菌性炎症,於是就會產生尿急、尿頻、難憋尿、小便無力、小便分叉、尿後餘液、夜尿、殘餘尿等問題。

中醫理解男性的前列腺問題,絕對不是「腎虛」這麼簡單。無可否認人到中年,全身機能逐漸衰退,尤其是腎虛會引起男士的生殖能力、整體活力的下降。中醫認為腎司二便、腎主封藏,腎開竅於前後二陰,這些見解會令一般人會以為去小便的問題一定跟中醫的腎臟相關,其實不然。與小便相關的臟腑還包括負責氣機疏泄、經絡循行圍繞外陰部的肝,主水液運化的脾,主通調水道的肺。大家有聽過中醫用宣通肺氣、升提的方法來醫治小便不利、尿瀦留嗎?這種治法很出名,中醫稱為「提壺揭蓋」,為「金元四大家」中的朱丹溪所創制,原則是「以升為降」,以宣發、升提的方法,治療氣機升降失司,大小二便不通之證,常用藥為紫蘇葉、防風等有升散作用的藥物,可見於清代醫家張志聰和近代北京名醫趙紹琴的醫案中。如果有人只認為醫治小便不暢就是要補腎、利尿,或者認為中藥紫蘇葉、防風只可以用來醫治傷風感冒,那麼我只會當他是個中醫門外漢,他是完全不了解中醫辨證治病的精粹。

如果男士出現排尿不暢,要考慮患者的年紀、症狀、病史、治療經過等綜合判斷,單純一兩項片面資料不足以辨證。例如因為腎虛導致的夜尿,多發生在年紀較大、先天不足,或後天房勞、常遭驚恐的患者身上,通常有小便清長的特點,即每次小便量都比較多,與飲水沒有關係,即使患者沒有喝很多水份,也依然出現夜尿頻、尿量多,而且可伴隨腰膝痠軟、下肢無力、頭暈眼花、耳鳴的症狀。

舌診和脈診相對主觀,在腎虛證病者身上常會見到雙手尺脈沉細無力,腎陽虛時可見到舌形腫脹,腎陰虛時可見到舌苔瘦薄。

證屬腎虛的患者就要補腎,虛則補之,但具體補腎陽和補腎陰是兩種方法,腎陽不足者,用藥宜溫,代表方劑為右歸丸、金匱腎氣丸,腎陰不足者宜補腎填精,代表方劑為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

不過在臨床上排尿障礙如尿頻、小便不暢者屬於典型腎虛的僅佔少數,更多的情況是屬於痰濕、氣滯血瘀等問題。

形成痰濕者,病因多為飲食不節或脾胃氣虛,患者身形多數肥胖,多坐臥、少運動,容易出現小便混濁不清,或小便後尿道口發現黏液,俗稱「白濁」,伴隨外陰部脹滿、重墜等感覺。痰濕積聚既會妨礙氣血津液的暢行,導致小便困難,也會造成下陰、排小便時的一些不適病徵,狀似西醫慢性前列腺炎時的症狀表現。中醫治療要通過化痰、利濕的方法減少濕濁,常用藥如萆薢、車前子、瓜蔞等,患者亦需注意清淡飲食,少吃油多、肥膩、甘甜的食物,控制體重。

氣滯血瘀的形成一般是個慢性過程,也有機會和情志不暢和外傷有關,任何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的失調最終都有機會演變為氣滯血瘀,甚至有機會因此出現可被檢查出來的病理問題,如類似西醫的前列腺良性增生、前列腺癌等。當出現這些增生性病變甚至形成腫瘤後,中醫治療需要考慮行氣活血的元素,但具體治療並非只一味使用行氣、活血化瘀的藥物,還要考慮導致氣滯血瘀的原因和經過,對證治療。

例如臨床上不少高齡男士是屬於陽氣不足,因為陽虛而導致氣血無法暢行,這個時候治療就要補陽、補氣,行氣活血只作從屬,待體質增強後氣血運行自然會有改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