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每年12月21日到12月23日,北半球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冬至。在冬至那天,全國各地有不同的慶祝活動,也產生了不少特殊的習俗。很多地區還把冬至視作很重要的一個日子,有了「冬至大如年」「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個別地區如溫州甚至真的把冬至當作年,即以冬至為歲首,有過冬至大一歲的習俗。然而,這一習俗究竟起源於何時呢? 「冬至大如年」這種說法,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冬至與歲實

農業生產和物候密切相關,為了幫助農業生產,中國很早就在測算年的長度,並在此過程中形成了「二十四節氣」歷注。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中國最早確定的節氣日。對於古人來說,在一年中所有的日子裡,冬至也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冬至才能幫助古人準確確定回歸年長度。回歸年,也稱太陽年,是由地球上觀察,太陽回到黃道(太陽行進的軌道)上相同的點所經歷的時間。它是製定各種陽曆(含現行公曆)和陰陽曆的基礎。中國將回歸年長度稱為「歲實」,是從冬至再回到冬至所經歷的時間。那麼,為何歲實與冬至有關呢?
中國古代利用立表測影法,只要通過對具有極值意義的影長測定,就可以直接判定回歸年的長度。 《漢書·天文志》記載了此法的原理:「日去極遠近之差,晷景(通『影』)長短之製也。去極遠近難知,要以晷景。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晷本指日影,後指代古代用來觀測日影以及定時刻的儀器。晷一般包含一根晷針,以及一個刻有時刻或長度的圓盤。
日晷。(圖/澎湃新聞提供)
日晷。(圖/澎湃新聞提供)
一年之內,午時影子最短的日子,定為「夏至」(又稱日短至、短至),這時的太陽最靠北。影子最長的日子,最長定為「冬至」(又稱日長至,長至),這時的太陽最靠南。不管是夏至還是冬至,只要準確測定其中任何一個的具體時刻,連續測量兩次,就可以推算出回歸年的長度。然而對古人來說,夏至日影實在是太短了,極難觀測;這樣,以冬至作為回歸年的基準,成了最佳的選擇。確定了冬至後,就可以確定夏至。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周髀算經》記載了測量冬至和夏至的記錄:「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長,夏至日晷短。」

《周髀算經》。(圖/澎湃新聞提供)
在春秋兩季各有一日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古人認為,太陽是通過黃道圍繞著地球運行,並形成了一年和春夏秋冬四季,「日周於天,一寒一暑,四時備成……謂之歲」。 (《後漢書·律曆志》)
中國古代又形成了乾支記年月日的傳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稱為「十二地支」。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按固定的順序兩兩相配,組成了乾支紀法。年、月表徵地球公轉,每圈為1年,均分為12格,每格為1個月份,各對應十二地支。

十二闢卦。(圖/澎湃新聞提供)
春秋時代開始以十二支紀月,叫作月建。需要注意的是:子月不是從正月開始的;而是從十一月開始的,這是因為冬至所在月為十一月的緣故。假如將天球看作一個時刻表,農曆十一月,北斗斗柄大致指北——相當於時刻表子時的方位,故稱含冬至之月為子月。若取子月為基準月,如某年冬至合朔齊同,可以以此為起點。另一方面,冬至所在的十一月是距離太陽最遠的一個月,恰如十二時辰的子時是一天之中距離太陽最遠的時辰。綜上兩個原因,古人就把冬至所在的月份叫做子月。

北斗四季方向。(圖/澎湃新聞提供)
在古代,冬至雖然與確定歲實、制定曆書非常重要;但因中國傳統歷制一直是陰陽曆,一直沒被歷朝歷代當作新年的起點。陰陽曆是指:「陽」以冬至回歸年為基準確定歲實,配合太陽季節陽光分一歲為二十四節氣;「陰」根據月球運行定朔望月。朔望月是指月球連續兩次月朔日的時間間隔,即中國傳統的農曆月份長度。

換歲首意味著改朝換代

月朔日是指地球觀測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部分的日子,即農曆月初一。朔日在中國曆書中佔有最高的位置,在所有可考證的正統曆書中,歲首都是以朔日為起點。 《史記·曆書》說:「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指的是夏朝歲首是正月初一,殷商歲首是十二月初一,周朝歲首是十一月初一。

月相成因圖。(圖/澎湃新聞提供)

「三正」之間月份和季節對應關係。(圖/澎湃新聞提供)
西漢建立後,起初沿用秦昭襄王時期的《顓頊歷(古六歷之一,系周朝末期秦國托古)》,秦以十月(亥月)為歲首。到漢武帝之時,《顓頊歷》已經實行一百多年,誤差日漸增大,朔日竟能看見月亮,「朔晦月見,弦望滿虧,多非是」。 (《漢書·律曆志》)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日,月半合朔,是求之不得的曆元時刻。漢武帝下令改歷,中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曆書《太初歷》誕生,改用夏正寅月朔(正月初一)為歲首。自此以後,中國農曆至今大都採用夏正,農曆也因此被稱作夏曆。
今人有人懷疑,夏正、殷正很可能是春秋時期為了反對周王的托古改制。中國有個特殊的現象:皇帝刷存在感改元,朝代刷存在感改歷。春秋時期禮樂崩壞,部分諸侯強國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以示與周王室分庭抗禮。那麼,最便當的一種手法就是廢棄週曆,變換歲首了。這種伎倆也被後世朝代所用。王莽篡漢、武周代唐,就分別換了殷正和周正。即便如此,從未有朝代規定以冬至等節氣日為歲首,都是以朔日為歲首。
如果單單以朔日為歲首、月首這種純陰曆算法,時間一長,曆書會出現不小的訛誤。一個朔望月為29.5306日,歷月只能取整數日,所以月分大小,大月30日,小月29日。與歷月類似,歷年也只能取整數月。 1年12月為354日或355日,較回歸年少10—11日。以1年12月計,則第4年的冬至日已不在子月。此時,陰陽合歷的優勢就彌補了純陰曆的缺陷,通過補充閏月達到日數的平衡。這個方法通俗地說,就是要取回歸年日數與朔望月的日數的最小公倍數。古人發現,19個回歸年(太陽年)長度約6939.60日,而235個朔望月(農曆月)長度近於6939.69日。 6939.6日為回歸年日數與朔望月的日數之最小公倍數。因此,中國農曆在十二月的基礎上加上了閏月,通過在每19年加7個閏月(12×19+7=235)達到日數的平衡,此所謂「十九年七閏月」方法。
這個方法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曆元。曆元,即曆法起算的基準點,一般將天文現像上的特殊時刻作為這個基準點。曆元最合適的時刻便是合朔。日月同經謂之合朔,此時太陽和月球的地心視黃經之差為零,日月地位於垂直於黃道面的同一平面上且月球位於日地之間。日月合朔是一個瞬間,這一瞬間可能出現在朔日0時至24時之間的任何一個時刻。那取哪個合朔日作為曆元呢,就是在逢冬至的朔日。冬至日作為最容易測的一天,是作為起始點的最理想日子,古人就把曆元選在冬至夜半合朔。如果某年太陽在冬至點時日月會合,那麼19年後的日月基本又將會在冬至日同一黃經處相合。

日月合朔圖。(圖/澎湃新聞提供)
可見,在農曆這種陰陽合歷中,冬至日有著特殊且極其重要的功能。它不但是回歸年的起始點,也是「十九年一輪迴」的起始點,不是歲首卻又有了相當於歲首的功能。因冬至的重要性,三國時期就把它稱作「一陽嘉節」,在當天會以各種活動作為紀念。曹植《冬至獻襪頌表》記載:「千載昌期,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物昭甦。」北宋蘇軾在《內中禦侍已下賀皇帝冬至詞語制》也說:「妾等待罪掖庭,備員婦職,共慶一陽之節,敢陳萬歲之觴。」南宋孟元老回憶北宋開封風俗《東京夢華錄》則提到:「十一月冬至。京師(開封府)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這些古代風俗說明,古人對冬至很重視,部分過節風俗甚至和過年接近。這就為以冬至為歲首的純陽曆派提供了社會土壤和「理論」依據。但上文已經提及,不管是正月朔還是十月朔、十一月朔、十二月朔,其歲首地位是皇家確定的,換歲首意味著改朝換代。這種情況下,哪個古人敢說冬至和年(初一)一樣大,或者比年大?

冬至與讖緯

中國古代有非常濃厚的讖緯迷信傳統,它是傳統文化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文化形態。古代經常有野心家或者術士用特殊天象或圖文表示預言或天意。陳勝利用讖緯反抗暴秦,劉秀利用讖緯當上皇帝。它是把雙刃劍,能幫你當皇帝,也能幫野心家謀反。魏晉以來,官方就開始打擊讖緯之學;但民間讖緯神學的傳統還是存在。冬至時候日影最長,且又是日影最長到日影變短的一個轉折。在古代社會,無論是讖緯神學,還是封建迷信都非常喜歡附會此類特殊日子,並想方設法把它說成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
讖緯學說中,有十二闢卦的說法,「闢」有主宰、掌管的意思。十二闢卦,即用十二個卦配十二個月,以十一月(子月)開始,每一卦為一月之主,這十二卦是:复、臨、泰、大壯、夬、乾、姤、 遯、否、觀、剝、坤。 《易經》八卦中有兩個基本符號,一個是「—」,另一個是「- -」。 「—」象徵陽氣,叫陽爻;「- -」象徵陰氣,叫陰爻。而在十二闢卦中,冬至所在的子月卦像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初生,故稱冬至為一陽生。此即是冬至日「一陽節」說法的由來。北宋邵雍曾有詩云:「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而這個卦像是由八卦的地(坤)卦☷和震(雷)卦☳組成。雷在地下,子月為複,所以合稱「地雷复卦」。

地雷复卦。(圖/澎湃新聞提供)
道教也認為,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點,三清之一元始天尊便是當天聖誕。元始天尊先天地而生,是道之本源的化身。冬至乃全年一陽之始,元始天尊乃眾陽之開端,諸天之本始。道教便將一陽初生的冬至日與元始天尊聖誕日聯繫起來。明末清初關於神仙的書籍《三教同原錄》(又名《歷代神仙通鑑》 )解釋說:「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
陽氣之初的讖緯學說對古人影響非常大,有術士還聲稱上古真的存在過一部以冬至為歲首的《伏羲歷》,並將製定者假託為傳說中的三皇之一伏羲(又名包羲)。就連宋末大儒王應麟也受此影響,他在《玉海·曆書》寫道:「伏羲紀陽氣之初為律法,建五氣,立五常,定五行有甲歷五運。」中國現存最早的完整曆書是《太初歷》,神話傳說中的曆書誰能看得到呢?冬至派還經常故意篡改或歪曲《資治通鑑外紀》和《通志》等史書,說兩書記載了冬至為歲首的伏羲歷,但書中「伏羲條」只說造伏羲歷,根本沒提「冬至」兩字。

《資治通鑑外紀》伏羲(包羲)條。(圖/澎湃新聞提供)
民國以來,中國有個非常流行的說法「生肖的變化按立春算」,即以立春為歲首。這個是五代末方士徐子平搞出的命理學私歷,以始創者得名,故稱「子平術」。冬至派的本質其實與子平術一樣,都是民間方士依附讖緯迷信搞出來的私歷。從邵雍、王應麟兩人的觀點來判斷,冬至為歲首的「伏羲歷」應該最遲於宋代已經在民間私下流行了。
為了避免紀年的亂象,更重要的是穩固皇權,古代曆書都規定由欽天監測算並頒發,人們因此把曆書稱為「皇曆」(清朝因乾隆帝名「弘曆」,避諱為「時憲書」)。古代嚴禁民間私習天文曆書,否則即是重罪,還規定不得自首。明朝就明文規定私造曆書是死罪,「國初學天文有厲禁,習歷者遣戍,造歷者殊死」(《萬曆野獲編·歷學》) 。
之所以會產生「冬至為歲首」「立春為歲首」等各類怪像,其禍根源在民國時期。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為了和過去以示決裂,廢除中國傳統農曆,採納來自西方的耶誕曆,甚至一度禁止漢族人民過農曆新年。

《首都市政公報》1930年第51期《宣傳廢除舊曆及撤消領事裁判權》。(圖/澎湃新聞提供)
這段廢歷的真空時期,讖緯迷信有了擴散的土壤,民間命理學家的曆書藉機流行。正統農曆與各類命理學曆書開始在民間混淆,為今天的歲首之爭種下了禍根。然而,新文化運動以來,破除迷信是時代主流,讖緯迷信、八字算命均屬被打擊之列。無論是冬至派還是立春派(子平術),都不敢過分大張其鼓宣揚。他們只能藉著(地方)民俗的名義為自己張目,並將這種所謂的「民俗」假託成上古舊曆流傳下來的「傳統」。

民間術士發行的子平術曆書《淵海子評(平)》。(圖/澎湃新聞提供)
綜上,「冬至大如年」這樣的「民諺」和「過了冬至大一歲」這樣的「民俗」只是讖緯文化在地方上的映射而已。在古代,這種所謂的地方「民俗民諺」是不可能被大張旗鼓宣揚的;否則,就犯了謀反大罪。
文/胡昊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